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光华

作品数:20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肝炎
  • 4篇胆红素
  • 4篇胆红素血症
  • 4篇毒性
  • 4篇毒性肝炎
  • 4篇血症
  • 4篇酒精
  • 4篇红素
  • 4篇肝炎高胆红素...
  • 4篇病毒
  • 4篇病毒性
  • 4篇病毒性肝炎
  • 4篇病毒性肝炎高...
  • 3篇易激综合征
  • 3篇中药
  • 3篇综合征
  • 3篇疗效
  • 3篇酒精性
  • 3篇肝病
  • 3篇肠易激

机构

  • 16篇武汉市黄陂区...
  • 7篇武汉市第一医...
  • 2篇湖北中医学院
  • 2篇武汉市中西医...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20篇侯光华
  • 12篇胡启江
  • 9篇时昭红
  • 6篇郝建军
  • 5篇徐美华
  • 4篇汪慧兰
  • 3篇张介眉
  • 3篇李敏
  • 3篇周红星
  • 3篇杜祥兵
  • 2篇李振华
  • 2篇冯云霞
  • 2篇张书
  • 2篇胡兴无
  • 1篇彭随风
  • 1篇舒磊
  • 1篇郭洁
  • 1篇徐泽国
  • 1篇邹文
  • 1篇刘嵩

传媒

  • 3篇山西医药杂志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外医疗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患者12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治疗的乙型肝炎10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3组患者均采用综合方法治疗,疗程4周,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合并组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别为[(89±80)U/L、(93±99)U/L、(95±100)μmol/L],显著高于乙型肝炎组[(52±59)U/L、(49±60)U/L、(49±52)μmol/L]和单纯酒精性肝病组[(47±54)U/L、(79±50)U/L、(58±72)μmol/L](P<0.05);乙型肝炎组治疗后INR水平分(68±49),显著高于单纯酒精性肝病组(36±42)(P<0.05);合并组治疗后PT、MCV水平分别为(21±11)s、(102±17)f L,显著高于乙型肝炎组[(17±9)s、(84±25)f L]、单纯酒精性肝病组[(15±9)s、(99±15)f L](P<0.05);合并组AST/ALT水平为(1.3±0.7),显著高于乙型肝炎组(0.9±0.5)(P<0.05),低于单纯酒精性肝病组(3.0±1.6)(P<0.05);合并肝炎组A/G指标为(0.9±0.4),显著低于乙型肝炎组(0.9±0.6)、单纯酒肝组(1.0±0.6)(P<0.05)。结论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患者相对于乙型肝炎及酒精性肝病患者而言,临床治疗效果差。
侯光华徐美华杜祥兵李敏胡启江朱绍咏
关键词:乙型肝炎酒精性肝病临床治疗效果
DC-CIK细胞免疫疗法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免疫疗法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至2015年于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确诊并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行肝癌切除术,术后给予DC-CIK细胞治疗;对照组40例,仅行肝癌切除术。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经DC-CIK细胞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CD3^+、DC_1/DC_2、和CD4^+/CD8^+均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4、0.54和0.39,P值分别为0.032、0.038和0.029)。治疗组32%(16/50)的患者生活质得到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5%(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P=0.04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5/50),对照组为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0,P=0.04)。经治疗,治疗组患者的Th1细胞由(8.5±3.3)%升高至(12.9±4.4)%,Th2细胞由(5.6±2.5)%下降至(4.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25、0.028,P=0.041、0.039)。结论经DC-CIK细胞免疫治疗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显著增强,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且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一定的改善。
侯光华郝建军时昭红胡启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
痛泻药方合用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腹泻型为其最常见亚型.笔者2009-06~2012-12采用痛泻药方合用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2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在罗马国际会议提出的肠易激综合征罗马Ⅲ标准.中医诊断标准:按《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制定的标准[1]。
严裕章侯光华徐泽国李振华邹文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针刺治疗痛泻药方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中医诊断标准功能性肠病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血清总胆红素(TBiL)〉171μmol/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腹胀、纳差及肝区疼痛等,其病原学多常由甲型、乙型、戊型病毒性肝炎所致。近年来,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120例,采用在内科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汪慧兰侯光华胡启江周红星胡兴无
关键词: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戊型病毒性肝炎前列地尔注射液常规综合治疗血清总胆红素
胃镜下喷洒微米大黄炭联合口服 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观察胃镜下喷洒微米大黄炭联合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去甲肾上腺素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微米大黄炭喷洒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和喷洒联合口服微米大黄炭治疗组(以下简称喷洒口服治疗组)3组,每组80例。观察患者胃镜下治疗时的平均止血时间和止血成功率及术后患者黑便、呕血的次数、血红蛋白量及止血总有效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喷洒口服治疗组和治疗组的止血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而喷洒口服治疗组与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黑便、呕血的次数及总有效率的比较中发现,喷洒口服治疗组及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其中以喷洒口服治疗组效果最显著(P<0.01);3组患者平均血红蛋白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显示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11.1%,而喷洒口服治疗组和治疗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胃镜下喷洒微米大黄炭联合口服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简便、易行,止血效果好,副作用较小,值得推广。
时昭红张书侯光华
关键词:微米大黄炭胃镜消化性溃疡出血
疏肝理脾清肠通便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51例被引量:4
2014年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为其常见亚型之一。笔者2009—06-2012—06采用疏肝理脾清肠通便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60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侯光华胡启江周红星汪惠兰胡兴无
关键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疏肝理脾通便法清肠功能性肠病
微米大黄炭治疗胃溃疡出血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微米大黄炭治疗胃溃疡出血的止血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和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云南白药组(剂量为9.gkg-1.d-1)和微米大黄炭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8、4、2.gkg-1.d-1),灌胃给药6 d后检测小鼠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测定大鼠血小板功能及纤溶活性等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微米大黄炭各剂量组均能缩短小鼠出、凝血时间(P<0.01),增加血小板计数(P<0.05或P<0.01),提高大鼠血小板聚集性,上调血栓烷素B2(TXB2)而下调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P<0.05或P<0.01),升高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含量(P<0.05或P<0.01);缩短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0.01),而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抑制剂(PAI-1)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通过激活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的多种凝血因子而促进凝血过程中的凝血酶原和凝血活酶的生成,增加血小板计数和聚集性可能是微米大黄炭止血的重要作用机制。
时昭红张介眉张书冯云霞侯光华
关键词:小鼠
鲜葛花汁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鲜葛花汁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以单味葛花汤、益肝灵为对照,各组大鼠均先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0.5 h后以白酒灌胃造成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每天2次,连续灌胃7 d,第7天处死全部大鼠,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同时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鲜葛花汁能有效降低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清及肝组织ALT、AST的升高,且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对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具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鲜葛花汁可用于治疗酒精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伤。
侯光华张介眉时昭红张晶郝建军陈洲
关键词:肝损伤急性酒精性肝组织
中药退黄灌肠方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中药退黄灌肠方对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内毒素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复方甘草酸苷针、还原型谷胱甘肽针、思美泰针等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退黄灌肠方灌肠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检测两组患者TBi L、ALT、AST及血清内毒素、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Bi L、ALT、AST及内毒素、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治疗组血清内毒素、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通过降低血清内毒素及TNF-α水平,降低TBi L、ALT、AST,可能是中药退黄灌肠方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作用机制。
侯光华胡启江郝建军时昭红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中药灌肠内毒素TNF-Α
鲜葛花汁预防急性酒精中毒的实验研究
时昭红冯云霞杨家耀郭洁张介眉张蔚侯光华郑娅琼徐燕琴刘嵩彭随风舒磊汤凯捷杜红霞
酒作为一种日常饮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医疗、保健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自古以来,被称为“百药之长”,但饮酒过度则会造成很多疾病。重度饮酒者中90%-100%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10%-35%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8%-20...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