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华
- 作品数:260 被引量:482H指数:12
- 供职机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工业4.0背景下化工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索被引量:1
- 2022年
- 工业4.0背景下,为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智能化工人才及卓越化工工程师的目标,对化工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模式进行探索,将化工设计课程转变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将传统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倡导启发式,创新教学理念,引入智能化概念,优化教学内容,扩大实践环节,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变传统单一考核方式,在大数据时代,实现智能化考核与分析。全方位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适应新形势下对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 郝丽陈循军周红军周新华
- 关键词:化工设计智能化教学改革
- pH值响应性毒死蜱/铜席夫碱配合物改性SBA-15的制备及缓释性能被引量:6
- 2017年
- 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水杨醛和铜离子为改性剂,通过后嫁接法制得铜席夫碱配合物改性SBA-15(Cu-SBA-15),并以毒死蜱为模型药物,制备了毒死蜱/铜席夫碱配合物改性SBA-15缓释体系。利用TEM、SEM、XRD、N2吸附-脱附、TG、FTIR和XPS对SBA-15、氨基改性SBA-15(NH_2-SBA-15)、水杨醛希夫碱改性SBA-15(SA-SBA-15)的形貌、结构和Cu-SBA-15的配位情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SBA-15在改性前后对毒死蜱的吸附量和缓释性能,并着重探究了毒死蜱/铜席夫碱配合物改性SBA-15载药体系在不同pH值下的释药行为。结果表明,APTES和水杨醛能够通过后嫁接法修饰于SBA-15,修饰后仍保持十分有序的孔道结构。SBA-15通过改性后,其对毒死蜱的吸附量由100 mg·g^(-1)增加至195 mg·g^(-1),且其对药物的缓释性能也得到改善。毒死蜱/铜席夫碱配合物改性SBA-15缓释体系显示出明显的pH值响应性,pH=3时的释药速率大于pH=11时,而在中性条件下的缓释效果相对最好。载药体系的释药行为可用Riger-Peppas动力学模型来描述,其药物释放由Fick扩散控制。
- 林粤顺周红军周新华龚圣徐华陈铧耀
- 关键词:SBA-15毒死蜱缓释
- 界面聚合法和硅烷偶联法对聚氨酯海绵与无纺布的疏水改性研究
- 2025年
- 为了实现高效的油水分离,使用界面聚合法和硅烷偶联法对聚氨酯海绵(Polyurethane Sponge,PU)和无纺布(Non-Woven Fabric,FABRIC)进行疏水改性.界面聚合法是先用均苯三甲酰氯(Trimesoyl Chloride,TMC)和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T)形成聚合物,并在粗糙表面嫁接硬脂酸(Stearic Acid,SA),得到PUIP-SA海绵和FABRIC-IP-SA无纺布.硅烷偶联法是使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exadecyl Trimethoxysilane,HDTMS)对SiO_(2)纳米颗粒进行疏水改性,锚定疏水链段后得到FABRIC-HETMS无纺布.结果表明,PU-IP-SA海绵、FABRIC-IP-SA无纺布和FABRIC-HETMS无纺布的水接触角达到140°~143°.PU-IP-SA海绵对茶树油的吸收能力最佳(为自身质量的45.1倍),在重复6次吸收二甲基硅油后,吸油率K维持在41左右.使用硅烷偶联法制备的疏水无纺布展现出优异的疏水性,使用界面聚合法制备的疏水海绵展现出优异的超亲油性.
- 殷子婷林国照郝丽李楹滢姚文沾陈丽霞钟细明周新华
- 关键词:疏水改性界面聚合法聚氨酯海绵无纺布
- 外墙翻新工程中腻子的选择及施工
- 2006年
- 外墙腻子的性能及施工技术,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美感及涂料的使用性能。本文介绍了花园酒店外墙翻新工程中腻子的选择及施工工艺,并对施工后腻子的粘接强度进行了测试。
- 周新华蒋旭红廖列文崔英德
- 关键词:施工技术
- 多巴胺与GPTMS共修饰介孔硅及其对阿维菌素的缓释性能
- 2020年
- 为实现阿维菌素对缓慢释放的有效调控,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traethoxysilane,TEOS)为硅源、多巴胺和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2,3-glycidoxy)propyltrimethoxysilane,GPTMS)为共同改性剂一锅合成改性介孔硅微球;以阿维菌素(Avermectin,AVM)为模型药物,采用湿法浸渍法成功制备AVM-改性介孔硅载药体系,并考察不同GPTMS用量的改性介孔硅在不同pH环境下对阿维菌素的释放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改性用的多巴胺与GPTMS质量比从40∶0到40∶120,阿维菌素的累积释放率从64.6%减小为44.7%,有着较为明显的减小,说明GPTMS的加入有利于改善多巴胺改性介孔硅对阿维菌素的缓释性能.介孔硅在碱性条件下表现出较明显的pH响应性,当pH 10时,阿维菌素的累积释放率大于pH 3,其累积释放率分别为57.6%和43.6%.载药体系的释放行为可通过Korsmeyer-Peppas动力学模型来解释,且其扩散系数K2<0.45,说明阿维菌素的释放由Fickian扩散控制.
- 温洪坚蔡和晟周红军郝丽陈铧耀徐华周新华
- 关键词:多巴胺阿维菌素缓释性能
- 低共熔溶剂体系中纤维素乳液制备及纤维素改性被引量:1
- 2020年
- 为了探究纤维素的预处理方式及研究纤维素改性的应用效果,采用混合加热法合成了氯化胆碱/尿素及氯化胆碱/甘油两种低共熔溶剂,通过红外图谱确定了其结构和组成.研究发现摩尔比为12的氯化胆碱/尿素体系的低共熔溶剂对纤维素的溶解度较高.以液体石蜡为连续相,低共熔溶剂溶解的纤维素作为分散相制备得到稳定的油包水(W/O)型乳液,连续相与分散相的体积比为1∶2,乳化剂Span80用量为油相的质量分数10%以及高效的超声均质,能够得到持久稳定的乳液.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及热重分析对低共熔溶剂处理的纤维素乳液及柠檬酸改性纤维素的结构、表面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分析,发现低共熔溶剂处理纤维素,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纤维素内氢键,降低了纤维素的结晶度,使其表面变得粗糙.经过柠檬酸改性后的纤维素呈现混乱复杂的堆叠,并呈多孔结构,说明多元羧酸与纤维素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力.热性能分析显示低共熔溶剂处理过的纤维素与柠檬酸改性的纤维素的热稳定性均优于纤维素原料.
- 陈丽霞郝丽李榕坚周红军周新华
- 关键词:纤维素乳液热稳定性
- 功能化改性介孔硅对农药啶虫脒的吸附性能
- 2020年
- 为了降低农药残留,提高介孔硅的吸附能力,采用一步法制备氨基改性介孔硅(Amino modified mesoporous silicon,NH2-MCM-41)和水杨醛亚胺改性介孔硅(Salicylaldehyde imine modified mesoporous silicon,Sal-MCM-41).水杨醛亚胺改性介孔硅负载金属离子(Salicylaldehyde imine-modified mesoporous silicon-supported metal ions,Zn^2+-Sal-MCM-41、Cu^2+-Sal-MCM-41和Mn^2+-Sal-MCM-41)后和NH2-MCM-41分别吸附模型药物啶虫脒,制备了啶虫脒/NH2-MCM-41和啶虫脒/金属离子-Sal-MCM-41复合体系.改性前后的介孔硅结构特征由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SEM)和氮气吸附脱附(Brunauer-Emmett-Teller,BET)进行表征,改性介孔硅的吸附行为通过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表征.结果表明,两种改性介孔硅均具有有序结构.MCM-41对啶虫脒的吸附质量分数为0.091 g/g,Mn^2+-Sal-MCM-41的吸附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为0.161 g/g.改性介孔硅通过负载金属离子后,对模型农药啶虫脒的吸附质量分数增加,可提高介孔硅在农药吸附上的作用,有助于介孔硅在农药残留处理上的应用.
- 邱松发余艳兰周新华郝丽陈铧耀周红军
- 关键词:改性啶虫脒
- 一种环保型血清分离胶用有机硅清洗剂的研制
- 2015年
- 将自制的非离子型FAE-48聚醚改性硅油与D-500聚醚改性硅油混合,并加入阴离子HPETS羧酸封端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助剂F68聚醚进行复配,制得用于清洗血清分离胶的一种新型清洗剂.通过单因素实验法与L9(34)正交实验法的优化,得到最佳原料配方:FAE-48聚醚改性硅油32.00 g,D-500聚醚改性硅油12.00 g,阴离子HPETS羧酸封端有机硅表面活性剂8.00 g,F68聚醚2.00 g.结果表明:该清洗剂对血清分离胶洗净率达到98.99%,碱性条件下稳定,不易燃.
- 龙湘南胡文斌胡兵安龚红升贾振宇刘其海周新华
- 关键词:血清分离胶有机硅清洗剂
- 一种具有导向性的改性纳米农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导向性的改性纳米农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改性纳米农药的制备方法如下:S1.制备偶联剂改性纳米二氧化硅;S2.将偶联剂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分散在乙醇水溶液中,加入氨基酸,经回流反应,得到氨基酸改性纳...
- 周新华苏国峰周红军钟细明郝丽陈铧耀
- 半胱胺锌的合成与性质表征
- 2015年
- 以半胱胺盐酸盐和七水合硫酸锌为原料,正交试验优化反应条件合成稳定的半胱胺锌络合物.优化工艺为:80℃下,以Na OH溶液调反应液p H值至10,反应1.5 h,过滤沉淀,干燥4 h得半胱胺锌,根据半胱胺含量计算产率为质量分数89.94%.通过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及含量分析确定半胱胺锌的分子式为(C2H6NS)2Zn;采用热重分析和电化学循环伏安曲线研究发现络合物能稳定存在于水溶液中,并且在270℃下不分解.
- 吴春丽舒绪刚陈凤周新华高均勇王冰莹
- 关键词:半胱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