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 作品数:48 被引量:290 H指数:12 供职机构: 教育部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矿业工程 经济管理 更多>>
宁夏六盘山半湿润区华北落叶松林冠层叶面积指数的时空变化及坡面尺度效应 被引量:2 2017年 受立地环境条件的坡位差异影响,叶面积指数(LAI)在坡面这个基本空间单元内往往具有很大空间(坡位、坡长)和时间(季节)变化,因而存在着坡面空间尺度效应及其季节变化,需对此加以深入研究、准确理解和精细刻画,从而为准确描述森林的结构、生长和生态水文功能提供科学基础。在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选取了一个34年生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典型坡面,均匀划分为空间连续的16个样地,于2015年5–10月测定了各样地林冠层LAI,分析其坡位变化及季节差异,并以LAI的顺坡滑动平均值在水平坡长增加100 m时的变化值(LAI/100 m)表示坡面尺度效应。研究表明,林冠层LAI具有明显的坡位变化和尺度效应,且月份变化明显。在5月份,LAI随离坡顶距离增加(坡位下降)而逐渐减小,坡面尺度效应是降低0.02/100 m。在6、7和8月份,LAI均从坡顶向下逐渐增大,在坡中部达最大后又逐渐减小,坡面尺度效应在离开坡顶的0–244.2 m和244.2–425.1 m范围内分别为升高0.15/100 m、0.16/100 m、0.18/100 m及降低0.09/100 m、0.08/100 m、0.07/100 m;在9和10月份,LAI均为随离坡顶距离增加而逐渐增大,坡面尺度效应分别为升高0.03/100 m和0.09/100 m。主要影响因素的季节变化导致了上述冠层LAI的坡位差异和尺度效应的季节变化。在5月份,主导因素是地形遮挡引起的辐射和温度的坡位差异;在6–8月份,主导因素是土壤含水量限制;在9–10月份,地形条件(海拔(坡位)、坡度)、气象条件、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水文性质(孔隙度、持水量)等因子共同影响林冠层LAI坡位变化。对生长季各月,拟合了不同坡位样地林冠层LAI与坡面均值的比值随水平坡长增加的非线性关系,可藉此由任意坡位样地的LAI测定值估算坡面均值,以节省野外测定时间和工作量。 刘泽彬 王彦辉 刘宇 田奥 王亚蕊 左海军关键词:叶面积指数 晋西黄土丘陵区主要人工林土壤饱和导水率研究 被引量:8 2013年 饱和导水率是表征土壤入渗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研究饱和导水率对土壤入渗过程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晋西黄土丘陵区主要人工林土壤饱和导水率(Ks)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方差分析(ANOVA)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其与土壤物理因子和有机质的相关性,得出影响饱和导水率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与荒地相比,各林分对饱和导水率均有显著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随着土层深度加深呈现负指数递减规律;影响该地区人工林地土壤饱和导水率的主导因子为容重、毛管孔隙度、>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土壤有机质及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可改善土壤容重、团聚体含量等物理性质;在植被经营过程中,建议采用适宜的混交类型,树种可选择白桦、落叶松等。 刘宇 张洪江 张友焱 王月东 程金花 张东旭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人工林 生物质炭基肥料对黑麦草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研究生物质炭基肥料对黑麦草生长指标的影响,为秸秆利用及生物质炭基肥料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玉米秸秆经400℃热解而成的生物质炭与磷酸二氢钾、羧甲基纤维素钠(粘结剂)按不同质量比(1∶1∶0.3,2∶1∶0.3,3∶1∶0.3,4∶1∶0.3)混合造粒制成4种生物质炭基肥料,通过温室盆栽试验,以不施肥作为对照(ck),比较生物质炭和生物质炭基肥料对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生长特性的影响,建立肥料中生物质炭含量与黑麦草地上部分鲜质量的拟合模型,筛选出肥料中生物质炭最佳含量。【结果】与ck相比,施用生物质炭及生物质炭基肥料对黑麦草的株高、根系长度、根表面积、生物量等均有提高,但对黑麦草的出苗率却无显著影响(P>0.05)。在所制的4种生物质炭基肥料中,当生物质炭与磷酸二氢钾及粘结剂的质量比为2∶1∶0.3时,对黑麦草生长促进作用明显,播种60d后其株高和地上部分鲜质量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34.51%和70.59%(P<0.05),根长与根表面积分别显著增长了40.04%和59.86%(P<0.05)。由拟合的模型可以看出,随着肥料中生物质炭含量的增加,黑麦草地上部分鲜质量先增加后减少,当肥料中生物质炭含量为61.60%时,即施用31.28g生物质炭与15.00g磷酸二氢钾及4.50g粘结剂混合制备的生物质炭基肥料时,黑麦草地上部分鲜质量最高达3.02g/盆。【结论】施用20g/kg生物质炭基肥料对黑麦草生长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生物质炭基肥料中生物质炭含量为61.60%时,所制生物质炭基肥料肥效达到最佳。 孙樱萁 郭建斌 李子富 白晓凤 刘宇关键词:黑麦草 利用激基复合物发光的有机白光电发光器件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因其高亮度、低功耗、多种发光颜色等优点而成为当今发光显示领域的研究重点。不同的应用要求不同的发光颜色,作为液晶显示的背照明光源、个人电脑显示等都需要白光发光二极管。目前制备有机白光发光器件的方法主要有:微... 冯晶 刘宇 高文宝 李峰 刘宏宇 杨开霞 侯晶莹 王悦 刘式墉关键词:激基复合物 发光器件 白光器件 文献传递 晓南矿上下行通风采空区自燃危险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比较工作面上行通风与下行通风对采空区自燃危险性的影响,结合晓南矿W2722工作面的具体工程背景,采用煤样封闭耗氧试验,得到晓南矿煤样耗氧速度与环境氧浓度呈线性关系;运用CFD仿真技术模拟采空区流场,得到工作面漏风情况,以及采空区氧浓度场和温度场。当仅考虑瓦斯涌出情况时,下行通风工作面采空区受到瓦斯上浮作用的影响,抑制了工作面向采空区漏风,漏风率为3.68%,反之,上行通风工作面瓦斯上浮加速了工作面漏风率,漏风率为7.35%;模拟加入能量源项的采空区流场,得到下行通风工作面漏风率进一步降低至2.94%,相比上行通风的仿真计算,工作面漏风率高达8.09%。结果表明,高瓦斯易自燃采空区采取上行通风会促进自燃危险的发生,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采取下行通风的方法,可以抑制自然发火的危险。 李宗翔 刘宇 刘宇 吴邦大关键词:下行通风 自然发火 采空区 林业行业基准收益率测算模型研究 林业作为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在未来能创造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对林业发展利好的政策,林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林业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有极大的特殊性,林业投资项目周期较长,受自然环境因素... 刘宇关键词:林业 长白山区白江河泥炭地植被短期恢复实验 被引量:4 2019年 泥炭地是重要陆地碳库,在全球范围内大多面临退化问题。选择长白山区排水改造后的白江河泥炭地为研究地,采用水文恢复、小灌木去除和泥炭藓移植结合的技术,通过筑坝堵截排水沟、剪除金露梅和移植泥炭藓繁殖体以实现各3个水平的水位埋深、小灌木盖度和移植密度的手段,进行了短期恢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位提升,泥炭藓定植盖度增大;移植密度不超过1∶10(采集∶移植面积比)的条件下,定植盖度随移植密度增大而增大;在浅水位埋深(5~30 cm)条件下,定植盖度随小灌木盖度增加而增加。研究表明,排水泥炭地的恢复项目中,在抬升水位的基础上,移植足量的泥炭藓繁殖体,适当移除小灌木,可提高泥炭地生态恢复的效率。 刘宇 刘宇 卜兆君 王升忠 刘超 鹿凡 刘超关键词:遮阴 无人机技术在中国印度野牛(Bos gaurus)野外救护中的首次应用 被引量:2 2020年 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首次利用无人机技术野外救护一头受伤野生印度野牛。详细介绍了在无人机上安装麻醉吹管,采用无人机监测、寻找受伤野牛并对其进行远程麻醉,以及该野牛获救后无人机对其进行持续监测等过程。总结这一成功案例,我们认为无人机技术值得在大型哺乳动物,特别是攻击能力强的大型哺乳动物的野外监测和救护中进一步应用。 刘宇 刘宇 李中员 李德荣 王智红 姚冲学 武俊会 陈明勇关键词:无人机技术 相位干涉电场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帕金森病(PD)损害基底节-皮质网络,影响运动功能。相位干涉电场刺激(TIs)可干预PD患者深部脑区。内侧苍白球(GPi)是深脑刺激常用靶点。本研究旨在探究GPi-TIs对PD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叉、双盲设计,纳入12名PD患者(H&Y分期1.5~2.5,年龄72±4.43岁,Mo CA 27±1.68)。患者来访两次,随机接受20min的TIs(130 Hz)或假刺激,洗脱期1周。干预前后评估均在服药期间进行,包括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3部分(UPDRS-3)及症状亚型评分,包括:僵直(第3.3项);运动迟缓(第3.2、3.4~3.8、3.14项);震颤(第3.15-3.18项);中轴体征(第3.9~3.13项)。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各指标刺激前后的差值,显著性水平α为0.05。结果患者对刺激可耐受,无中途退出实验。相比假刺激,TIs后患者运动评分显著降低14.5%(TIs组降低6.42±0.98,假刺激组降低0.25±1.2,P<0.05),表明运动症状改善。亚型评分中,TIs后运动迟缓得分显著下降(P=0.001),震颤有改善趋势(P=0.063),僵直和中轴体征无显著改善。患者接受假刺激各指标均无显著改善。结论GPi-TIs可以改善PD患者的运动症状,尤其是运动迟缓。未来可对更大样本进一步探索TIs的干预效果。 沈潇楠 杜艺超 李婷婷 徐永鑫 杨宸灏 刘宇关键词:运动症状 脑刺激 电场刺激 症状改善 基底节 多靶区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健康成年人认知-运动双任务姿势控制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多靶区左前额叶背外侧皮质(L-DLPFC)和初级运动皮质(M1)经颅直流刺激对健康成年人认知-运动双任务姿势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人18例,均接受3次不同方案的tDCS刺激,包括多靶区tDCS(同时刺激左前额叶背外侧和双侧初级运动皮质)、单靶区tDCS(单独刺激左前额叶背外侧)和假刺激。每次刺激总时间为20 min,总电流强度<4 mA,每种刺激间隔7 d。每次刺激前、后对18例受试者分别进行单任务和双任务的步行和平衡功能测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任务步态功能测试结果显示,单靶区tDCS刺激前、后步宽的改变值为(-0.511±1.072)cm,显著优于假刺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双任务步态功能测试中,单靶区tDCS刺激前、后步宽的改变值为(-0.511±1.072)cm,也显著优于多靶区tDCS和假刺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靶区tDCS(仅刺激前额叶背外侧)可有效调节认知-运动双任务姿势控制表现,但多靶区tDCS(同步刺激左前额叶背外侧与初级运动皮质)在调节双任务姿势控制中的并不存在特殊优势。 王博文 周容 肖燕文 耿洋 周治宁 吕娇娇 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