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禄

作品数:14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交通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机械工程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汽车
  • 6篇汽车工程
  • 4篇应力
  • 3篇载荷
  • 3篇载荷谱
  • 3篇汽车零部件
  • 3篇零部件
  • 2篇干涉法
  • 2篇柴油
  • 2篇柴油机
  • 2篇车辆
  • 2篇车用
  • 1篇道路运输
  • 1篇道路运输管理
  • 1篇动车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遗传算法
  • 1篇运输管理
  • 1篇增压

机构

  • 12篇交通部公路科...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北京理工大学
  • 2篇交通运输部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14篇张禄
  • 10篇周炜
  • 6篇纪威
  • 5篇李文亮
  • 5篇任春晓
  • 3篇晋杰
  • 2篇黄粉莲
  • 1篇徐中明
  • 1篇任春晓
  • 1篇唐歌腾
  • 1篇李文亮
  • 1篇张学文
  • 1篇黎浩

传媒

  • 7篇公路交通科技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机械强度
  • 1篇专用汽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强度退化的疲劳累积损伤模型被引量:15
2015年
为研究金属构件疲劳累积损伤问题,运用强度退化模型建立了2种不同的疲劳累积损伤模型,该模型基于材料疲劳寿命特性确定了强度退化模型的系数,将模型应用于两级和三级载荷下疲劳剩余寿命估算,结合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可以较准确地估算两级和三级载荷下的疲劳寿命。该研究对金属构件疲劳寿命预测提供参考。
张禄纪威周炜李文亮李文亮
基于强度退化的疲劳累积损伤模型
为研究金属构件疲劳累积损伤问题,运用强度退化模型建立了2种不同的疲劳累积损伤模型,该模型基于材料疲劳寿命特性确定了强度退化模型的系数,将模型应用于两级和三级载荷下疲劳剩余寿命估算,结合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模...
张禄纪威周炜李文亮任春晓
一种阶梯块谱下的疲劳累积损伤模型
2024年
针对阶梯块谱下的材料疲劳寿命预测问题,尤其是已有相关非线性模型的计算参数依赖大量试验数据或较难选取合适的基准值,导致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有一定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相邻载荷的作用系数α_(i)=(S_(i+1)/S_(i))1/b lg K,该系数中两个参数b、K来自材料疲劳寿命关系式S=KN^(-b)。结合前人的二级、三级、四级应力加载试验结果,分别计算并对比了与多种疲劳损伤模型的结果。结果表明,新模型在疲劳寿命/损伤的预测结果优于Miner模型、Manson模型、Subramanyan模型及Hashin模型,可更为准确地预测阶梯块谱下的疲劳寿命/损伤。
张禄刘宏利任春晓
基于OPTIMUS的柴油机配气正时及喷油提前角的优化被引量:10
2012年
柴油机的配气正时与喷油提前角对其性能影响很大,最佳的匹配参数能够形成缸内良好的空燃比及较佳的燃烧效率,从而获得较高的动力性及较低的燃油消耗率。为得到不同工况下配气正时与喷油提前角的最佳组合,该文将增压直喷柴油机工作过程的SIMULINK仿真模型导入OPTIMUS多学科优化平台;以进气迟后角和排气提前角以及喷油提前角为优化设计变量,以柴油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为设计目标进行优化计算。额定工况下该发动机的优化结果是:进气迟后角为42°CA,排气提前角为60°CA,喷油提前角为16°CA。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模型设计合理准确,优化后柴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均有所改善,该研究可为柴油机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
黄粉莲纪威张禄周炜
关键词:柴油机配气正时喷油提前角OPTIMUS
现场混装炸药车纳入道路运输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2025年
针对同时具有机动车和工业炸药生产设备双重属性的现场混装炸药车是否纳入道路运输车辆管理的争议和难题,梳理了该类装备的典型作业流程,介绍了欧洲运输法规的管理规定,明确了运输是该装备的核心功能。分析了我国对其作为民用爆炸品生产设备、机动车和道路运输车辆的技术标准和管理现状,建议将其纳入道路运输车辆管理范围。提出通过优化技术标准、给予已办理《道路运输证》车型过渡期、运用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体系加强使用安全管理等的建议,旨在为优化管理制度衔接,提升该装备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任春晓晋杰晋杰黎浩
关键词:机动车工业炸药
基于应力等效关系的汽车零部件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被引量:1
2024年
对于预测多级应力加载下的汽车零部件疲劳寿命,已有的相关非线性模型通常需要依赖大量的试验数据,或者较难选取合适的基准值,使得疲劳可靠性理论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针对此问题,基于材料疲劳寿命特性曲线,通过分析两级应力之间疲劳损伤转化过程,建立了一种考虑相邻载荷作用的等效转化关系,推导了两级、三级及更高应力等级情况下相邻应力之间的疲劳累积损伤等效公式和剩余疲劳寿命的表达式,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应力等效关系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该模型的计算过程仅需不低于两级应力的材料疲劳寿命试验结果。采用二级、三级、四级及五级应力加载试验数据,分别计算并对比了Miner模型、Manson模型、Subramanyan模型、Hashin模型及新模型的相对误差平均值和最大值,进一步汇总了两级至五级应力下各模型疲劳累积损伤与疲劳累积寿命的预测结果、各模型预测疲劳损伤与试验疲劳损伤之差的分布。结果表明,基于相邻载荷作用等效转化的新模型在疲劳寿命的整体预测结果优于Miner模型、Manson模型、Subramanyan模型及Hashin模型,可更为准确地应用于材料多级应力下的疲劳寿命/损伤预测。
张禄周炜周炜
关键词:汽车工程汽车零部件
基于Manson-Halford模型改进的疲劳损伤预测模型
2024年
为了预测在多级应力加载条件下汽车零部件的疲劳损伤,提出一种基于Manson-Halford模型改进的疲劳损伤预测模型。首先,基于材料S-N特性曲线的关系式,在解析Gao模型中非线性作用系数的结构形式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分析并引入相邻应力幅值之比、材料S-N对数特性直线的斜率、前一级疲劳累积损伤这3项参数,作为非线性疲劳损伤模型中作用系数的构成要素。在兼顾Manson-Halford模型原有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基于Manson-Halford模型改进的疲劳损伤预测模型。其次,为验证新模型的预测效果,采用了4种材料的两级至五级疲劳试验数据,从疲劳损伤绝对误差的最大值与疲劳损伤相对误差的最大值两项指标,分别对比了Miner模型、Manson-Halford模型、Gao模型、YG模型、Yue模型、Haghgouei模型及新模型的预测结果。其中,疲劳试验数据不仅涉及高周寿命的情况,也包含高周寿命与低周寿命相结合的情况。最后,对两级至五级疲劳损伤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之差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最小值、最大值及标准差统计值判定各模型的优劣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特别在低周疲劳与高周疲劳混合应力时,新模型的预测效果相较于其他几种模型具有一定优势,证明了新模型在疲劳损伤预测方面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鲁棒性。
晋杰张禄张禄汪云峰
关键词:汽车工程汽车零部件
汽车零部件时变可靠性及其灵敏度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推导了一种考虑初始参数不确定性的一维布朗运动方程,构建了载荷和结构参数时变的模型。运用材料S-N特性求得剩余强度分布,结合应力-强度干涉理论,提出了一种既考虑初始参数及强度不确定性又考虑实际使用过程中不确定性的可靠性及其灵敏度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汽车零部件结构参数、强度、载荷、可靠度及其灵敏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某汽车驱动桥半轴为例,计算了时变条件下驱动桥半轴可靠度、失效率及可靠性灵敏度的变化规律。
张禄纪威周炜李文亮任春晓
关键词:汽车工程汽车零部件
一种基于CHABOCHE模型参数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2025年
通过对相邻应力之比、材料S-N特性曲线双对数斜率及前一级疲劳累积损伤3项要素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CHABOCHE模型参数的非线性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该模型在参考多个非线性疲劳模型作用系数构成要素基础上,分析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所涉及构成函数要素,结合已有疲劳试验数据分析,并引入CHABOCHE模型的参数,提出一种用于疲劳寿命预测的新的作用系数。运用两级及多级疲劳试验数据,分别计算并对比MINER模型、MANSON-HALFORD模型、YG模型、YUE模型、HAGHGOUEI模型、GAO模型、ZHAO模型、ZHANG模型、SUBRAMANYAN模型、HASHIN模型及新模型的疲劳寿命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新模型的疲劳寿命预测精度更高,该模型在多级应力载荷下的金属材料结构设计与疲劳寿命预测方面具有工程应用价值及实际意义。
张禄任春晓任春晓刘宏利
关键词:非线性模型
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汽车耐久性载荷谱编辑被引量:2
2022年
室内道路模拟试验是当今主要的耐久性快速评价技术之一。为加速汽车耐久性台架测试,通常需要对载荷谱进行压缩编辑。针对用户道路采集信号的非平稳特征,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对载荷信号进行压缩编辑。首先,对实际用户道路所测得的载荷信号,利用经验模态分解获取固有模态函数。然后,对固有模态函数作希尔伯特变换获取相应的瞬时幅值和瞬时频率,进而获取载荷信号的瞬时能量谱。最后,针对瞬时能量谱,基于遗传算法设定阈值来识别载荷信号中损伤贡献大的时间片段,提取该片段拼接得到压缩载荷信号。运用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编辑方法,以某汽车六分力载荷信号为对象进行编制,并与传统基于损伤保留编辑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设定损伤保留量均为93%的前提下,基于损伤保留编辑方法可将载荷信号压缩至原时长的80%,而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编辑方法可将载荷信号压缩至原时长的76%,两压缩载荷信号的统计参数(均方根、峰度系数等)变化量基本一致,均小于15%,且后者的均值变化量远小于前者。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编辑的压缩信号在功率谱密度、能量及累积振幅和穿级计数上与原始载荷信号吻合效果更好,能够实现同原始载荷信号一致的加载效果,该编辑方法相比基于损伤保留编辑方法更优。
晋杰张佳云周炜徐中明张禄
关键词:汽车工程载荷谱希尔伯特-黄变换遗传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