乔建辉
- 作品数:89 被引量:345H指数:10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伴CD4、CD7表达的AML患者免疫表型特点及其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特征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伴CD4、CD7表达的AML病人免疫分型特点及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以CD45设门,检测304例病人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RT-PCR方法检测WT1、MDK、ETO、PMLRaRa、BCR-ABL分子生物学标志;R显带技术分析白血病细胞核型变化。根据免疫分型结果,将病人分为3组:伴CD7表达的AM L组,伴CD4表达的AM L组(CD4组),无T系抗原表达的AM L组(common AM L组)。结果:CD7组患者HLA-DR表达率和表达量均高于无T系抗原表达AM L组,CD34、CD33表达率高于无T系抗原表达AM L组和CD4组;CD4组患者CD15、CD64的表达率和表达量均高于CD7组和无T系抗原表达AM L组,CD33表达率、表达量高于无T系抗原表达A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7组患者WT1表达低于无T系抗原表达A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D7组患者未发现PML-RaRa表达。伴有CD4、CD7表达的AM L组正常核型的比例高于无T系抗原表达AM L组。伴有CD7表达的AM L患者中无1例发生t(15;17)。结论:伴有CD7表达的AML的白血病细胞来源于前体细胞,被阻滞在造血发育的早期阶段;伴有CD4表达的AML白血病细胞起源于相对成熟的阶段,高表达CD33、CD64、CD15;伴有CD7、CD4表达的AML无特异性的细胞遗传学改变。根据CD4、CD7的表达量和强度,联合髓系标志可定量检测AML病人MRD。
- 刘铁强黄珊姚波刘志清余长林乔建辉孙琪云胡锴勋黄雅静张锐李玉芳白娟孙玉晶李冰霞王冬梅王一郭梅
- 关键词:AML免疫表型CD7CD4细胞遗传学
-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细胞嵌合体形成及演变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AST)造血细胞嵌合体的形成及演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治疗了 42例组织相容性抗原相合的血液病患者。男 2 6例 ,女 16例 ,中位数年龄 37岁 ( 18~ 5 9岁 )。非清髓预处理 :白血病患者采用环磷酰胺 (CTX) ,阿糖胞苷及CD3 单克隆抗体 ,6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达拉滨。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采用CTX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渡过造血抑制期并形成造血细胞嵌合体。 18例形成稳定的完全供者造血细胞嵌合体 (FDC) ,2 4例形成混合造血细胞嵌合体 (MC)。其中 15例逐渐转为FDC ,5例保持稳定嵌合状态 ,4例发生移植排斥。 42例中 10例 ( 2 3 8% )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 )。其中FDC者 8/ 18( 44 4% ) ,MC组 2 / 2 4,FDC者的aGVHD发生率明显高于MC患者 (P <0 0 5 )。 42例中 8例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cGVHD)。FDC者 4/ 18,MC者 4/ 2 4,FDC患者的cGVHD发生率高于MC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FDC患者和MC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最低值及恢复时间 ,存活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随访 2~ 43个月 ,仍存活 31例 ( 73 8% )。
- 艾辉胜余长林王丹红郭梅乔建辉时葆赋孙万军张石孙琪云姚波
- 关键词: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微泡的分离鉴定和分子植入受鼠淋巴细胞的实验研究
- 目的 本研究分离G-CSF动员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微泡(MV),研究供者MV与受者淋巴细胞在体内体外的特点.方法 1.实验动物雄性C57BL/6及KM小鼠,6~8W龄,SPF级,雌性CB6F1小鼠,6~8W龄,SPF级.
- 郭梅汪少飞王一刘铁强黄雅静余长林胡锴勋孙琪云乔建辉艾辉胜
- 非清除性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重度GVHD2例报告
- 2001年
- 目的 :提高对非清除性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 NAPBSCT)及移植后发生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认识。方法 :报告该院 2例恶性血液病非清除性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重度 GVHD并文献复习。结果 :1例于移植后 6 2天痊愈 ,已健康生存 2 0月 ,另 1例移植后 5 1天死亡。结论 :NAPBSCT为恶性血液病的治疗开辟了新思路。 NAPBCT后可能会发生严重的 GVHD。
- 王丹红艾辉胜乔建辉余长林郭梅姚波张石
- 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白血病
-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在急性放射病人救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孙琪云艾辉胜余长林乔建辉郭梅王丹红张石
-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类静脉注射
-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4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评价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onmyeloablative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NS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cquired aplastic anemia,SAA)的疗效。方法:14例有血缘相关HLA全相合的SAA患者接受NST治疗,其中8例患者为SAA-Ⅰ型,6例为SAA-Ⅱ型。预处理方案采用氟达拉滨(FIUD)+环磷酰胺(CTX)+抗人胸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TG/ALG)。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环孢素(Cs A)或他克莫司(FK506)联合霉酚酸酯(MMF)。结果:14例患者移植过程顺利,14例患者造血均获得快速重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中位恢复时间为移植后9 d,血小板数≥20×109/L中位恢复时间为移植后13 d;在移植后14 d均获得完全植入,且多次复查骨髓均为完全供者型;2例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1例患者在移植后70 d发生急性皮肤GVHD(Ⅰ度),1例患者于移植后1年发生慢性肝脏GVHD(Ⅰ度),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无1例患者发生Ⅱ度以上GVHD;9例患者出现细菌和真菌混合性感染和(或)病毒感染,中位感染时间为移植后54 d,经过对症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得到有效控制。中位随访54.5个月(5-144个月),12例患者现在无病存活,2例患者因肺部真菌感染死亡。结论: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ST)治疗SAA安全可行,但要加强对感染的监测和防治。
- 汪少飞黄雅静余长林孙琪云乔建辉胡锴勋左洪莉董征刘志青王一黄晓梅艾辉胜郭梅
-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 H-2单倍体相合小鼠双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建立新的H-2单倍体相合小鼠双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并与经典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比较,以减轻移植的相关并发症。方法:建立H-2单倍体相合小鼠双供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并与8 Gy预处理移植组进行比较。在经典移植组给予CB6F1受鼠8 Gy TBI预处理,2 h内回输经G-CSF动员的供体(雄性C57)脾单个核细胞(spMNC)3×10~7;在双供体移植(DHSCT)组给予CB6F1受鼠2 Gy TBI,2 h内回输H-2单倍体相合小鼠双供体来源的spMNC共12×10~7(每个供体各6×10~7),依据供鼠组品系和性别不同,双倍体移植组又再分为3组:A组为雄性C57+雌性BALB/c,B组为雄性C57+雄性BALB/c,C组为雄性C57+雄性C3H。观察4组的造血重建、移植物植入、GVHD及存活情况。结果:经典移植组出现严重造血抑制,WBC<1×10~9/L持续3-5d;A、B、C各组未出现造血抑制(WBC>3×10~9/L)。经典移植组快速植入,1周达到外周血完全植入;A、B、C 3组1周达混合植入,2周达完全植入。经典移植组34 d GVHD发生率及致死率均为100%。双供体移植(DHSCT)组中34 d总体GVHD发生率及致死率分别为49.6%、50%(P<0.01,P<0.05);50 d分别为60.4%和81.2%,50 d总体存活率为50.9%。A、B、C各组的造血重建、供体植入、GVHD发生率、GVHD致死率、OS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2 Gy TBI预处理、双供者细胞输注、无GVHD预防,可使供体完全稳定植入、无造血抑制、GVHD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减少;研究表明,H-2单倍体相合小鼠双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成功建立。
- 王晓娜梁雨蒙邓磊王路王一黄雅静刘铁强左洪莉胡锴勋乔建辉孙琪云郭梅艾辉胜余长林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
- 二次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六例报告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 2次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AS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 对 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主动或被动 2次NAST。结果 6例患者中第 1次NAST后发生排斥反应 3例 ,难治复发白血病呈混合嵌合性植入 3例。经 2次NAST ,5例均经过或不经过混合嵌合性植入达完全供者植入 ,无病存活 6~ 2 7个月 ,1例为混和嵌合性植入。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患者少而轻 ,无移植相关性死亡。结论 主动 2次NAST是挽救难治复发或难植入、易排斥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生命的一条重要途径。
- 乔建辉艾辉胜王丹红余长林郭梅孙琪云孙万军姚波张石
- 关键词:白血病移植物抗宿主病
- 环孢素A联合霉酚酸酯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郭梅余长林王丹红乔建辉孙万军张石孙琪云姚波艾辉胜
- 关键词:环孢素A霉酚酸酯移植物抗宿主病
- ABO血型不合非清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2例
- 2004年
- 孙万军乔建辉余长林王丹红郭梅孙琪云张石艾辉胜
- 关键词:ABO血型非清髓异基因干细胞移植HLA血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