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连锋

作品数:94 被引量:725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6篇天文地球
  • 9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矿业工程
  • 2篇核科学技术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军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理学

主题

  • 33篇地震
  • 12篇地壳
  • 11篇地震学
  • 10篇LG波
  • 9篇核试验
  • 9篇反演
  • 8篇震源
  • 8篇青藏高原
  • 7篇当量
  • 7篇地震波
  • 7篇震波
  • 7篇层析成像
  • 6篇大学生
  • 6篇地下核试验
  • 6篇地幔
  • 6篇上地幔
  • 6篇LG
  • 5篇震级
  • 5篇上地幔顶部
  • 5篇青藏

机构

  • 66篇中国科学院
  • 23篇美国加州大学
  • 20篇成都理工大学
  • 10篇辽宁对外经贸...
  • 10篇加利福尼亚大...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92篇赵连锋
  • 29篇谢小碧
  • 28篇姚振兴
  • 21篇王卫民
  • 11篇李娟
  • 9篇朱介寿
  • 9篇曹俊兴
  • 4篇严忠琼
  • 3篇张丽莉
  • 3篇李晓利
  • 3篇郑圻森
  • 3篇肖骑彬
  • 3篇张宝林
  • 3篇唐建光
  • 3篇范娜
  • 2篇郭志华
  • 2篇李刚
  • 2篇张艳
  • 2篇张金海
  • 2篇张艳

传媒

  • 18篇地球物理学报
  • 4篇合作经济与科...
  • 3篇地球与行星物...
  • 2篇物探与化探
  • 2篇物探化探计算...
  • 2篇矿物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内蒙古民族大...
  • 2篇地球与行星物...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计算物理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年份

  • 2篇2025
  • 6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7篇2004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编寄语
2022年
地震学成像主要是使用丰富的地震波信息(相位走时、振幅、波形等)来获取地下深浅部的波速(包括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波速)、波速比、界面、衰减等介质结构信息,地震学成像是认识地球内部结构、成分和构造演化的核心方法,从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地震学成像方法才被发展出来,并用于研究区域岩石圈和全球三维速度结构、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包括成像方法的不断进步、地震观测技术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地震学成像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地球内部不同尺度结构的成像研究中,为研究地球内部的动力学演化过程、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孕育发生机理、资源和能源的三维分布与深部构造背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地质勘查等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可以说,如果没有地震学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们]对固体地球科学的很多基础问题和应用问题的认识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姚华建赵连锋罗银河梁春涛俞春泉
关键词:地球内部结构动力学演化地震观测技术固体地球科学深部构造波速比
2004年7月11日西藏M_w6.2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基于有限断层模型,利用远场体波波形数据研究了2004年7月11日西藏MW6.2级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结果表明该地震是一个以倾滑为主的浅源正断层型地震,震源深度为12.5km,断层面走向152°,倾角44°,平均倾滑角-117°.破裂在震中处成核,然后以2.8kms的平均速度向两侧传播,在震中以东偏北5km处达到最大滑动43cm.该地震主张力轴近EW方向,受浅部NNWSSE或NS向裂谷带控制,青藏高原南部的逆冲运动是引发这次地震的直接原因.
李娟王卫民赵连锋姚振兴
关键词:震源破裂过程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高校稳定的前提是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发展,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异同,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也给高校和谐发展带来诸多难题,导致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被大学生以及高校辅导员认为是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宿舍人关系紧张的原因,提出了如何构建良好和谐的宿舍关系的对策。
赵连锋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
井间地震波速与衰减联合层析成像方法研究
提高井间地震波层析成像的分辨率及解释精度,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地震波速与衰减联合层析成像,是利用地震波初至旅行时间、初至峰值振幅粘滞衰减进行井间介质的波速和Q值图像重建.开展波速、衰减因子等多参量成像方法研究,以最大可能提...
赵连锋
关键词:地震初至波射线追踪粘弹介质
岩石圈流变地震学观测
在构造应力作用下,断层剧烈错动而发生地震,因此通过震源机制能够反演构造应力场,获得岩石圈流变学强度的估计(例如, Chen and Molnar, 1983;Kanamori and Brodsky, 2004)。地震断...
赵连锋谢小碧何熹常旭姚振兴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是大学生现实生活质量的反映,对其成长与发展及身心健康都有积极影响,因此,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选取大连市一所高校的58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苗元江编制的《综合幸福感问卷》对其进行集体测量,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级、性别、专业方面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幸福感发展存在年级差异,且大一、大三显著高于大二;大学生幸福感发展不存在性别、专业差异。
赵连锋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探析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在深刻理解德育教育工作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把握时代特色和人才需要,对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并总结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赵连锋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教育
磁充电法应用软件系统研究
同时测定电场、磁场的低频充电法研究内涵极为丰富,难度较大.本研究以磁充电电场、磁场研究为出发点,较深入地分析了磁充电场电、磁参数异常分布规律,致力于建立一套快速、经济、实效的磁充电法应用软件系统,将充电法当前的部分理论研...
赵连锋严忠琼朱介寿
关键词:应用软件系统电场计算充电法
并行化交错网格法地震层析成像被引量:9
2003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震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交错网格法 ,即利用高密度网格进行射线追踪 ,以适应实测射线数的剖分网格进行成像计算 ,并采用任务并行化逐炮点进行射线追踪。方法原理简单 ,易于实现 ,成像精度高 ,运行效率高。实验与工程实践表明 ,交错网格法的成像网格单元内射线为曲线 。
赵连锋朱介寿曹俊兴
关键词:地震层析成像成像精度炮点走时并行化内射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基于笔者以前所做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结果,筛选出幸福感发展水平比较低的被试,然后采用自编的提高主观幸福感的团体训练方案,对14名幸福感水平比较低的被试进行幸福感团体训练,探讨幸福感团体训练对幸福感发展水平的影响,试图寻求提高大学生幸福感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团体训练是提高主观幸福感发展不良大学生幸福感水平的有效途。
赵连锋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