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加银
- 作品数:72 被引量:285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播期、密度对夏大豆新品种淮豆12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通过播期和密度2因子对淮豆12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A3B4(播期6月21日、密度25×10~4株/hm^2)是适宜的播期和种植密度;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播期对产量的影响;播期对百粒重的影响大于密度对百粒重的影响;单株荚数、单株粒数随着播期的推迟,呈先升后降趋势,随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 徐海风杨加银熊正海
- 关键词:播期
- 菜用大豆新品种淮鲜豆5号的选育被引量:4
- 2016年
- 淮鲜豆5号是以台湾75为母本、高雄5号为父本的杂交后代,采用改良单籽传法育成的菜用春大豆新品种。丰产、优质、中熟,出苗至采收鲜荚83d(天)。平均每667m^2鲜荚产量670kg。鲜荚灰毛、深绿色,二粒标准荚长5.6cm、荚宽1.3cm,鲜百荚重312.5g,鲜百粒重77.2g。口感甜糯。适宜在江苏省内春播种植。
- 杨加银徐海风程保山罗伯祥
- 关键词:菜用大豆选育
- 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品种(系)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利用分布在大豆20对染色体上的56对SSR引物,对育成的43份大豆品种(系)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发现,56对SSR引物中有45对引物在43份材料之间具有稳定的多态性.利用这45对SSR引物所检测出的125个等位基因对43份大豆品种(系)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并在45对引物中选择其中8对多态性好、扩增带型清晰的SSR引物构建43份大豆品种(系)的指纹图谱.这8对SSR引物构建的指纹图谱可以将43份大豆品种(系)逐一区分开.采用非加权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43份大豆品种(系)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异范围为0.56~0.96,在相似系数0.68处,可将48份大豆品种(系)分为6大类群,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 徐海风程保山杨加银沈业松
- 关键词:大豆微卫星标记指纹图谱
- 江苏省主要大豆品种系谱分析被引量:4
- 1993年
- 40年来,我省育成大豆品种的系谱组成中主要有几个骨干亲本,即493-1、58-161、奉贤穗稻黄和徐豆1号。其中,493-1在全部育成品种中的血缘组成占22.9%,58-161占31.4%。在未来育种程序中,除以现有育成品种为基础外,还必须加强地方品种的开发研究,注意引入外地或国外的优良种质,不断丰富我省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提高品种的增产潜力和适应能力。
- 杨加银冯其虎张复宁
- 关键词:大豆品种系谱分析
- 夏大豆新品种“淮豆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 1997年
- 夏大豆新品种“淮豆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杨加银张复宁冯其虎徐海斌(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223001)淮北地区是江苏省大豆主产区,常年大豆面积200万亩左右,占全省三分之二。80年代中期育成的高产品种泗豆11,促进了本地区大豆生产的发展,由于该品种...
- 杨加银张复宁冯其虎徐海斌
- 关键词:大豆夏大豆育种栽培
- 不同辐射强度对大豆M_1代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为研究不同强度的^(60)Coγ射线对大豆重要农艺性状的辐照效应,明确适宜辐照剂量,本研究以‘淮豆13’为材料,选取3种^(60)Coγ射线辐照剂量(200 Gy、300 Gy和400 Gy)进行诱变处理。结果表明,不同辐照剂量均明显地降低了M1代群体的田间出苗率和成活率,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出苗率和成活率不断降低。与对照(CK)相比,出苗率和成活率的变化幅度分别为18.07%~44.34%和0.89%~24.45%,其中400 Gy降幅最大;不同剂量处理对大豆始花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迟作用,比对照推迟3~5天开花,其中400 Gy对开花期影响最大;不同剂量处理对M1代群体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等重要农艺性状表现为剂量越高,表型差异越大;3种剂量中,300 Gy处理的M1代群体大小适中,且各种极端分化类型均具有一定的比例,表型变异较为丰富,获得目标性状的几率较大,适宜大豆突变体库构建。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构建不同类型的大豆突变体库以及深入开展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 齐波汝玄玄贾召召霍晴曹宇鹏吴润之李曙光杨加银
- 关键词:大豆突变体库诱变育种
- 江苏淮北地区夏大豆品种更替中干物质积累的变化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1995年
- 本文通过对江苏淮北地区50—80年代先后推广的16个夏大豆代表品种单株干物质积累的变化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看出本区夏大豆品种更替过程中,随着品种性状的改良和产量的提高,单株干物质相对生长率三节和六节期无显著差异,盛花期则由大变小,且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干物质积累速率在盛花期前改良种低于早期地方种,而盛花期后迅速提高,且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品种更替中以营养生长为主的苗期至盛花期缩短,单株干物质积累显著下降,而以生殖生长为主的盛花期至成熟期延长,单株干物质积累显著增加是大豆品种改良的结果。
- 冯其虎张复宁杨加银
- 关键词:夏大豆品种更替生长率
- 菜用大豆品种改良初探被引量:2
- 1998年
- 菜用大豆是我国特有的蔬菜,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及外向型农业的发展,菜用大豆有了蓬勃发展,尤其在我国南方,己形成一定生产规模,并加工出口外销。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我们在结合本地区育种实践的基础上.对江淮下游地区菜用大豆育种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推动当地菜用大豆品种的改良。 一、品质改进 菜用大豆与普通大豆相比,除了产量外,对品质有特殊的要求,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改进。一是外观品质,即人们直接观察到的美(粒)大小和色泽,与育种相关的性状有荚鲜重、百粒重、每荚粒数、茸毛色、脐色及种皮色。传统消费习惯,大家多喜爱大荚大粒、白毛、浅色脐、含三粒荚多的品种,国际市场上以豆荚形式销售的青毛豆,根据荚粒数确定商品等级。豆荚大小及籽粒数是受遗传控制的。在引进筛选国内外大粒种进行杂交的同时,应注意选择抗炸荚。
- 杨加银张复宁冯其虎徐海斌
- 关键词:大豆菜用大豆育种抗病性
- 黄淮地区高油大豆育种目标与育种技术商榷被引量:4
- 2007年
- 高油大豆是指含油率达到21%以上、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8%大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榨油与饲料加工企业的迅速发展,消费量逐年增加。根据国内外高油大豆育种现状,结合黄淮地区育种实践,提出了高油大豆品种改良中有关内在品质、外观品质的具体育种目标,讨论了高油大豆的育种方法,指出了生物技术在未来高油大豆育种中的重要性。
- 杨加银
- 关键词:高油大豆育种目标
- “淮豆3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淮豆3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淮阴市·223001徐海斌杨加银张复宁“淮豆3号”由江苏淮阴农科所用“科系8号”ד徐豆3号”有性杂交,通过改良系谱法育成的早熟、分枝多,抗倒、抗病的优良品种,96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委员会审定。为了...
- 徐海斌杨加银张复宁
- 关键词:大豆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