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中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双版纳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2年西双版纳州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 2013年
- 目的 了解和掌握西双版纳州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为消除麻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8个年龄组健康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 共检测1271名调查对象,麻疹IgG抗体阳性1 126名、阳性率为88.59%;35~岁组麻疹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8.19%,<8月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最低为43.95%;勐海县麻疹阳性率最高为94.39%),景洪市次之为87.27%,勐腊县较低为84.42%;女性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结论 西双版纳州健康人群的麻疹免疫水平与人群麻疹免疫力应达到并保持在95%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应进一步提高麻疹的接种率和免疫质量,加强麻疹监测力度,持续开展麻疹免疫成功率和人群免疫水平的监测.
- 申剑波张建中
- 关键词:麻疹IGG抗体
- 1953-2013年西双版纳州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1953-2013年西双版纳百日咳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为调整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不同时期实际的防控策略将西双版纳州61年来百日咳防控工作划分为4个阶段,对各阶段的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卡方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53-2013年西双版纳州共报告百日咳病例52,154例,死亡96例,年均发病率为129.33/10万,年均死亡率0.24/10万,其中自然感染流行期(1953-1969年)发病率315.61/10万,至免疫规划时期(2001-2013年)降至1.99/10万;1972-2013年,百日咳一年四季均有发病,3月份的病例开始增多,6-9月为发病高峰,10月后病例明显减少,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9.00%);职业分布以托幼儿童和学生居多(占83.91%)。[结论]西双版纳州百日咳预防控制工作成绩显著,但边远山区和边境地区尚存在免疫空白人群,仍存在小规模局部暴发疫情的可能,应进一步加强百日咳疫苗的常规免疫工作,提高接种质量,同时应加强对传染源管理、疫情监测及免疫水平监测,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百日咳的流行。
- 赵双燕陈绍云张建中杨洋李海艳徐文月范建华
- 关键词: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
- 某州1956~2012年麻疹流行趋势的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西双版纳州1956~2012年麻疹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的,为消除麻疹采取针对性措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不同时期实施的防控策略将西双版纳州59年来麻疹防控工作划分为5个阶段,对各阶段的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59年间西双版纳州共报告麻疹病例96 066例,年均发病率为356.62/10万,1975年病例报告数最多为13 488例,1963年发病率最高为2760.43/10万,2002年无病例报告,2012年发病率为10.88/10万;Ⅰ阶段(1956~1966年)年均发病率高达1056.88/10万,Ⅱ阶段(1967~1981年)年均发病率为533.48/10万,Ⅲ阶段(1982~1988年)年均发病率为140.44/10万,Ⅶ阶段(1989~2005年)年均发病率为20.61/10万,Ⅴ阶段(2006~2012年)年均发病率为11.77/10万。结论西双版纳州麻疹预防控制工作成绩显著,但与消除麻疹目标尚有较大差距,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和进一步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减少免疫空白人群,提高接种质量和免疫成功率,做好境外输入病例的防控,以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 申剑波丁保昌张建中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