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志文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上海及邻区地震地质背景和地震基本烈度探讨被引量:4
- 1994年
- 根据深部构造、基底岩性、活动断裂、新生代断陷盆地和新构造期应力场等多方面分析,上海及邻区存在有产生中强震的地质背景和三个主要潜在震源区,它们对上海会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从上海的地基土特性,活动断裂、历史地震、震源深度等特征结合经验公式计算,上海地区基本烈度应为7度。
- 朱履熹顾志文
- 关键词:地震构造地震烈度
- 试论上海及邻区晚新生代沉积特征与断裂构造的关系被引量:1
- 1997年
- 本文阐述了上海及邻区晚新生代沉积相的分布特征。根据晚新生代沉积等厚线走向分析了沉积厚度与断裂构造的关系,尤其是沉积厚度较大的地区及几个沉积中心与北西向断裂的关系。
- 顾志文
- 关键词:晚新生代沉积厚度新构造运动沉积相
- 杭嘉湖平原全新世有孔虫组合及古地理环境被引量:1
- 1988年
- 杭嘉湖平原地区广泛分布全新世地层。本区钻孔中有孔虫组合绝大多数以广盐的毕克卷转虫(变种)为主,根据有孔虫组合反映的生态环境确定本区全新世各个时期的沉积环境。本区在全新世期间,除个别时段外,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海陆过渡相的沉积环境。
- 顾志文
- 关键词:全新世有孔虫古地理环境
- 板块构造与油气田形成、分布
- 1996年
- 顾志文
- 关键词:油气田
- 杭嘉湖平原全新世贝壳堤的发现
- 1984年
- 杭嘉湖平原中部发育着一条贝壳堤,走向北东,埋深1米左右,厚约80厘米;下伏泥炭层,厚度5-10厘米,基底为黄灰色粘土;上复桑基及耕作层。贝壳堤成分主要为长牡蛎和近江牡蛎,壳体完整,个体较大,通常在15厘米左右,大者可达30厘米,呈水平状迭置,其中凸面向上和凹面向上者,各占百分之五十左右。
- 洪雪晴顾志文
- 关键词:全新世海侵泥炭层近江牡蛎同位素测定沼泽相
- 杭嘉湖平原全新世海进
- 1984年
- 根据杭嘉湖地区的钻孔资料,对沉积相进行分析,表明冰后期海进曾经影响到杭嘉湖平原,发育了一套海湾、泻海及滨海沼泽相沉积,一般厚3-10米。最深处超过20米。微体古生物分析的结果,得到以下三个组合:以奈良小上口虫、凸背卷转虫为特征的河口湾组合;以毕克卷转虫、缝裂希望虫、多变假小九字虫为标志的半咸水泻湖组合和属种单调的低盐水滨海沼泽组合。
- 洪雪晴顾志文陈学林
- 关键词:全新世沼泽相钻孔资料微体古生物半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