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宾飞

作品数:67 被引量:53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理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油藏
  • 10篇采收率
  • 10篇稠油
  • 7篇调剖
  • 7篇调驱
  • 7篇数值模拟
  • 7篇封堵
  • 7篇值模拟
  • 6篇压裂
  • 5篇氮气泡沫
  • 5篇压裂液
  • 5篇油田
  • 5篇酸化
  • 5篇提高采收率
  • 5篇泡沫酸
  • 5篇驱油
  • 4篇低渗
  • 4篇低渗透
  • 4篇烟道
  • 4篇烟道气

机构

  • 67篇中国石油大学...
  • 23篇中国石油化工...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海油田服务...
  • 5篇中国石化胜利...
  • 3篇教育部
  • 3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化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卡尔加里大学
  • 1篇常州大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青海油田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胜利油田石油...

作者

  • 67篇李宾飞
  • 54篇李兆敏
  • 17篇李松岩
  • 5篇林日亿
  • 4篇刘祖鹏
  • 4篇陶磊
  • 3篇付路长
  • 3篇李鹏华
  • 3篇张继国
  • 3篇王冠华
  • 2篇徐永辉
  • 2篇赵金省
  • 2篇王登庆
  • 2篇林珊珊
  • 2篇鹿腾
  • 2篇张志华
  • 2篇李爱山
  • 2篇张超
  • 1篇孙辉
  • 1篇李翔

传媒

  • 10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钻井液与完井...
  • 3篇油气地质与采...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精细石油化工
  • 2篇石油学报
  • 2篇油田化学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石油机械
  • 1篇石油矿场机械
  • 1篇钻采工艺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年份

  • 5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0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渗透油藏CO_2泡沫驱室内评价及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腰英台油田CO2驱油先导试验中,CO2过早气窜,降低了波及体积,影响区块产能。采用岩心切割技术制作了低渗透裂缝性岩心模型,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CO2泡沫在低渗透裂缝性岩心中的封堵能力以及水驱或气驱后CO2泡沫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泡沫中各组分的作用机制以及泡沫调驱提高低渗透裂缝性油藏采收率机理。研究表明,CO2泡沫能增加流体在裂缝中的流动阻力,有效降低驱替液流度,阻力因子在46~80之间;泡沫在裂缝中存在启动压力,它将影响泡沫在初始阶段的流动。对于水驱和气驱之后采用泡沫驱的岩心,采收率分别增加了26%和35%,揭示了泡沫在裂缝与基质间形成的横向压差是提高低渗透裂缝性油藏采收率的机理。
刘祖鹏李宾飞赵方剑
关键词: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泡沫封堵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
冻胶泡沫体系调剖规律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优选的冻胶泡沫体系配方AP-P4(0.3%)+YG107(0.3%)+DY-1(0.6%),利用一维人工岩心模型,研究了渗透率级差、注入方式、段塞大小对冻胶泡沫调剖能力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渗透率级差的增加,冻胶泡沫的调剖效果先增加后减小,当级差为7.00时调剖效果最好;不同注入方式中,气液经过泡沫发生器形成稳定泡沫后注入调剖效果最佳;注入段塞1PV时非均质岩心调剖效果最佳;实验比较的调驱方式中,冻胶泡沫体系高低渗岩心发生吸液剖面反转,调驱能力最强。
刘巍李松岩张东李兆敏李宾飞林珊珊
关键词:渗透率段塞
基于拟谱法的偏心环空流动模拟
2010年
通过坐标变换将笛卡尔坐标系下的N-S方程转化为便于描述偏心环空流动的双极坐标系下的运动方程,采用拟谱法进行数值求解。在径向上采用Chebyshev-Lobatto配置点,周向上采用Fourier配置点求出谱导数矩阵,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牛顿流体偏心环空流动的流场;同时发展了偏心环空流动的简化算法。通过与精确解的对比发现,拟谱法的数值解的精度要远高于其它方法,并且计算效率较高。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简化方法也能够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李宾飞王冠华李兆敏贺占国魏颂东张洪强
关键词:偏心环空牛顿流体
裂缝性油藏烟道气辅助重力驱数值模拟研究
烟道气驱作为一种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在油田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针对裂缝性油藏的重力驱研究较少。本文基于某油藏的地质与流体特征,建立不同岩心模型,研究不同驱替方式(水平驱、垂直驱)、不同岩心(有裂缝、无裂缝)的烟道气驱...
丁富康李宾飞
关键词:裂缝性油藏烟道气重力驱数值模拟
生物酶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实验研究被引量:21
2005年
根据岩石润湿性的衡量标准,用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接触角,对生物酶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包括生物酶与岩石作用后岩石润湿性的变化、毛管力的变化以及粘附功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生物酶与岩石作用后,可以明显改变水驱油毛营力的大小,可以加速剩余油的流动,从而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王渊李兆敏李宾飞王庆赵明宸
关键词:毛管力水驱油剩余油采收率投影法
泡沫酸缓蚀性能实验研究
酸化是一种油气井增产或注水井增注的措施,泡沫酸是缓速酸,泡沫酸对地层的溶蚀量对酸化施工具有指导作用。实验研究了泡沫酸的起泡性能,研究了泡沫酸、泡沫酸基液、土酸与地层砂反应的溶蚀量,以及对N80钢的腐蚀量,并分析了泡沫特征...
李宾飞李松岩林日亿
关键词:油田开采泡沫酸缓蚀性能酸岩反应
含油污泥制成高温调剖剂资源化技术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对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含油污泥的成分和粒径组成进行研究,通过添加分散剂、固化剂和悬浮剂,把含油污泥研制成具有良好调剖性能的高温调剖剂。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调剖剂在油藏温度下,稠化时间达到20 h,静置15 h后的析水量为7%,可以满足调剖堵水的现场施工工艺要求。室内岩心实验结果表明,注入该调剖剂,候凝3 d后,突破压力超过7 MPa,封堵率达到99%;封堵后岩心用200℃的蒸汽冲刷100 PV,渗透率增加幅度小,封堵率依然保持在99%以上。这种含油污泥调剖剂有良好的调剖效果,实现了含油污泥的无害化与资源化。
李鹏华李兆敏李宾飞张清宇
关键词:含油污泥高温调剖剂无害化资源化封堵率
砂岩基质酸化中酸岩反应数学模型被引量:7
2012年
建立了砂岩基质酸化时酸液沿井筒径向流动以及关井反应的数学模型,考虑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求解,研究了酸岩反应规律,可以对酸化效果进行预测.计算结果表明:沿井筒径向HF酸浓度下降很快,其作用范围只有0.4m左右;次生H2SiF6与HF的溶解能力相当,并且是HF的有益补充,0.4~0.9m范围内快速反应矿物的消耗主要是由H2SiF6溶解,增加了土酸的穿透深度;硅胶Si(OH)4沉淀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增加,酸化结束后一定时间内残酸必须彻底返排,否则容易形成2次沉淀,影响酸化效果;地层温度越高HF酸消耗越快,有效作用距离越短,生成的硅胶Si(OH)4浓度越大;提高注酸速度有利于提高酸化穿透距离,解除地层深部伤害.
李松岩李兆敏李宾飞
关键词:砂岩基质酸化酸岩反应数学模型
泡沫分流特性研究及应用被引量:22
2007年
泡沫流体在储层酸化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实验研究了泡沫的分流特性,分析了泡沫酸的分流效果.结果表明:泡沫流体在含油岩心中的渗流阻力比在饱和水岩心中的渗流阻力要小得多,泡沫可以大幅提高含油岩心分流量,降低饱和水岩心分流量,具有显著的选择性,含油饱和度是影响泡沫分流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泡沫流体在非均质地层中可以有效地控制吸入剖面,降低高渗层的吸入量,提高低渗层的吸入量,使注入流体在不同渗透率地层内均匀推进.现场应用进一步表明,泡沫酸酸化能够有效地增加中低渗透层吸酸量,扩大酸化范围,提高酸化效果.
李兆敏李宾飞徐永辉林日亿尚朝辉
关键词:泡沫流体岩心实验
聚合物浓度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研究及现场试验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实验,研究了水驱后及在不同开采阶段注入不同浓度聚合物对聚合物驱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浓度增加,采收率提高;当聚合物浓度为1 500 mg/L时,采收率达25%;再增加聚合物浓度,采收率提高幅度不大。并且聚合物注入时期越早,得到的采收率越高。大庆萨中油田现场试验表明,采用聚合物浓度为2 000~2 500 mg/L的聚合物驱得到的采收率是邻近区块采用聚合物浓度为1 000 mg/L聚合物驱的2倍左右,并且聚合物段塞的突破时间大幅延长。
李鹏华李兆敏李宾飞李岩涛杨风军
关键词:聚合物驱采收率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