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楷
-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GST-FHL2融合蛋白的表达及纯化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高效表达和纯化可溶性GST-FHL2融合蛋白。方法(1)PCR法扩增FHL2 (Four and a half LIM domains 2)基因的编码片段,分别在5'端和3'端加上EcoR I和Xho l酶切位点,并克隆进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2)利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质粒pGEX-4T-1-FHL2在大肠杆菌B121(DE3)中表达同时带有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标签的融合蛋白;(3)超声法裂解大肠杆菌,应用谷胱苷肽琼脂糖树脂纯化可溶的GST-FHL2融合蛋白;(4)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GST-FHL2的表达。结果(1)成功构建pGEX-4T-1-FHL2重组质粒,测序结果证明FHL2与载体的GST在同一读框;(2)0.1 mmol/L的IPTG在23℃的条件下能诱导可溶性GST-FHL2融合蛋白高效表达;(3)在Western blot分析中,GST-FHL2能被鼠抗GST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条带所在位置和GST-FHL2的分子量相符。结论正确构建pGEX-4T-1-FHL2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中高效表达GST-FHL2融合蛋白,经谷胱苷肽琼脂糖树脂纯化得到高纯度的可溶性GST-FHL2融合蛋白。
- 沈秀张林吉进武君黄瑞燕刘树楷李妍妍
- 关键词:FHL2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原核表达纯化
- FHL2蛋白及其参与心脏离子通道电流调控的研究进展
- 2011年
- FHL蛋白是仅由4个半LIM结构域和位于N末端的一个锌指结构组成的一类蛋白。由于这一类蛋白缺少其他功能性或结构性的结构域,因而被归为LIM-only蛋白家族。FHL2属于FHL家族。人类的FHL家族包括FHL1、FHL2、FHL3、FHT4和ACT。FHL2参与了多种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同时也参与了多种骨架蛋白、酶、转录因子等的调控作用。新近的研究发现,FHL2与一些心脏离子通道存在相互作用并对这些通道进行功能调控。本文就FHL2及其对离子通道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李妍妍刘树楷林吉进
- 关键词:离子通道LIM结构域
-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2与心脏HERG钾通道相互作用并调控通道功能的研究
- 背景:由人类果蝇相关基因――HERG(Humanether-a-go-go-relatedgene)编码的心脏HERG钾通道属于电压依赖性钾通道,介导快速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rapidlyactivateddelayed...
- 刘树楷
- 关键词:HERG钾通道
- Meox2与心血管疾病
-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球囊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发生中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相反,心肌梗死等心肌损害后,心肌细胞的增殖则往往不足以补偿损害所造成的心肌细胞丧失.因此,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
- 沈秀张刘树楷林吉进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细胞同源盒基因
- 文献传递
-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2负性调控心脏HERG钾通道电流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2(PTPN12)对心脏HERG钾通道电流的调控作用。方法(1)质粒构建和基因转染:PCR技术构建各种质粒,应用脂质体将各种质粒转染HEK293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株;(2)应用抗PTPN12抗体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检测PTPN12的表达;(3)细胞电生理检测:应用膜片钳技术检测单独表达HERG组(HEK293/HERG细胞)、PTPN12过度表达组(将pCDNA3.1-PTPN12-RFP转染HEK293/HERG细胞)、PAO处理组(PTPN12/HERG组基础上加入抑制剂PAO)、herg突变组(将pCDNA3.1-PTPN12-RFP转染HEK293/HERGY327A-Y700A-Y845A细胞株)的HERG钾通道电流。结果(1)成功构建herg突变质粒和pCDNA3.1-PTPN12-RFP质粒,并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株;(2)共转染pCDNA3.1-PTPN12-RFP质粒的HEK293/HERG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PTPN12-RFP在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可检测到PTPN12的表达;(3)PTPN12过度表达组脉冲电流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AO处理组和herg突变组电流密度明显高于PTPN12/HERG组(P<0.01)。结论 PTPN12对心脏HERG钾通道电流具有明显负性调控作用,其可能机制是PTPN12减弱了HERG钾通道酪氨酸磷酸化程度。这一发现有助于更深刻理解HERG钾通道调控机制和长QT综合征发病机制。
- 林吉进刘树楷郑方芳马青艳余宏任莉沈心远
- 关键词:长QT综合征HERG钾通道
-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2与心脏HERG钾通道相互作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鉴定HERG钾通道的相互作用蛋白,并进一步研究该相互作用蛋白对HERG钾通道的功能调控。方法 (1)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构建含有HERG氨基末端的诱饵载体,将转染有诱饵载体的酵母菌AH109与预转染有人类cDNA文库的Y187酵母菌进行双杂交,初步筛选出HERG的相互作用蛋白;(2)应用免疫共沉淀技术进一步验证酵母双杂交所筛选蛋白与HERG之间的相互作用;(3)GSTpull-down分析:应用GST-HERGT-NT融合蛋白和谷光苷肽-琼脂糖4B小球从大鼠心肌裂解物中沉淀蛋白质,应用抗PTPN12抗体对沉淀物进行WesternBlot分析;(4)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分析:应用抗PTPN12和抗HERG的抗体和荧光标记二抗显示PTPN12及HERG的亚细胞定位,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 (1)酵母双杂交筛选发现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2(Proteintyrosinephosphatasenonreceptortype12,PTPN12)与HERG氨基末端存在相互作用;(2)免疫共沉淀分析发现抗HERG的抗体能够沉淀HERG和PTPN12复合物;(3)GSTpull-down分析发现GST-HERG-NT能够将PTPN12沉淀,而GST蛋白则不能沉淀PTPN12;(4)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分析发现PTPN12和HERG两个蛋白共定位的地方主要出现在细胞膜。结论 PTPN12与HERG氨基末端相互作用,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更加透彻地理解HERG通道特性多样性的分子基础和LQTS的发病机理。
- 林吉进刘树楷武君李妍妍
- 关键词:HERG钾通道12蛋白质相互作用酵母双杂交
- 基质金属蛋白酶13在主动脉夹层患者表达水平的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13)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采集经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及主动脉造影确诊主动脉夹层患者60例的血液标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ELISA)测定血清MMP13浓度;同时测定3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健康者的血清MMP13浓度。结果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血清MMP13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94±4.34)ng/mLvs.(20.20±1.86)ng/mL,P<0.01]。血压控制理想组和血压控制不理想组的血清MMP13浓度略高于血压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控制理想组的血清MMP13浓度反而略高于血压控制不理想组,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程大于5年组的血清MMP13浓度虽然略高于病程小于5年组,但是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MP13浓度升高可能为主动脉夹层发病的原因之一,且与高血压病程及血压控制情况无关。
- 林吉进罗建方黄文晖刘媛王慧勇刘树楷李妍妍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高血压
- HERG基因突变致第二型长QT综合征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0年
- HERG基因编码快速激活延迟整流钾通道的α亚单位,快速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在心脏复极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HERG基因的突变导致快速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的异常,并进一步引起第二型遗传性长QT综合征(LQT2)。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人类对HERG基因突变引起LQT2的机制的了解越来越深刻,作者就此作一综述。
- 刘树楷李妍妍林吉进
- 关键词:HERG基因基因突变长QT综合征
- Meox2与心血管疾病被引量:1
- 2009年
-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球囊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发生中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相反,心肌梗死等心肌损害后,心肌细胞的增殖则往往不足以补偿损害所造成的心肌细胞丧失。因此,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促进缺血性心脏病时心肌细胞的增殖,将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理想方法。同源盒基因(homeobox gene)Mesoderm homeobox2(Meox2)对心脏的胚胎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在成年期某些病理情况下Meox2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心肌细胞仍有调控功能。现就Meox2对心血管系统的调控作一综述。
- 沈秀张刘树楷林吉进
- 关键词:同源盒基因心血管系统
- 高血压与冠心病患者血浆氨基脲敏感性胺氧化酶活性和甲醛浓度改变的研究
- 2013年
-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内源性甲胺浓度、氨基脲敏感性胺氧化酶活性以及内源性甲醛浓度的变化,以及3者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健康人42名、高血压34例、冠心病37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25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血浆甲胺浓度、氨基脲敏感性胺氧化酶活性以及甲醛浓度。结果4组甲胺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氨基脲敏感性胺氧化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并高血压组的氨基脲敏感性胺氧化酶活性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高于单纯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甲醛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间甲醛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基脲敏感性胺氧化酶活性与甲醛浓度存在直线相关性(r=0.4463,P<0.01)。结论血浆的氨基脲敏感性胺氧化酶活性和甲醛浓度在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明显升高,提示氨基脲敏感性胺氧化酶活性和甲醛浓度异常升高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始动因素之一。
- 林吉进刘树楷余宏马青艳沈心远任莉
- 关键词: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甲胺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