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韡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电网
  • 2篇配电
  • 2篇配电网
  • 2篇配电网重构
  • 2篇分布式电源
  • 1篇单片
  • 1篇单片机
  • 1篇单片机实验
  • 1篇电机
  • 1篇电网优化
  • 1篇动态优化
  • 1篇信道
  • 1篇信道编译码
  • 1篇译码
  • 1篇映射
  • 1篇优化算法
  • 1篇软开关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实践教学

机构

  • 6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湖南工程学院

作者

  • 6篇吴韡
  • 1篇张橙
  • 1篇李光中
  • 1篇肖强晖

传媒

  • 2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船电技术
  • 1篇电力科学与工...
  • 1篇电工电气
  • 1篇科技视界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从单片机实验改革探讨关于高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探讨实践教学改革的途径,以单片机实践教学为例,讨论在单片机实验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进实验室管理等一系列的措施,通过提高单片机实验的效果,使得学生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上得到全面发展。
张橙吴韡
关键词:单片机实践教学
基于高阶滑模观测器和改进型PLL的感应电机无传感器控制
2025年
针对传统一阶滑模观测器的感应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方法存在的固有抖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滑模观测器和改进型锁相环的感应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磁链观测器,该观测器可以使得系统全局快速收敛且抖振减小,同时有效提升了系统的鲁棒性;其次,将超螺旋算法引入传统的PLL中,采用了一种基于三阶超螺旋算法的改进型锁相环,进一步提升了转速估计的精度,有效抑制了转速抖振;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有效提升系统鲁棒性,抑制估计转速的抖振,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肖韬略吴韡
关键词:感应电机滑模观测器磁链观测器
用DSP实现卷积编码
2009年
分析了卷积编码器的结构与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用DSP实现卷积编码的硬件和软件方案,其中硬件部分采用了TI公司的MS320C5510芯片,软件实现对一个16位的输入信号进行了卷积编码。
吴韡
关键词:DSP信道编译码卷积编码
基于改进河马优化算法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重构
2024年
为有效解决分布式电源并入配电网的优化重构问题,达到降低系统网络损耗的目的,构建了以有功网损最小为目标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优化重构模型,并采用改进河马优化算法进行求解。为防止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引入高斯映射以及改进莱维飞行策略对河马优化算法进行改进,运用IEEE 33节点系统仿真计算,检验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重构模型求解效率。通过与灰狼优化算法及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结果比对,改进河马优化算法以最少迭代次数求得最优解,能够有效提升节点电压,并显著降低网损。
杨驰泽吴韡王祥马凡烁
关键词:配电网重构分布式电源高斯映射
基于智能储能软开关优化的配电网两阶段动态重构
2025年
优化智能储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 integrated with energy storage system,ESOP)可调度设备的应用,是应对高比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接入引发波动性与不确定性的主要手段之一。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储能软开关优化的配电网两阶段动态重构策略。首先,以网损与电压偏差之和最小为综合目标函数,建立含ESOP的有源配电网重构优化模型。然后,实施ESOP两阶段协同优化。阶段1,运用有序环网编码策略,缩减可行解空间,优化多时段网络拓扑与软开关(Soft open point,SOP)两侧有功–无功;在阶段2,基于阶段1网络结构集中优化ESOP两侧有功–无功,挖掘ESOP灵活的潮流调控潜力。最后,采用引入启发式规则、高斯映射及改进莱维飞行策略进行改进的河马优化算法求解重构优化模型。以IEEE33节点配电系统为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以有效降低网络损耗和电压偏差,提升有源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杨驰泽吴韡马凡烁肖单婧肖锋
关键词:配电网重构配电网优化分布式电源
基于PSCAD/EMTDC的船舰电力系统智能保护仿真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分析了传统电力系统保护方法存在的缺点,介绍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化保护方法原理。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基于PSCAD/EMTDC构建了电力系统仿真模型,分别以两相电流有效值和三相电流最大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了仿真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保护方法用于舰船电力系统故障定位准确可行,三相电流最大值作为智能保护的输入信号更有优势。
吴韡李光中肖强晖
关键词:PSCAD/EMTDCBP神经网络仿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