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特
- 作品数:41 被引量:7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中医老年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D155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2021年
- CD155(PVR/Necl-5)是一种细胞黏附分子,在肿瘤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CD155通过调节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影响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黏附;或与免疫细胞上的DNAX辅助分子-1、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和CD96相互作用,影响T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功能。在多种类型肿瘤细胞上均检测到CD155表达上调,且与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肿瘤患者生存的生物标志物。CD155及其相应受体有望成为免疫疗法的新型靶点,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极大潜力。本文将从CD155基本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肿瘤诊断、预后和免疫治疗等方面对CD155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金安莉杨文静刘特郭玮
- 关键词:肿瘤肿瘤逃逸免疫治疗
- 一种靶向肿瘤新生血管的PLGA多靶点复合纳米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靶向肿瘤新生血管的PLGA多靶点复合纳米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PLGA纳米材料结合靶向沉默PD‑L1、CD47、PDGFR、EGFR、CD155表达的多个有效siRNA ...
- 刘特黄永毅陈川郁志华沈洪亮
- DC-CIK细胞的制备及其在制备治疗卵巢癌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C‑CIK细胞的制备及其在制备治疗卵巢癌药物中的应用。该方法为:从卵巢癌病人经血中收集PBMC,在体外运用IL‑2和IFN‑γ诱导后获得DC‑CIK细胞。本发明还提供了DC‑CIK细胞在制备治疗卵巢癌干...
- 刘特黄永毅陈川郁志华王素魏
- 首参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p66Shc表达的影响
-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复方首参颗粒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将72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模型组、首参颗粒组、普伐他汀组,每组18只.空白组喂饲普通饲料...
- 孙粼窦芳芳陈川刘特邢三丽陈久林迟惠英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蛋白表达实验药理
- 基于动物实验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子芪抑瘤饮治疗卵巢癌的潜在机制
- 2022年
- 目的基于动物实验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子芪抑瘤饮治疗卵巢癌的潜在机制。方法动物实验观察子芪抑瘤饮对皮下成瘤的影响,利用HE染色观察瘤体的形态学改变;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Ki67、TP53、ESR1、EGFR、VEGF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子芪抑瘤饮能显著减小卵巢癌瘤体的体积和质量(P<0.05),上皮细胞异型性和病理性核分裂象减少。通过数据库共检索到子芪抑瘤饮的154个活性成分,283个潜在靶点,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38个。PPI网络分析以及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TP53、ESR1、AKT1、EGFR等10个核心靶点,分子功能主要为分子结合、催化活性等,生物学进程主要为分子代谢、刺激反应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子芪抑瘤饮显著降低了Ki67、TP53、ESR1的表达(P<0.05)。结论子芪抑瘤饮可能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等关键成分作用于TP53、ESR1等靶点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耐药,促进凋亡等。
- 耿子翔刘莹聂小丽井方圆陈海阳张开勇刘鹏袁龙李冰融刘特张必萌
- 关键词:卵巢癌网络药理学
- 健脾为先以脾肝肾为中心治疗神经变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 潘卫东刘特郁志华王明哲秦保锋王骏刘
- 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运动神经元病、额颞叶痴呆、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等神经变性疾病无有效治疗方法。
该项目从中医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出发,总结了神经变性疾病的现代中医各家的诊治经验,提出了以健脾为先,以脾肝肾为中心治疗神经变...
- 关键词:
- 关键词:神经变性疾病中医治疗
- 健脾补肾方对肌萎缩侧索硬化小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
- 2025年
- 目的探索健脾补肾方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模型小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12只采取转基因法繁育的保留部分运动功能的ADAR2flox/flox/VAChT-Cre小鼠(AR2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以6只同批次野生型(WT)小鼠为对照组。治疗组小鼠灌胃给予健脾补肾方[30 g/(kg·d)],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给予0.2 mL氯化钠溶液(9 g/L),每日1次,连续干预8周。每周观察小鼠活动状况、体质量以及抓力、抗疲劳能力(滚轮测试)等行为学功能。第24周后取样,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尼氏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脊髓前角组织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脊髓组织中作用于RNA的腺苷脱氨酶2(ADAR2)、转录反应DNA结合蛋白-43(TDP-43)的蛋白表达量,透射电镜观察小鼠脊髓组织超微结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随周龄逐渐增长;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体质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与治疗组小鼠抗疲劳程度均有所下降,但是治疗组小鼠的抗疲劳能力下降相对模型组有所延缓。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抓力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抓力下降相对减缓。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DP-43表达量显著降低(P<0.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TDP-43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DAR2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之间ADAR2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严重,神经元结构不完整;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减少。透射电镜下,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出现明显的线粒体肿胀凋亡、髓鞘脱散现象;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存在部分髓鞘脱散、线粒体肿胀,相对于模型组,存在肿胀凋亡现象的神经细胞数量有所减少。结论健脾补肾方能延缓ALS模型小鼠运动功能的减退,减少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凋�
- 潘昊刘特张祯吕星航刘逸舟王明哲段继峰费智敏
-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健脾补肾方小鼠模型中药研究
- 中医药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疗效机制的研究策略被引量:2
- 2021年
-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发病后快速进展的致命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能够延缓其疾病进展或改善其临床症状。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治疗可以延缓ALS的疾病进展,并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对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的基础研究发现,ALS的发病和疾病进展均与兴奋性神经元毒性、线粒体功能障碍、轴浆转运障碍、神经营养因子缺陷以及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功能障碍等有关。中医药可能通过干预上述途径,发挥治疗ALS的作用。本文提出可以通过已经建立的ALS动物模型,研究中医药治疗ALS疗效的多靶点分子机制,为中医药治疗ALS提供基于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依据。
- 潘昊刘特吴晓俊
-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中医药治疗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
- 血清LncRNA P53RRA在肝细胞癌中的临床价值
- 2025年
-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LncRNA P53RRA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肝细胞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93例HCC患者作为HCC组,另选取同期88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人对照组。收集各组血清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血清LncRNA P53RRA的表达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其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等临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利用ROC曲线评估血清LncRNA P53RRA对HCC的诊断价值。结果HCC患者血清LncRNA P53RRA的表达水平(2.15±0.22)显著低于健康人对照组(3.54±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9,P<0.05)。临床病理参数分析显示,HCC患者血清LncRNA P53RRA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χ^(2)=9.590,P<0.05)、AFP(χ^(2)=5.732,P<0.05)和GGT(χ^(2)=5.732,P<0.05)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ncRNA P53RRA诊断HC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750(95%CI:0.679~0.821),其敏感性为65.6%,特异性为64.8%:LncRNA P53RRA与AFP和GGT联合检测诊断HCC的AUC^(ROC)为0.911(95%CI:0.867~0.95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2%和70.5%,均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结论LncRNA P53RRA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非侵入性生物学标志物,有效辅助HCC的临床诊断。
- 潘亚芳杨静邵文琦刘特潘柏申王蓓丽郭玮
- 关键词:肝细胞癌长链非编码RNA生物学标志物
- 茴香霉素在制备预防/治疗卵巢癌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茴香霉素在制备预防/治疗卵巢癌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茴香霉素结构式如下:<Image file="DDA0000777845150000011.GIF" he="419" imgContent="dr...
- 刘特陈川郁志华王素魏黄永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