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征磊

作品数:49 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3篇生物学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东北虎
  • 5篇散养
  • 5篇半散养
  • 4篇啮齿
  • 4篇啮齿动物
  • 4篇繁殖
  • 3篇营养
  • 3篇资源调查
  • 3篇交配
  • 3篇繁殖期
  • 2篇动物
  • 2篇动物行为
  • 2篇行为谱
  • 2篇压板
  • 2篇营养性
  • 2篇营养性饲料添...
  • 2篇孕酮
  • 2篇摄食
  • 2篇食性
  • 2篇水貂

机构

  • 40篇牡丹江师范学...
  • 6篇曲阜师范大学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潍坊工商职业...
  • 1篇河池学院
  • 1篇聊城大学
  • 1篇吉林省大兴沟...
  • 1篇潍坊市经济学...

作者

  • 41篇乔征磊
  • 18篇金志民
  • 15篇刘铸
  • 10篇李殿伟
  • 10篇杨春文
  • 6篇朴忠万
  • 6篇田新民
  • 5篇张洪海
  • 5篇杨少成
  • 4篇张隽晟
  • 4篇贾蕊
  • 3篇刘丹
  • 3篇石兰英
  • 3篇黄海亮
  • 3篇李丁男
  • 2篇仇银霞
  • 2篇韦钦国
  • 2篇孙雪芳
  • 2篇张彦丽
  • 2篇董世鹏

传媒

  • 8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黑龙江畜牧兽...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畜牧与饲料科...
  • 2篇饲料研究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中国林副特产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四川动物
  • 1篇福建茶叶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科技视界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照绿茶春季寄生虫种类调查及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2019年
不同季节茶存在不同种类的寄生虫,对春季日照绿茶寄生虫的调查发现,存在两种寄生性昆虫:一种为蚜虫,属昆虫纲、同翅目、蚜科,为害主要以吸食汁液为主。另一种为角蜡蚧,属昆虫纲、同翅目、蜡蚧科,受此蚧危害后叶片变黄,树干表面不平,树皮纵裂。通过对茶寄生虫的调查,丰富了昆虫分类学和生态学的知识,为有针对性的进行茶叶抗病虫害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使我们更明确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如物种的多态性现象、孤雌生殖、卵胎生、世代重叠和虫瘿等;该项调查也为《检疫方法与技术实验》课程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和科研材料。
乔征磊张彦丽律凤霞
关键词:绿茶寄生虫蚜虫角蜡蚧
常见饵料对小白鼠引诱程度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为筛选小白鼠的最佳诱引饵料,观察了5种有机物(红薯、瓜子、花生、猫粮、狗粮)对小白鼠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小白鼠对5种饵料的取食存在明显的先后顺序,红薯80%处于第1摄食序位,20%处于第3序位;瓜子20%处于第1序位,60%处于第2序位,20%处于第3序位;花生40%处于第2序位,60%处于第3序位;猫粮60%处于第4序位,40%处于第5序位;狗粮40%处于第4序位,60%处于第5序位。5种饵料的总摄食序位分别为:红薯28%、花生52%、瓜子40%、猫粮88%、狗粮92%。结果提示,在配制小白鼠等啮齿类诱引饵料时,可优先考虑引诱效果更强的红薯和瓜子。
乔征磊刘铸杨春文
关键词:小白鼠饵料
圈养东北虎育幼期的行为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2006年5-8月,采用行为取样法对济南动物园1只雌性圈养东北虎育幼期的行为进行了观察,旨在了解东北虎育幼期各种主要行为的活动节律和母性强弱的变化。结果显示:东北虎育幼期的主要行为包括休息、哺乳和运动3类,所占时间百分率分别为38%-51%、10%-39%、12%-25%,其他行为较少,仅占4%-15%。休息时间在1 d中几乎不间断;运动发生较少,主要集中在9:00-11:00和16:00-16:30;由于哺乳与休息具有同步性,哺乳发生次数也较多,没有明显的高峰期,一般每隔30 min就发生1次,1-1.5 h次/。在整个育幼期,母性行为哺乳所占时间比例呈下降趋势;亲仔时间变化不大;离开时间呈上升趋势,说明东北虎在育幼期内母性呈下降趋势。
乔征磊张洪海
关键词:东北虎母性
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在水貂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在水貂养殖过程中,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对水貂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主要综述维生素、矿物质及氨基酸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在水貂养殖中的应用,并结合维生素、矿物质及氨基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理,阐述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在水貂养殖中的研究现状,为水貂饲料成分的研究提供参考。
董世鹏金志民乔征磊朴忠万张隽晟
关键词:营养性饲料添加剂水貂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
半散养东北虎发情交配期粪样中性腺激素水平的变化被引量:2
2009年
2006年6月—2007年11月,在泰山东北虎园收集了7只(3雌,4雄)半散养东北虎非繁殖期和发情交配期的粪样,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雌虎粪便中的雌二醇(E2)和雄虎粪便中的睾酮(T)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雌虎粪样中E2和雄虎粪样中T的质量分数在发情交配期都维持了较高的水平,其中雌二醇水平在2.0×10-10以上,雌二醇峰值达1.2×10-9以上;睾酮水平一般不低于2.0×10-7,睾酮峰值达5.5×10-7以上。非繁殖期2种激素质量分数都很低,雌二醇峰值在2.0×10-10以下,睾酮水平在2.0×10-7以下。2种激素质量分数在非繁殖期和发情交配期的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张洪海王晓明乔征磊朱磊
关键词:东北虎
实验室条件下花鼠的耐饥性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为花鼠的耐饥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18只花鼠(雌性8只,雄性10只)为试验动物,研究常温不同处理(①断粮给水;②断水给粮;③断水断粮)对其耐饥性的影响。[结果]18只花鼠的平均耐饥时间为121.6h。断粮给水组花鼠的平均体重为101.5g,死亡后平均体重下降32.1%,平均耐饥时间为131.7h;断水给粮组花鼠的平均体重为110.1g,死亡后平均体重下降29.8%,平均耐饥时间为118.2h;断水断粮组花鼠的平均体重为119.9g,死亡后平均体重下降30.3%,平均耐饥时间为113.9h。雌鼠和雄鼠的平均耐饥时间分别为122.5和109.3h。[结论]常温条件下花鼠的耐饥能力很强。
朴忠万金志民杨春文刘铸李殿伟乔征磊
关键词:花鼠体重
赤腹松鼠体毛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解赤腹松鼠体毛的超微结构,试验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其不同部位的体毛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赤腹松鼠体毛的鳞片类型有7种,包括长瓣型、扁平型、杂片状、片块状、杂波型、冠状型、短瓣型,不同部位的体毛及同一根体毛不同部分均存在差异。
乔征磊金志民刘铸李殿伟陈鑫
关键词:赤腹松鼠体毛超微结构
中华大蟾蜍的食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了解中华大蟾蜍的食性,为其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4-6月对牡丹江地区中华大蟾蜍的食物状况进行调查,并对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中华大蟾蜍摄食较广,雌性中华大蟾蜍的食物多样性指数H1=3.786 7,小于雄性(H2=3.838 2)。[结论]中华大蟾蜍对人类的有益性指数较高,对维持生态平衡、消灭农业害虫有重要作用。
金志民杨春文刘铸乔征磊李殿伟
关键词:中华大蟾蜍食物多样性摄食
广西元宝山自然保护区中华竹鼠春季栖息地选择
2014年
为了解广西元宝山自然保护区中华竹鼠春季对栖息地环境因子的选择状况,试验采用样方的方法对环境因子进行量化,并对单个环境因子进行适合度χ2检验,采用Vanderloeg和Scavia选择系数(Wi)和选择指数(Ei)作为衡量对栖息地喜好的指标。结果表明:中华竹鼠喜欢郁闭度和避风性良好、坡向为东坡或南坡、坡位为中坡位或上坡位、坡度为20°-40°的斜坡作为栖息地,同时栖息地海拔要大于1 800 m,乔木密度小于30株,乔木距离为2-5 m,灌木密度为1 000-5 000株,灌木距离小于0.1 m,水源距离大于500 m,人为干扰距离大于1 000 m,食物丰富。郁闭度、人为干扰距离、避风性、灌木密度、灌木距离、食物丰富度、海拔对中华竹鼠春季栖息地选择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水源距离、坡向、坡位、乔木密度、乔木距离和坡度对中华竹鼠春季栖息地的选择影响不显著(P〉0.05)。
乔征磊原宝东许传兵
关键词:适合度中华竹鼠栖息地
半散养雌性东北虎繁殖期粪样中雌二醇和孕酮含量的变化被引量:1
2009年
2006年6月-2007年11月,在泰山东北虎园收集了3只半散养(园区占地面积2万m2)雌性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发情交配期和育幼期的粪样,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粪便中的雌二醇和孕酮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雌虎粪样中雌二醇质量分数在发情交配期一直维持高水平,基本都在4.0×10-10以上,峰值达1.2×10-9以上;育幼期水平较低,基本都在4.0×10-10以下,两时期质量分数差异极显著(P<0.01)。孕酮质量分数在发情交配期和育幼期基本都在1.0×10-7以内,育幼期稍高,峰值达4.0×10-7以上,两时期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
王晓明张洪海乔征磊朱磊许振禄
关键词:东北虎繁殖期雌二醇孕酮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