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北京市传统毒品与新型毒品吸毒者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流行趋势及其行为特征变化,为在吸毒人群中开展丙肝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17—2021年采取重复横断面研究,对北京市东城区、朝阳区和大兴区拘留所新入所的,并且符合研究对象定义的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吸毒人群危险行为特征,并采集血样进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检测。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类型吸毒者2017—2021年丙肝流行趋势及其行为特征变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不同类型毒品吸毒者感染HCV的危险因素。结果2017—2021年北京市吸毒人群HCV总体阳性率为19.9%,其中传统毒品吸毒者HCV阳性率(49.4%)高于新型毒品吸毒者(7.4%)。2019—2021年不同类型吸毒者HCV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传统毒品吸毒者曾经注射过毒品的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从2017年的59.6%增加到2021年的70.3%(χ^(2)=19.215,P=0.001)。2019—2021年新型毒品吸毒者曾经共用注射器的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从2019年的9.5%增加到2021年的15.9%(χ^(2)=23.469,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传统毒品吸毒者感染HCV的危险因素包括户籍(OR=5.49,95%CI:1.41~21.41)、曾经注射过毒品(OR=9.41,95%CI:2.39~36.99)、最近1次吸毒后发生性行为(OR=4.61,95%CI:1.24~17.18),曾经注射过毒品是新型毒品吸毒者感染HCV的特有危险因素(OR=12.04,95%CI:5.60~25.88,P<0.001)。结论2017—2021年北京市不同类型吸毒者HCV阳性率逐年上升,曾经注射过毒品和最近1次吸毒后发生性行为是吸毒人群HCV阳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该人群高危行为干预、推广抗病毒治疗,从而降低吸毒人群丙肝的疾病负担。
目的分析2018年北京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丙型肝炎(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状况和危险因素.方法2018年4—8月采用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问卷对吸毒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采集调查对象血液标本进行HIV和HCV抗体检测.结果共监测吸毒者2887人.HIV阳性率为1.2%,HCV阳性率为16.9%.吸毒者中73.6%吸食冰毒,23.2%吸食海洛因.22.2%注射吸毒;2.0%发生过肛交行为.吸毒者感染HIV的危险因素为肛交(OR=50.090,95%CI:3.928~68.817).感染HCV的危险因素为户籍(OR=2.429,95%CI:1.061~5.565)、吸食海洛因(OR=3.447,95%CI:1.305~9.107)、曾经共用注射器(OR=5.019,95%CI:1.804~13.966)和最近一年HIV检测(OR=2.593,95%CI:1.157~5.807).结论北京市吸毒人群存在毒性交织的危险行为,传统毒品的注射行为和吸食新型毒品后高风险的性行为预示可能发生更高的HIV流行.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自我评价感染艾滋病风险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5-9月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招募MSM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检测,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调查424名MSM,平均年龄为(41.8±11.1)岁,22.88%的MSM自我评价感染艾滋病的风险高,77.12%认为风险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最近6个月同性肛交临时性伴数>1(OR=1.694,95%CI:1.055~2.718)、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OR=4.691,95%CI:1.057~20.812)、最近一年患过性病(OR=2.069,95%CI:1.144~3.743)者自我评价感染艾滋病风险高。结论北京市MSM人群自我评价感染艾滋病风险意识较差,MSM自我评价感染艾滋病风险与最近6个月同性肛交临时性伴个数、最近6个月是否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以及最近一年是否患过性病有关,但与是否使用安全套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