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琳

作品数:18 被引量:103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5篇骨折
  • 4篇干预
  • 3篇脊髓
  • 3篇脊髓损伤
  • 2篇胸腰段
  • 2篇压缩性
  • 2篇压缩性骨折
  • 2篇腰段
  • 2篇腰椎
  • 2篇愈合
  • 2篇身高
  • 2篇湿性愈合
  • 2篇手术
  • 2篇皮肤创伤
  • 2篇椎骨
  • 2篇胃肠功能
  • 2篇截瘫
  • 2篇截瘫患者
  • 2篇康复

机构

  • 13篇泸州医学院附...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泸州医...

作者

  • 15篇陈琳
  • 6篇陈慧
  • 3篇马锦富
  • 3篇刘安敏
  • 3篇廖彬
  • 3篇杨定焯
  • 3篇郭声敏
  • 2篇王文志
  • 2篇蒋建军
  • 1篇张先文
  • 1篇安珍
  • 1篇刘靳波
  • 1篇杭永伦
  • 1篇申燕
  • 1篇刘惠
  • 1篇刘小兰
  • 1篇宁宁
  • 1篇沈茳
  • 1篇安珍
  • 1篇曾章锐

传媒

  • 3篇泸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口腔行环枢椎复位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被引量:2
2005年
对 11例经口腔行环枢椎复位术患者在围术期实施精心护理 ,效果显著。提出术前心理护理、颅骨牵引护理、术前术后口腔护理、术后正确搬运及卧位、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四肢情况、呼吸道护理及Halo Vest外固定架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是其主要护理内容。
陈琳张先文廖彬刘安敏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
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含漱预防化疗所致口腔炎的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含漱,预防深静脉置管5-Fu(5-氟脲嘧啶)药泵所致口腔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肿瘤科60例深静脉置管5-Fu药泵持续用药5 d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共使用5-FU药泵60例次。化疗期间常规口腔护理及口灵液漱口,另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含漱;对照组30例,共使用5-FU药泵60例次,化疗期间常规口腔护理及口灵液漱口。将两组口腔炎的发生情况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观察组口腔炎发生率为26.7%,对照组口腔炎发生率为78.3%。结论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能有效地预防5-FU药泵所致的口腔炎。
刘安敏廖斌郭声敏陈琳
关键词:含漱口腔炎5-氟脲嘧啶
血清胃蛋白酶原和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I(pepsinogen I,PGI)、PGI/II比值、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三个指标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71例胃部疾病患者分为胃癌组68例和胃炎组103例,健康对照组50例。血清PGI、PGII和CEA分别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和化学发光法,并计算PGI/II比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PGI、PGI/II比值、CEA和3个指标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胃癌组血清PGI、PGII水平和PGI/II比值显著低于胃炎组和对照组(P<0.01,P<0.05),胃炎组血清PG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血清CEA水平显著高于胃炎组和对照组(P<0.01)。以PGI≤50μg/L、PGI/II比值≤2.5和CEA≥10.0μg/L为阳性,血清PGI、PGI/II比值、CEA和3者联合诊断胃癌的灵敏度分别为58.8%、23.5%、23.5%和58.8%,特异性分别为88.5%、88.5%、100%和76.9%,阳性预测分别为76.9%、57.1%、100%和62.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7%、63.9%、66.7%和74.1%。血清PGI、PGI/II和CEA诊断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4、0.732和0.491。结论:血清PGI、PGI/II比值对胃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不高,血清PGI、PGI/II比值和CEA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和胃炎的鉴别诊断。
杭永伦陈琳曾章锐刘靳波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癌胚抗原胃癌
湿性愈合疗法在皮肤创伤中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对比湿性愈合疗法与多源治疗仪照射两种方法治疗皮肤挫伤、烫伤、电击伤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创面范围3 cm×5 cm^130cm×132 cm皮肤Ⅰ~Ⅱ度创伤患者72例86处创面随机分为对照组40处和观察组46处。观察组常规清洁清创后涂上德湿洁,对照组清洁清创后采用治疗仪照射并暴露。结果: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湿性愈合疗法德湿洁治疗皮肤创伤能尽快去掉坏死组织及干痂,降低创面感染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加快肉芽及上皮再生,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瘢痕产生。
陈琳张双陈慧吴文聪
关键词:湿性愈合理论皮肤创伤换药护理
脊柱外科手术前置导尿管最佳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全麻手术患者置导尿管的最佳时机。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将124例择期脊柱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全麻后置导尿管(即麻醉后),对照组术前病房内置导尿管(即麻醉前)。观察两组置导尿管时的心率、血压变化、舒适度、术后清醒回病房对尿管的异物感、术后12h拔除尿管后排尿状况。结果置导尿管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并发症,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尿管的异物感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尿管后,观察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后置导尿管有助于提高置管的成功率,降低置管并发症。
陈琳陈慧
关键词:术前准备全麻
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胃肠功能的观察及康复干预
陈琳陈慧
综合护理干预外伤性截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方法对预防外伤性截瘫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纳入脊柱外伤性截瘫患者73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68例,观察组369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预防DVT的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DVT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41例(11.41%)发生DVT,其中2例发生肺栓塞死亡(P>0.05);观察组7例(1.89%)发生DVT,两组DVT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脊柱外伤后截瘫患者DVT的发生。
刘小兰陈琳陈慧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脊柱骨折截瘫深静脉血栓
成都地区中老年体检者1081名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患病相关因素调查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脊椎压缩性骨折的患病率、发病部位及其分布。方法:来源于成都地区年龄50岁以上来院体检的1081名研究对象,进行胸、腰椎正侧位片检查,若楔形指数(椎体前缘/后缘)≤0.8即诊断为脊椎压缩性骨折,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被检人群脊椎压缩性骨折的总患病率为16.2%。50~59岁组的患病率为8.7%,60~69岁组为15.2%,70~79岁为25.9%,80岁以上组为36%。脊椎压缩性骨折主要发生的椎体:T6为2.78%,T7为3.42%,T11为4.26%,T12为5.64%,L1为5.46%,L2为2.68%。女性患病率为17.3%,高于男性15.0%。城市13.3%低于农村19.0%(P<0.05)。结论:来源于成都地区中老年被检者中,脊椎压缩性骨折总患病率为16.11%,主要发生于中胸段及胸腰段的椎体,随着年龄增加,脊椎压缩性骨折患病率逐渐增加,女性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
马锦富王文志蒋建军陈琳杨定焯
关键词:脊椎骨折患病率
绝经后妇女脊椎压缩性骨折对身高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2001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脊柱压缩性骨折对身高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取样 50~ 89岁的绝经妇女,楔形指数≤ 0.8为压缩骨折 (骨折组 )80例,按年龄、体重与未骨折人群 1: 3配对 (对照组 )。结果骨折组身高、步行速度、双手握力、垂直跳高、前伸实验、单腿站立均明显劣于对照组 (P均 < 0.05),坐立试验及不能下蹬者显著多于对照组 (P均 < 0.05)。结论绝经后妇女脊椎压缩性骨折是其变矮原因之一,骨折患者行走速度、平衡功能、肌肉力量明显下降,严重影响老年妇女的健康生存质量。
马锦富安珍杨定焯陈琳沈茳雷勇
体重、身高对成都地区青壮年腰椎、髋部骨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研究体重、身高对青壮年腰椎、髋部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成都地区年龄在 2 0~ 39岁 ,排除心肝肺肾、内分泌等慢性病、骨代谢疾病及脊椎畸形者 2 37名 (其中男性 10 8名 ,女性 12 9名 ) ,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DPX L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受试者腰椎和髋部的骨矿含量 (BMC)、面积 (AREA)、骨密度 (BMD)。全部资料输入微机 ,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体重、身高、体重指数 (BMI)与腰椎、髋部的BMC、Area、BMD呈正相关 ,其中体重与腰椎、髋部的BMC、Area中等程度相关 (r=0 39~ 0 5 5 ,P <0 0 1) ,身高与腰椎 (L2 - 4)AREA相关性最好 (r=0 75 8,P <0 0 1) ,体重、身高与BMD相关性差 (r=0 15 2~ 0 2 2 5 ,P <0 0 5 )。男性腰椎及髋部的BMC、AREA均明显高于同年龄组女性 (P <0 0 1) ,男、女L2 - 4BMD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男性略低于女性。L2 - 4BMC与体重比值及L2 - 4AREA与体重比值 ,男、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L2 - 4Area与身高比值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P <0 0 1)。结论 体重对青壮年BMC的影响大于身高 ,身高对L2 - 4AREA影响最大 ,男、女体重、身高的差异决定了峰值骨量的差异。BMC、Area、BMD 3项指标中 ,BMC更能反映体重、身高的差异 ,用BMC诊断骨质疏松?
马锦富王文志陈琳安珍蒋建军杨定焯
关键词:体重身高青壮年腰椎骨矿含量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