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娜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三疣梭子蟹和日本蟳的线粒体DNA序列比较分析及三疣梭子蟹蜕皮抑制激素基因的SNP位点筛选
- 本文利用线粒体DNA序列分析技术分别对三疣梭子蟹和日本蟳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三疣梭子蟹MIH基因进行了SNP位点的筛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采用PCR扩增技术对三疣梭子蟹日本北海道群体、韩国东...
- 高俊娜
-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线粒体DNA序列日本蟳
- 文献传递
- 利用16S rRNA和COI基因序列对三疣梭子蟹不同群体遗传特征的比较分析
- 本研究利用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2个基因片段,对采自我国即墨市会场村、日本北海道和韩国东海岸的三疣梭子蟹野生群体进行了遗传分析.目的是搞清不同地区三疣梭子蟹的DNA变异水平,探明会场村三疣梭子蟹的遗传多样性水...
- 高俊娜刘萍李健潘鲁青高保全陈萍
-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基因序列
- 日本蟳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序列比较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对采自莱州湾和胶州湾的日本蟳野生群体的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分别得到长度为519和658 bp的碱基序列。研究结果显示这2个基因片段在种内的变异都较低,对2个基因同源序列分析表明,在线粒体16SrRNA基因片段中共检测到7个变异位点(包括6个单一变异位点,1个简约信息位点)和7种单倍型;在COI基因中共检测到8个变异位点(包括6个单一变异位点,2个简约信息位点)和7种单倍型。通过统计变异位点、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析比较了两群体间的序列差异和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显示2个日本蟳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用MEGA4.0软件构建了NJ和UPMGA系统树,基于16SrRNA基因片段的系统树显示梭子蟹科的4个属聚为两大支:日本蟳不同的单倍型先聚在一起,然后与青蟹属的3种蟹聚为一支;梭子蟹属的三疣梭子蟹、远海梭子蟹及塞氏梭子蟹聚在一起;再与美青蟹属的美洲蓝蟹、巴西蓝蟹等聚为一支。基于COI基因显示日本蟳不同的单倍型先聚在一起,再与其他3种蟳聚为一支;梭子蟹属的远海梭子蟹和三疣梭子蟹相聚,然后与美青蟹属的2种蟹相聚为一支。该结果与传统分类一致。这些数据为我国日本蟳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基础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 高俊娜刘萍李健潘鲁青高保全陈萍
- 关键词:日本蟳RRNA基因COI基因
- 利用16S rRNA和COI基因序列对三疣梭子蟹不同群体遗传特征的比较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采用PCR扩增技术对三疣梭子蟹日本北海道群体、韩国东海岸群体和我国山东即墨市会场村群体3个野生群体的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分别得到了长度为523和658bp的片段。通过统计变异位点、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析比较了不同群体间的序列差异和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显示,我国会场三疣梭子蟹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用MEGA4.0软件中的NJ法构建的分子进化树,基于16S rRNA片段构建的NJ系统树所反映的分类关系与基于COI基因片段构建的系统树并不一致,主要不同在于与日本蟳的分类关系上,基于16S rRNA基因片段构建的NJ系统树显示梭子蟹科的3个属聚为两大支:三疣梭子蟹不同的单倍型先聚在一起,再和梭子蟹属的远海梭子蟹及塞氏梭子蟹聚为一支;而青蟹属的3种蟹先聚在一起,再和日本蟳聚为一支。而基于COI基因片段构建的系统树显示,梭子蟹属先与青蟹属的两种蟹聚为一支,然后再与日本蟳聚在一起。本研究共发现19种单倍型,我国会场群体与日本北海道群体、韩国东海岸群体均有共享单倍型,表明我国会场群体与国外两个野生群体的遗传背景相似。这些资料为我国三疣梭子蟹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基础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 高俊娜刘萍李健潘鲁青高保全陈萍
-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RRNA基因COI基因
- 三疣梭子蟹和日本蟉的线粒体DNA序列比较分析及三疣梭子蟹蜕皮抑制激素基因的SNP位点筛选
- 高俊娜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