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华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川渝体育圈与西部体育崛起被引量:3
- 2008年
-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结合系统研究对构建"川渝体育圈"的基本内涵、可行性进行深入探讨,并从川渝两地实际出发,基于体育的现代化发展在结构上和设计上提出了"川渝体育圈"构建的基本设想以及实施途径,为推进西部体育的快速崛起、促进中西部体育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和理论借鉴。
- 李晓华韦拥军
- 关键词:体育管理体育发展战略
-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现代体育被引量:1
- 2008年
-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并对现代主义进行解构的思潮。通过分析它的哲学含义,表明它既促进了现代体育的发展,同时也有违背现代体育精神的消极性因素,限制了现代体育的发展,因而应该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 李晓华
-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现代体育体育文化
- 基于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教育发展审视
- 2007年
-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叶出现的一种世界性文化思潮。然而在现代主义范式中,整个宇宙、整个世界被视为一个孤立的、稳定的、封闭的机械系统。随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哥德尔的不完全定理等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人们看到了现代自然科学所揭示出的相对性、不确定性、不完全性,传统理性主义对理性的绝对性、先验性的信念受到巨大冲击,于是产生了后现代主义的范式。在后现代主义范式中,宇宙被视为一种非稳定性、形成性的状态。它认为现实世界的绝大部分不是有序的、稳定的和平衡的,而是充满变化、无序和过程的。后现代否定了绝对的确定性,拒绝封闭静止的秩序和绝对真理的观念,建立起一种始终存在着变化和演进的开放的、自组织的、动力学的宇宙观。后现代主义对多样性、差异性、开放性、不确定性、非中心性、非整体性、非连续性的强调无疑拓宽了人类思维的天空,成为理解事物的新视角,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进而逐渐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并很快被广泛地运用于社会人文科学等领域的研究,衍生出各领域中完全不同的崭新的理论和方法。
- 李晓华
-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育发展高校体育测不准原理
- 比赛心理攻势下运动员行为预测被引量:1
- 2008年
- 结合洛特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行为潜能、期望、强化价值、心理情景4个要素,从比赛威慑、情感瓦解、分化团队、摧毁荣誉心理几个方面对运动员的行为进行预测,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运动训练质量提供参考。
- 李晓华黄诚胤
- 关键词:运动心理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