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燕玲
- 作品数:47 被引量:253H指数:11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更多>>
- 语言经济属性形成机理的双纬度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依据语言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对语言未来变化的感知和把握,着眼语言形态的经济属性及其相应变化,语言经济学的形成机理就是语用的形成机理,其意义和形态取决于语用的意义和形态,以意义和形态为基本研究理论的双纬研究视角。探索意义和形态背后的语言经济属性形成机理,确认生态环境因素和哲学思辨因素是语言经济属性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
- 戴日新唐燕玲
-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英语词汇教学初探
- 2020年
- 在传统英语词汇教学下,学生主要是通过死记硬背记忆词汇,学习积极性不高。文章基于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提出使用概念隐喻理论进行英语词汇教学,希望能调动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提高词汇记忆效率。
- 梅宇唐燕玲
- 关键词:概念隐喻理论映射英语词汇教学
- 基于价值塑造的高职英语“四维育人”模式:设计与实施
- 2025年
- 本研究紧扣“课程思政”指导纲要和高职英语“新课标”的核心要求,在凝练高职英语课程主要育人价值的基础上,基于“思想育人、精神育人、文化育人、职业育人”的设计理念和“文化交际性、思维提升性、职场应用性、能力完善性”的设计原则,构建了以价值塑造为核心,以高职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基本特征为两翼,语言教学联通未来职业、联动中西文化、联建应用能力,合力构筑高职英语课程思想、职业、精神和文化的“四维育人”模式。本研究基于对高职英语教学案例的分析,将该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路径设计为:融职业,训练语言技能;炼精神,淬炼文化品格;铸思想,打磨思维品质;品文化,提升学习能力。
- 刘立立唐燕玲
-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 从认知的角度看语境的选定被引量:14
- 2004年
- 本文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境的选定 ,指出语境选定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推理过程 ,是从认知语境中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
- 唐燕玲
- 关键词:语境
- 汉英疑问词“何时”和“When”的对比研究
- 2021年
- 疑问词是承载疑问信息的主要载体,在用法上可分为疑问用法和非疑问用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汉英疑问词“何时”和“when”在疑问用法和非疑问用法上的异同,希冀进一步丰富汉英疑问词的对比研究。对比发现,“何时”和“when”的疑问用法更多体现了二者的共性,而在非疑问用法上,二者的个性更加显著。
- 唐燕玲许晶黄露
- 关键词:WHEN疑问用法非疑问用法
- 隐喻与词汇语义的拓展被引量:2
- 2011年
-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法,更是一种人类认知模式。象似性是隐喻的基础。由于事物间的隐喻象似性,词汇可以产生新的语义。因此,隐喻是词义拓展的内在机制和内部动因。
- 唐科唐燕玲
- 关键词:隐喻象似性
- 基于续理论、协同理论下的二语习得偏差现象分析
- 2018年
- 续理论认为,语言的学习是通过"续"来习得的,学习高效率也是通过"续"实现。协同理论是通过对学生高效促学,在外部输入与学习者内部输出的配合下,达到产出与理解效果的最大化。基于续理论、协同理论在实际课堂二语习得上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蕴涵丰富的促学理念,教师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应基于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读物的趣味性、能否激起学习者的"续"意愿,三者协调一致,在选择续作任务时应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达到续写效果最大化。
- 唐燕玲关芝琳
- 关键词:二语习得
- 英语违实条件句的认知突显性及其教学建议
- 2024年
- 违实条件句因其语义内涵丰富、语用效果鲜明的特征,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但其教学研究多在虚拟语气教学框架中展开,导致学生对该句式的语义内涵把握不全。本文基于认知突显理论,考察了假设条件和修辞条件两类违实条件句的认知语义基础,认为两类违实条件句的形成体现了认知主体不同的识解方式。根据两类句式的认知语义分析,从全面把握违实条件句的语义内涵、深入体悟违实条件句的语用功能和强化学生英语违实条件句的应用意识三方面对英语违实条件句教学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为后续英语违实条件句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 刘立立唐燕玲
- 关键词:认知突显外语教学
- 原型范畴视域下英汉违实条件句的多义性识解
- 2025年
- 违实条件句是个具有多义性的语义范畴,从英汉对比的角度探讨其不同语义间内在关联的研究尚不多见。在探究英汉违实条件句范畴的主要语义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核心要义,析出了英汉违实条件句范畴的原型和边缘成员,发现英汉违实条件句范畴从原型到边缘的语义演变是一个条件性和因果性逐渐减弱、假设性和违实性不断增强的连续统,其范畴间语义拓展的机制为隐喻。
- 刘立立唐燕玲
- 关键词:多义性识解隐喻
- 社会文化的语用制约
- 2007年
- 探讨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社会文化对语言和交际的规约作用以及文化差异对语言和交际的影响。这主要从词汇使用的制约和语法使用的制约两个方面来研究,以揭示语言和社会文化的密切关系,进一步完善、丰富语用与社会文化的理论体系,最终减少社交失误,促进人际交流。词汇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现实,并受该民族的文化传统等的制约。语法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小结,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由于地域、历史、习俗、宗教、思维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词语承载着不同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英汉词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对语言和交际产生了巨大影响。
- 唐燕玲
- 关键词:社会文化交际词汇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