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立峰

作品数:32 被引量:133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肠癌
  • 19篇直肠
  • 17篇肿瘤
  • 16篇结直肠
  • 14篇直肠癌
  • 10篇细胞
  • 10篇结直肠癌
  • 10篇腹膜
  • 9篇腹腔
  • 9篇肠肿瘤
  • 8篇热灌注
  • 8篇灌注
  • 8篇腹膜转移
  • 7篇直肠肿瘤
  • 7篇热灌注化疗
  • 7篇化疗
  • 7篇灌注化疗
  • 7篇腹腔热
  • 7篇腹腔热灌注
  • 6篇手术

机构

  • 32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浙江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蚌埠医学院第...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杭州市第三人...

作者

  • 32篇孙立峰
  • 19篇丁克峰
  • 11篇郑树
  • 10篇张苏展
  • 9篇李军
  • 7篇袁瑛
  • 7篇王展怀
  • 7篇王健
  • 5篇宋永茂
  • 5篇徐栋
  • 4篇方晓明
  • 4篇王六红
  • 4篇史影
  • 4篇王建伟
  • 3篇胡涵光
  • 3篇许晶虹
  • 2篇孙立峰
  • 2篇彭佳萍
  • 2篇林汉庭
  • 2篇林国乐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实用肿瘤杂志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华结直肠疾...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5浙江...
  • 1篇2005年浙...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T14/MT-SP1影响MT2-MMP和TIMP-2的表达而增强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力
2008年
目的:膜型丝氨酸蛋白酶(ST14/MT-SP1)和它的同源物在细胞迁移和肿瘤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目的是评估ST14/MT-SP1过度表达如何影响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方法:全长人ST14/MT-SP1基因被瞬时转染到结直肠癌细胞系RKO。表达产物由Ni2+-亲和层析柱纯化并通过明胶酶谱法分析蛋白的明胶酶活性。用ECM体外侵润试验确定细胞的体外侵袭力。用cDNA微阵列法测定ST14/MT-SP1转染细胞中MMPs和TIMPs表达变化情况。用实时定量PCR来验证这些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人全长ST14/MT-SP1基因被转染到结直肠癌细胞系RKO后,纯化表达的蛋白具有明胶酶的活力。RKO细胞过度表达ST14/MT-SP1后其体外侵润转移能力显著增强(P<0.01),而ST14/MT-SP1蛋白被阻断后使SW480和SW620细胞的侵袭能力降低(P<0.01)。进一步发现,ST14/MT-SP1过度表达使RKO细胞的MT2-MMP(MMP-15)表达显著上调(约2.5倍)和TIMP2表达下调(约0.35倍)。结论:ST14/MT-SP1过度表达导致了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力增强,这种能力的增强是由于ST14/MT-SP1自身具有明胶酶的活性和ST14/MT-SP1能上调MT2-MMP与下调TIMP-2的表达。因此,ST14/MT-SP1过度表达可能增强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孙立峰丁克峰史影周启燕张苏展郑树
关键词:丝氨酸内肽酶类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剂
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2023版)被引量:24
2024年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通过防治结合,我国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大幅提高。对照国际先进经验,较低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率成为限制我国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进一步提高的瓶颈。2020年,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早诊早治学组组织结直肠癌领域专家撰写并颁布了《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该共识发布对我国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意义重大。在2020版基础上,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早诊早治学组就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及诊断方案、早期结直肠肿瘤的内镜和外科处理以及辅助治疗与补救措施和随访监测方案等内容进行修订,以国内外结直肠癌早期诊疗领域的临床研究进展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国情和临床实践,同时又参考了国际指南的更新内容,达成2023年版专家共识供参考。2023版专家共识将会进一步规范和优化我国结直肠癌早期诊疗,改善患者生存和预后。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早诊早治学组丁克峰徐忠法代敏李军刘成成林国乐钟芸诗许晶虹孙立峰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诊疗经验分享被引量:6
2019年
结直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在全世界男性、女性中分别排名第三位和第二位,死亡病例在全世界男性、女性中分别排名第四位和第三位[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结直肠癌总体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结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而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
胡涵光宋永茂孙立峰王建伟李军徐栋王六红唐喆沈俐许晶虹王展怀郑树张苏展丁克峰袁瑛
关键词:结直肠癌诊疗经验新发病例死亡病例膳食结构
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原发于腹部肿瘤的腹膜癌: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目的 腹膜转移癌可以源自不同的原发性腹部肿瘤,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cytoreductive surgery combined with 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
赵亚梅孙立峰
关键词:腹膜转移癌腹部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肿瘤细胞减灭术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伴卵巢转移的治疗现状与挑战被引量:3
2020年
腹膜是结直肠癌转移的好发部位。出现腹膜转移的女性结直肠癌患者常伴有卵巢转移。通常认为出现腹膜转移和卵巢转移的女性结直肠癌进展迅速且预后极差,目前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虽然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化疗及靶向药物后可显著改善预后,但同时伴有腹膜转移和卵巢转移的女性结直肠癌患者却无法明显获益。许多研究证实肿瘤细胞减灭术(CRS)联合腹腔内热灌注化疗(HIPEC)可延长这类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结直肠癌腹膜转移和卵巢转移患者的诊治现状和相关进展。
陈超赵亚梅葛晓旭王健王达丁克峰孙立峰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膜转移卵巢转移腹腔热灌注化疗肿瘤细胞减灭术
外科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治疗的突破方向?
是结直肠癌转移的第二好发部位,长期以来被视为预后最差的结直肠癌转移类型,主要采用姑息性手段治疗.尽管化疗及靶向治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上大有进展,但对于腹膜转移的结直肠癌疗效并不理想.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细胞减灭术(c...
孙立峰童舟丁克峰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内热灌注化疗
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CRS/HIPEC)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现状和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腹膜是结直肠癌转移的好发部位。结直肠癌发生腹膜转移长期以来被认为预后很差,主要采用姑息性手段治疗。尽管化疗及靶向治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上有很大进展,但对于腹膜转移的结直肠癌疗效并不理想。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细胞减灭术(CRS)联合腹腔内热灌注化疗(HIPEC)的治疗方法能给这部分患者带来较大的生存获益。本文综述了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诊治现状和相关进展。目前认为CRS联合HIPEC对选择的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模式,但HIPEC能否预防进展期结直肠癌发生腹膜转移,还有待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研究。
孙立峰丁克峰
关键词:腹膜转移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内热灌注化疗
小肠胃肠间质瘤术后腹腔内广泛转移多学科综合诊治一例被引量:3
2018年
本文介绍1例原发灶切除术后7年出现腹腔转移的小肠胃肠间质瘤后续的诊治经过。患者11年前因消化道出血行小肠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4年前患者因出现腹腔转移开始口服伊马替尼(400 mg/d),27个月后疾病进展。经多学科专家组讨论后,患者选择行伊马替尼增量(600 mg/d)继续治疗,但5个月后疾病再次进展;患者遂改用舒尼替尼(37.5 mg/d)继续治疗。2个月后腹腔转移灶明显进展,经多学科专家组再次讨论,患者接受开腹腹腔肿瘤细胞减灭术。患者术后继续口服舒尼替尼,从初次复发至今,已获得52个月的生存时间。
何佳炜赵亚梅王健王健王展怀孔祥兴孔祥兴孔祥兴王六红王超袁瑛丁克峰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复发转移伊马替尼舒尼替尼
5-氮-2′-脱氧胞苷对RKO结肠癌细胞株p16/CDKN2基因去甲基化的转录调节作用被引量:17
2003年
目的 探讨DNA 5′CpG岛去甲基化对RKO结肠癌细胞株p16 CDKN2抑癌基因的转录调控作用及对细胞株生长增殖的生物学影响 ,寻找抗癌治疗的新靶点。方法 用特异性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 5 氮 2′ 脱氧胞苷 (5 Aza 2′ deoxycytidine)作用结肠癌细胞株 72h后 ,甲基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PCR ,MSP)、T A克隆及DNA测序分析甲基化状态 ,四唑盐 (MTT)比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荧光定量PCR(Real time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IHC)及蛋白印迹 (Westernblot)检测用药前后RKO细胞株生长倍增时间以及对p16 CDKN2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1)未经 5 Aza deoxycytidine作用的对照组RKO细胞基因组DNA的胞嘧啶保持不变 ,而经 5 Aza CdR作用的RKO结肠癌细胞基因组DNA的胞嘧啶均已变为胸腺嘧啶 ;(2 )与对照组相比 ,3组不同浓度 5 Aza 2′ deoxycytidine均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倍增时间分别增加了 1 4 9、1 6 4、1 87倍 ;(3)经 5 Aza 2′ deoxycytidine作用后 ,p16 CDKN2基因mRNA表达分别增加了 4 89、16 91、19 97倍 ,而DNA甲基转移酶mRNA表达显著降低 ;(4 )免疫组化染色和蛋白印迹均显示 ,经处理后的肿瘤细胞p16 CDKN2蛋白表达呈明显增强。结论 DNA异常甲基化与RKO结肠癌细胞有?
方晓明孙立峰彭佳萍董琦郑树
关键词:结肠癌CDKN2基因
根治手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预防T4结直肠癌的腹膜转移风险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结直肠癌的腹膜转移目前被认为是终末期的肿瘤,是不可治愈,以全身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细胞减灭术(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的治疗模式用于治疗腹膜转移癌,使这些患者获得生存获益,但这种治疗模式往往伴...
孙立峰王展怀王健李军徐栋谭伊诺何佳炜赵亚梅葛晓旭王建伟宋永茂丁克峰袁瑛张苏展郑树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癌腹腔热灌注化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