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忻

作品数:78 被引量:38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7篇糖尿
  • 17篇糖尿病
  • 14篇肾病
  • 12篇染色体
  • 11篇肾方
  • 11篇糖肾方
  • 11篇染色
  • 11篇细胞
  • 10篇糖尿病肾病
  • 9篇纤维化
  • 9篇核型
  • 9篇核型分析
  • 8篇鼠肝
  • 8篇肝纤维化
  • 8篇柴胡
  • 7篇氧化应激
  • 7篇皂苷
  • 7篇柴胡皂苷
  • 6篇脂质
  • 6篇肝损伤

机构

  • 74篇中日友好医院
  • 14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卫生部
  • 3篇江西中医药大...
  • 3篇中日友好临床...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马尼托巴大学
  • 1篇北京崔月犁传...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77篇李忻
  • 45篇张韫
  • 44篇李平
  • 40篇杨鑫
  • 26篇郭景珍
  • 22篇张浩军
  • 21篇靳耀英
  • 18篇赵婷婷
  • 13篇董晞
  • 11篇高福云
  • 11篇李克明
  • 9篇万方
  • 8篇严美花
  • 8篇古艳婷
  • 7篇赵世萍
  • 7篇肖诚
  • 6篇付桂香
  • 6篇杨猛
  • 6篇潘琳
  • 6篇顾立刚

传媒

  • 14篇中日友好医院...
  • 8篇中国优生与遗...
  • 6篇中华中医药杂...
  • 5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 2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7
  • 7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9篇2011
  • 9篇2010
  • 12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9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霉素肾病大鼠尿液糖胺聚糖与尿液蛋白含量的相关性
2010年
目的探讨阿霉素肾病大鼠疾病进展过程中尿液糖胺聚糖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尿蛋白的关系。方法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mg/kg制作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第1、2、3、4、6周分别收集大鼠24h尿液测定尿糖胺聚糖和尿蛋白含量。43d后结束实验取血及肾脏,检测血生化,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第2、3、4、6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阿霉素肾病大鼠24h尿蛋白排泄量呈进行性明显上升趋势;造模43d后模型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下降,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肾组织病理所见,模型组肾小球系膜区见中度至重度的系膜细胞增殖及基质增生。从第3周开始阿霉素肾病大鼠尿糖胺聚糖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且与24h尿蛋白排泄量呈正相关关系。第6周尿糖胺聚糖浓度与血清白蛋白浓度负相关,与甘油三酯浓度正相关。结论阿霉素肾病综合征大鼠尿液中糖胺聚糖浓度升高,并与24h尿蛋白排泄、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浓度显著相关。
郭景珍赵婷婷李平严美花李忻张浩军董晞万方李鸿
关键词:阿霉素尿蛋白糖胺聚糖
黄芪甲苷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作用机制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Ⅳ)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PF级雄性6周龄SD大鼠30只,随机取6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剩余24只大鼠按65 mg/kg腹腔注射STZ(溶于0.1 mol/L柠檬酸缓冲液,pH 4.4)制备DN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0.1 mol/L柠檬酸缓冲液,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S-Ⅳ组、胰岛素(INS)组、AS-Ⅳ+INS组各6只,分别给予AS-Ⅳ10 mg/kg、INS 5 U、AS-Ⅳ10 mg/kg+INS 5 U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次/d,干预8周。对比各组血糖、体质量、尿蛋白、BUN、Scr、HbA1c,血清和肾组织一氧化氮(NO)水平,肾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磷酸化一氧化氮合成酶丝氨酸1177位点[peNOS(Ser1177)]和苏氨酸495位点[p-eNOS(Thr495)]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糖均升高(P<0.05);AS-Ⅳ组、INS组、AS-Ⅳ+INS组从第8周开始血糖值均低于模型组(P<0.05);但AS-Ⅳ组、INS组、AS-Ⅳ+INS组间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所有造模大鼠体质量低(P<0.05),尿蛋白、BUN、Scr、HbA1c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AS-Ⅳ组、INS组、AS-Ⅳ+INS组体质量高(P<0.05),尿蛋白、BUN、Scr、HbA1c低(P<0.05);与INS组比较,AS-Ⅳ+INS组尿蛋白、Scr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和肾组织NO水平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AS-Ⅳ组、INS组、AS-Ⅳ+INS组血清和肾组织NO水平高(P<0.05);与INS组比较,AS-Ⅳ+INS组肾组织NO水平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肾组织中p-eNOS(Ser1177)蛋白表达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AS-Ⅳ组、AS-Ⅳ+INS组肾组织中p-eNOS(Ser1177)蛋白表达高(P<0.01)。结论黄芪甲苷可能通过eNOS/NO通路对STZ诱导DN大鼠发挥治疗,且作用位点可能在Ser1177。
黄利霞李忻张舒范愈燕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黄芪甲苷
柴胡皂苷d预防实验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观察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观察柴胡皂苷d抗实验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本实验将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d,SSd)预防组。模型组和SSd预防组大鼠均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硝胺(DMN),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造模的同时予以SSd腹腔注射预防,1次/d,共4周。正常组大鼠只相应注射生理盐水。检测肝功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IV型胶原(IV-C)水平。病理学观察HE和天狼星红染色切片。免疫组化法测定α-SMA和TGF-"1在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和模型组相比SSd预防组大鼠血清ALT和肝纤维化标志物IV-C的水平显著下降(P<0.01),表明SSd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HE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到肝纤维化程度改善,胶原沉积面积明显减少(P<0.01);免疫组化结果表明SSd显著抑制-αSMA和TGF-"1在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P<0.01)。结论:SSd具有预防DMN诱导的肝纤维化作用,能够预防肝纤维化的发展,可能和它调节胶原沉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作用有关。
李忻王琛于文明李平王泰龄潘琳陈玉武李克明郭景珍
关键词:肝纤维化柴胡皂苷D二甲基亚硝胺
流式细胞术在细胞凋亡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8年
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FCM)是一项集激光、电子物理、光电测量、计算机、细胞荧光化学以及单克隆抗体技术为一体的新型高科技仪器。它可对单细胞或其他生物颗粒膜表面以及内部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定量分析与分选。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其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临床医学、药学等领域中的应用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临床医学和科研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张韫靳耀英李忻杨鑫高福云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凋亡检测单克隆抗体技术流式细胞仪光电测量
抗纤抑癌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研究抗纤抑癌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MMP-1及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复方鳖甲软肝片和秋水仙碱为对照药,观察抗纤抑癌方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脏组织病理的影响,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肝脏MMP-1、TIMP-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抗纤抑癌组MMP-1表达显著升高,TIMP-1表达明显降低;鳖甲软肝组和秋水仙碱组MMP-1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与各治疗组相比,抗纤抑癌组MMP-1表达高于鳖甲软肝组。结论:抗纤抑癌方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MMP-1表达、降低TIMP-1表达、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等有关。
廖昭铭江锋叶永安靳耀英李忻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肝纤维化
198例遗传咨询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核型在遗传咨询患者中的发生情况。方法:常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98例患者中检出31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异常检出率为15.66%。性染色体异常核型22例(70.97%),其中数目异常9例(29.03%),嵌合型5例(16.13%),结构异常8例(25.81%);男性反转综合征1例(3.22%);常染色体异常核型8例(25.81%),其中数目异常5例(16.13%),结构异常3例(9.68%)。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发育不良、不孕不育、智力障碍、先天畸形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类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对临床治疗及优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韫靳耀英李忻杨鑫高福云
关键词:染色体异常核型表现型
糖肾方通过调节脂质自噬减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肝脏脂质沉积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糖肾方(TSF)调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自噬改善脂质沉积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建立NAFLD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灌胃TSF,观察给药后各组小鼠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质沉积,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自噬标记物LC3B-Ⅰ/Ⅱ、自噬底物p6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及自噬上游关键分子mTOR等的表达。结果:TSF可显著降低NAFLD模型小鼠血清中TG、TC、ALT及AST的水平,明显改善肝脏组织中脂质沉积。Westernblot结果显示TSF显著上调自噬蛋白LC3BⅡ、SIRT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mTOR和p6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TSF显著减轻NAFLD小鼠模型肝脏脂质沉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SIRT1、mTOR介导的自噬通路相关。
杨景舒杨猛李平赵海玲孙秋月武曦蔼杨鑫张韫龚文心程思益李忻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糖肾方脂质沉积自噬
46,XX,t(1;10)携带者三次流产一例被引量:1
2008年
患者女,29岁,汉族,结婚两年流产3次。第1、2胎均在孕60天左右无诱因自然流产。第3胎孕85天时B超显示胚胎停止发育,行人工流产术。夫妇非近亲婚配,孕期无患病及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患者有1兄、1姊结婚后均正常生育。丈夫吸烟,饮酒。
靳耀英张韫李忻高福云胡苹
关键词:自然流产携带者胚胎停止发育人工流产术近亲婚配接触史
通脉颗粒对嘌呤酶素氨基核苷致大鼠肾病的影响
探讨通脉颗粒对嘌呤酶素氨基核苷致大鼠肾病的的影响。方法:实验用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PAN)、西药对照(蒙诺组0.833mg/kg)、通脉颗粒低剂量组0.55g/kg、通脉颗粒中剂量组1.1g/kg...
郭景珍万方李平阎静贾丽娜李忻
关键词:通脉颗粒甘油三脂
文献传递
110例遗传咨询儿童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110例遗传咨询儿童染色体异常核型的频率和类型。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先天愚型、发育落后、智力低下、先天畸形等儿童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发现染色体异常核型36例,异常检出率为32.73%;其中常染色体异常核型22例,占20.00%,占异常数的61.11%,性染色体异常核型14例,占12.73%,占异常数的38.89%。结论:染色体畸变是引起儿童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临床怀疑为遗传综合征的患儿应做染色体检查。
李忻张韫杨鑫靳耀英刘轩
关键词:儿童染色体异常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