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吉胜
- 作品数:49 被引量:300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我国煤矿开采工作面顶板灾害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2024年
- 从岩层控制理论、监测预警技术及装备、矿压规律及数据分析、防控手段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当前我国煤矿开采工作面顶板灾害方面的研究现状。当前工作面顶板灾害依然是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近两年来无论是顶板灾害起数还是伤亡人数,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顶板灾害防控依然严峻。在矿压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国内科研人员相继提出了“砌体梁”、“传递岩梁”、“组合悬臂梁–铰接岩梁”、“切落体”和“分区支撑理论”等力学结构模型,明确了不同岩层赋存条件下顶板灾害致灾机理;在顶板灾害监测预警方面,我国煤矿已经开始摆脱传统单一的近场矿压监测,逐步向工作面近、远场顶板状态联合实时监测、动态感知、协同预警发展,实现矿压监测系统监测近场支架工作阻力、顶板下沉量、煤体应力等,微震监测系统监测工作面远场上覆岩层顶板断裂位置和能量大小;在矿压规律及数据分析方面,总结了浅埋深、坚硬顶板、非坚硬顶板不同围岩赋存状态下工作面矿压规律,明确了各条件下支架工作阻力的增阻特性;在顶板灾害防治方面,针对不同围岩赋存条件下易发生的顶板灾害类型,形成了相对应的顶板灾害防治技术,针对矿压显现较强烈,容易发生顶板灾害的坚硬顶板矿井,通过顶板深孔爆破、浅孔水力压裂、井下定向区域水力压裂、地面水力压裂等技术,有效地预防了顶板灾害的发生。总体而言,我国工作面顶板灾害防控理论及技术体系仍在不断完善,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矿井的建设,顶板灾害的智能预警及联动防控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 徐刚张震张震范志忠张春会范志忠陆闯卢振龙王传朋黄志增李岩刘前进薛吉胜孙晓东王传朋马镕山
- 关键词:顶板灾害监测预警矿压特征灾害防治
- 一种煤矿巷道顶板灾害监测方法
- 一种煤矿巷道顶板灾害监测方法,在进行监测之前,先进行巷道围岩稳定性评价,根据围岩稳定性评价结果,确定监测围岩危险型区域,进而确定巷道顶板重灾害区域,然后仅对所述巷道顶板重灾害区域布置监测仪器进行监测。本发明提供的煤矿巷道...
- 尹希文张忠温毛德兵张会军薛吉胜卢振龙秦海涛
- 文献传递
- 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开采理论与关键技术架构被引量:69
- 2019年
- 综放开采方法是我国特厚煤层矿区实现高产高效的主要技术途径,智能化综放开采是未来综放开采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分析千万吨级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开采技术和问题的基础上,围绕安全、高效、智能这一主题,综合考虑特厚煤层顶煤体和上覆岩层的相互作用,以掌握特厚顶煤冒放理论,实现综放工作面放煤智能化,降低含矸率、提高顶煤采出率为主导,提出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构想。针对综放开采存在的煤矸智能识别、智能放煤控制、"采-支-放-运"系统智能协调等主要难题,凝练出特厚煤层智能综放开采大尺度顶煤体破碎与冒放机理,特厚煤层智能化采放协调控制机理与方法,特厚煤层智能综放开采群组放煤过程控制原理三大科学问题。攻克特厚煤层群组协同智能放煤工艺决策技术,特厚煤层顶煤厚度与放煤量实时监测技术,冲击振动和高光谱融合的煤矸识别技术,多模式融合的智能化放煤装备及控制技术,综放工作面"采-支-放-运"系统智能协调控制技术五项关键技术。突破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开采技术与装备瓶颈,研发煤矸识别装置、开发智能放煤控制系统及软件,解决采放协调、煤矸识别、群组放煤等难题,创建年产1 500万t智能化综放开采示范工程。最终实现特厚煤层智能化综放开采,为我国特厚煤层的安全、高效开发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 于斌徐刚黄志增郭金刚李政李东印王世博孟二存潘卫东牛剑峰薛吉胜赵铁林
- 关键词:特厚煤层
- 一种顶煤或顶板三维运移轨迹监测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煤或顶板三维运移轨迹监测系统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设置在顶煤或顶板预先钻好的孔内的所述孔内传感器模块测量到的孔在X、Y、Z轴方向的角速度及加速度数据和所述带码盘的线缆测量到的孔内传感器模块的位移数据;...
- 赵铁林徐刚黄志增薛吉胜马兆瑞于健浩潘黎明刘伟韬 杜龙飞
- 文献传递
- 急倾斜厚煤层机械化采煤系统及采煤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倾斜厚煤层机械化采煤系统及采煤方法,涉及采煤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高采煤工作面的产量、开采效率以及采煤安全性。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采煤系统包括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掩护支架、掘采机、挖掘机和刮板...
- 王金华樊运策徐刚黄志增王东攀范志忠薛吉胜张震
- 文献传递
- 一种综放开采顶煤运移轨迹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 本申请提出一种综放开采顶煤运移轨迹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其中,综放开采顶煤运移轨迹监测装置包括:测孔,测孔设置在顶煤内;测线,测线固定设置在测孔内,且测线上沿测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测点;多个倾角传感器,多个倾角传感器...
- 徐刚赵铁林黄志增薛吉胜马兆瑞于健浩潘黎明 杜龙飞
- 深井直覆硬厚顶板侧向破断模式及采动应力响应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针对深井“三巷布置”工作面临空巷强烈矿压显现现象,以煤层直覆硬厚顶板为工程背景,运用理论分析、相似模拟、现场实测等研究手段,分析直覆硬厚顶板侧向破断模式,揭示临空巷强矿压显现机制,明晰工作面采动应力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直覆硬厚顶板破断后,在工作面侧向形成长悬臂-铰接结构,破断线位于采空区内。直覆硬厚顶板岩性特征和几何特征决定着临空巷矿压显现程度,顶板越硬或者越厚,采空区煤体周围越容易产生较高的应力集中。直覆硬厚顶板下巷道围岩应力集中程度高,且临空侧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更广,应力集中程度更高,巷道矿压显现更为剧烈;煤柱上侧向支承压力呈“同步受力、同步增长”变化特征,进入采空区稳定阶段后支承压力表现L+W型应力特征,相邻待采工作面煤柱侧出现非对称的应力峰值,煤柱中部出现应力双峰。受侧向高应力影响,下一区段巷道围岩主要表现为两帮中下部剧烈变形。基于工作面直覆硬厚顶板侧向破断特征和强动载矿压显现机制,提出了顶板灾害超前治理、“浅部强力支护+深部多层次卸压”的防控技术体系,为采场岩层控制提供有益指导。
- 高晓进高晓进黄志增张震薛吉胜黄志增
- 关键词:采动应力
- 特厚煤层煤矸互层复合顶煤体冒落特征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为了掌握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煤矸互层复合顶煤体冒落特征,保证放煤工艺合理性和高顶煤回收率,以特厚煤层复合顶煤体综放开采为现场实际条件,采用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现场观测等方法,分析了复合煤岩体变形破坏和强度特征,揭示了含矸顶煤体放出过程架间成拱、煤矸分界、放出规律,获得了煤矸块度体积与重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煤岩比例变化对煤岩整体破坏形态影响明显,复合煤岩体的破坏比单一介质块度小,单架顺序放煤量与放出率低值区和高值区之比约为1∶3,复合煤岩体放出块度体积与重量符合正态分布,煤矸块体长度小于40cm的占比为66%,但其重量占比小于15%,特厚煤层含矸顶煤体提高顶煤回收率的主要方向为提高长度为40~100cm块体的放出效率。
- 薛吉胜杜龙飞赵铁林赵铁林
- 关键词:特厚煤层综放开采
- 一种沿中预留墙体的强动压煤层巷道布置方法
- 本申请提出一种沿中预留墙体的强动压煤层巷道布置方法,包括在回采区两侧布置运输巷和辅运巷,在回采区与采区边界之间布置与所述辅运巷相连通的通风尾巷;在辅运巷中沿长度方向从初切眼开始超前一段距离砌筑切顶的墙体,以使墙体将辅运巷...
- 于健浩薛吉胜司伟明赵铁林刘伟韬马兆瑞潘黎明郭建力宋晓寒
- 文献传递
- 一种煤矿智能工作面多信息融合开采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煤矿智能工作面多信息融合开采方法及系统,涉及煤炭开采技术领域,能够提高工作面开采的开采效率和安全性。所述开采方法,包括:获取传感器采集的煤矿井下开采现场的状态信息;判断传感器所在的监测区域;根据确定的...
- 于健浩薛吉胜刘伟韬马兆瑞赵铁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