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义杰

作品数:63 被引量:198H指数:8
供职机构:桂林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广西中医学院自然科学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卒中
  • 17篇急性
  • 15篇中医
  • 14篇卒中后
  • 14篇脑梗
  • 13篇药棒
  • 13篇脑梗死
  • 13篇梗死
  • 12篇疗效
  • 11篇脑卒中
  • 10篇注射
  • 8篇中医药
  • 8篇急性脑梗死
  • 7篇选择素
  • 7篇吞咽
  • 6篇眩晕
  • 6篇失语
  • 6篇疏血通
  • 6篇吞咽障碍
  • 5篇中风

机构

  • 63篇桂林市中医医...
  • 5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作者

  • 63篇周义杰
  • 26篇王树青
  • 23篇韦华军
  • 22篇廖美容
  • 18篇王培力
  • 14篇苏丹
  • 10篇唐文成
  • 10篇李煦昀
  • 9篇黄丽燕
  • 8篇韦必清
  • 5篇王红
  • 4篇马继红
  • 2篇何旭明
  • 2篇吴子辉
  • 2篇李华
  • 2篇孙艳
  • 1篇李志英
  • 1篇刘慧
  • 1篇张炘
  • 1篇雍胜海

传媒

  • 5篇广西中医药
  • 4篇中医研究
  • 4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湖南中医杂志
  • 3篇广西中医学院...
  • 3篇云南中医中药...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四川中医
  • 2篇中国民族民间...
  • 2篇右江医学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包头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医外治杂志
  • 1篇大众科技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医药信息

年份

  • 1篇2025
  • 7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0
  • 6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2
  • 3篇2000
  • 1篇1999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破血逐淤开窍治疗急性脑出血40例
观察破血逐淤开窍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常规疗法相同,治疗组早期加用破血逐淤开窃事药.2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5...
周义杰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
文献传递
大核心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
2023年
机械取栓是近年来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最重要研究进展,特别是在2015年五大血管内治疗研究的阳性结果改写了临床指南,但是其研究的重点主要针对小核心脑梗死患者(small vessel infarction,SVI),其入选标准:ASPECTS≥6分,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卒中发作6 h内;卒中发作6~24 h内,梗死体积小于70 mL,且存在影像错配或存在临床与灌注影像不匹配。上述研究均排除了大核心脑梗死(large core infarction,LCI)ASPECTS<6分或梗死体积≥70 mL的患者,而随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血管内治疗研究的不断进展,机械取栓从“时间窗”跨向“组织窗”,同时也从小核心脑梗死跨向了最近非常热门的大核心梗死时代。对于大核心梗死患者血管内治疗是否有益,目前仍不确定。本文主要针对前循环大核心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比如大核心脑梗死影像判定及研究入选标准、术后血压管理、无效再通及预后影响因素等。
蒋文贤王树青唐文成胡启洋肖榕康玉卓周义杰
关键词:机械取栓
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P-、L-选择素及CR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P-、L-选择素及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脑水肿、改善脑血循环、改善脑细胞代谢、防治并发症及支持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使用14天。分别测定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的P-、L-选择素、CRP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P-、L-选择素及CRP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P-、L-选择素及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疏血通注射液为代表的综合治疗方案能明显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P-、L-选择素及CRP的表达,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血管内的炎症反应有关。
周义杰王红韦华军马继红王培力王树青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疏血通注射液P-选择素L-选择素
疏血通对急性脑梗死40例患者血P-、L-选择素表达及炎症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P-、L-选择素表达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研究其干预脑缺血后炎症反应的环节及作用机制。方法:将诊断明确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脑水肿、改善脑血循环、改善脑细胞代谢、防治并发症及支持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0.9%生理盐水250mL+疏血通注射液6mL,每天1次,连续使用14天。对比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P-、L-选择素及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愈显率72.5%,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50%和75%,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血P-、L-选择素、CRP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血P-、L-选择素、CRP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与干预急性脑梗死患者P-、L-选择素的表达,调节炎症反应有关。
周义杰王红李志英韦华军王培力
瑶医药棒循经推按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瑶医药棒循经推按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 hand syndrome,SHS)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瑶医药棒循经推按组)与对照组(康复干预组)。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NRS)、肿胀程度评分、简化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31%,优于对照组的67.8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NRS)、肿胀程度评分、简化上肢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与治疗前评分相比较,经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瑶医药棒循经推按联合康复干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康复干预治疗方案。
周义杰韦华军廖美容王培力苏丹韦必清王树青唐文成李煦昀李华黄丽燕胡启洋
关键词:康复干预中风肩手综合征
K点刺激联合瑶药棒沾疗法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
2025年
探讨K点刺激联合瑶药棒沾疗法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12月-2024年12月收治的74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增加K点刺激联合瑶药棒沾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后的GUSS和SWAL-QOL评分为(16.48±1.57)、(207.25±15.48)分,高于A组的(13.29±1.54)、(163.29±13.74)分;MWST评分为(2.51±0.19)分,低于A组的(3.27±0.26)分;临床治疗有效率(91.89%)高于A组(78.38%),P<0.05。结论 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治疗中,采用K点刺激联合瑶药棒沾疗法可显著改善其吞咽功能,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应用推广。
黄丽燕李煦昀廖美容周义杰王树青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
以Bobath理念指导的药棒疗法对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以Bobath理念指导的药棒疗法对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9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药棒组、Bobath组和改良药棒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予药棒治疗、Bobath技术治疗和基于Bobath技术的中医药棒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上肢肢体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手功能对日常生活能力等相关指标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以Bobath理念指导的药棒疗法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Ashworth分级积分、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单纯传统中医药棒技术和Bobath技术训练(P<0.05);以Bobath理念指导的药棒疗法对患者的UEFI汉化量表积分改善程度优于传统中医药棒疗法(P<0.05),与Bobath技术训练疗效相当(P>0.05)。结论以Bobath理念指导的药棒疗法对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运动功能及手的日常活动功能的恢复有着满意的疗效。
李煦昀王树青周义杰邓怀玉刘慧
关键词:手功能障碍痉挛性瘫痪药棒疗法康复技术传统疗法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2024年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给患者的情绪、饮食以及睡眠带去严重的不利影响。部分免疫功能相对较差的老年PHN患者的神经痛持续时间甚至在12个月以上。中医外治法相比于西医疗法与中医内治法,具有显著优势,也更容易被PHN患者接受,为PHN患者选取合适的中医外治法有利于提升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改善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症给其带去的影响。本文首先从中医学视角分析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机制,而后探讨了穴位埋线与封闭、中药熏蒸与敷贴、刺络拔罐、灸法、针法等外治法的应用与研究情况,以此为完善PHN患者治疗方案,增强神经痛缓解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王培力胡启洋廖美容黄丽燕周义杰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医外治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
2024年
耳石复位治疗技术是治疗BPPV患者时效果最为显著的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在完成复位后,其症状均可得到有效缓解,然而部分患者在成功地结束复位操作后,仍旧会受到漂浮感、行走不稳、头晕等残余症状的持续困扰。为明确BPPV复位完成后的残余症状形成原因,实现对其的有效治疗,本文首先对基础疾病、年龄、BPPV所属类型与持续时间、手法复位次数以及心理状态等因素对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进行总结,而后提出了药物治疗、康复训练、补充维生素与中医药治疗的治疗干预方法,以此为残余症状高发群体提供可行的治疗方案,实现康复目标。
胡启洋周义杰王树青廖美容蒋文贤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影响因素
四联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四联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西药及针灸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牵正散合vitalstim治疗仪治疗,两组均治疗28天。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及临床疗效指标判定。结果:治疗前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H-B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指标:治疗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总有效率8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四联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周义杰韦华军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四联疗法加味牵正散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