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旻

作品数:38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血吸虫
  • 28篇吸虫
  • 27篇日本血吸虫
  • 11篇免疫
  • 9篇蛋白
  • 9篇免疫保护
  • 7篇免疫保护效果
  • 5篇特异
  • 5篇特异性
  • 4篇蛋白质
  • 4篇血吸虫病
  • 4篇生物信息
  • 4篇生物信息学
  • 4篇生物信息学分...
  • 4篇重组抗原
  • 4篇孢子虫
  • 4篇吸虫病
  • 4篇磷酸
  • 4篇基因
  • 4篇虫病

机构

  • 26篇中国农业科学...
  • 15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安阳市人民公...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38篇张旻
  • 24篇林矫矫
  • 23篇傅志强
  • 22篇洪炀
  • 13篇韩艳辉
  • 10篇曹晓丹
  • 10篇钱伟锋
  • 10篇闫文朝
  • 8篇王天奇
  • 7篇陆珂
  • 6篇韩利方
  • 6篇位治国
  • 5篇李长健
  • 5篇韩宏晓
  • 5篇李东
  • 4篇伍妙梨
  • 4篇郭小勇
  • 3篇魏梅梅
  • 3篇李浩
  • 3篇朱传刚

传媒

  • 6篇中国动物传染...
  • 4篇中国兽医科学
  • 3篇生物工程学报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预防兽医...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北京农业(下...
  • 1篇上海市畜牧兽...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5
  • 9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牛源肉孢子虫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准确快速鉴别检测牛源肉孢子虫的种类,本研究根据毛样肉孢子虫、黑氏肉孢子虫、人肉孢子虫、枯氏肉孢子虫和罗氏肉孢子虫5种牛源肉孢子虫的18S rRNA或COX1基因序列设计多重PCR引物,优化并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这5种牛源肉孢子虫的多重PCR方法。结果显示,多重PCR对毛样肉孢子虫、黑氏肉孢子虫、人肉孢子虫、枯氏肉孢子虫和罗氏肉孢子虫扩增产物的大小依次为1007 bp、643 bp、535 bp、400 bp和287 bp。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除了对毛样肉孢子虫、黑氏肉孢子虫、人肉孢子虫、枯氏肉孢子虫和罗氏肉孢子虫可扩增出相应大小的目的条带外,对米氏肉孢子虫、刚地弓形虫、犬新孢子虫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特异性较强;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5种牛源肉孢子虫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检测下限均为6拷贝/μL,敏感性较高。利用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34份随机采集的牛肉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多重PCR与肌肉压片镜检法的阳性符合率为100%,阴性符合率为92%,总符合率为94.1%,表明本实验建立的该多重PCR方法可用于临床检测。本研究首次建立了牛源肉孢子虫的多重PCR鉴别检测方法,为牛和人肉孢子虫病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手段。
韩利方马超锋钱伟锋张旻位治国闫文朝
关键词:肉孢子虫多重PCR特异性敏感性
TLR3参与新孢子虫致怀孕小鼠胎盘的炎性损伤
2021年
为探究TLR3是否参与了新孢子虫致小鼠胎盘的炎性损伤,本试验将2×106新孢子虫Nc-1株速殖子通过腹腔注射给怀孕7.5 d的C57BL/6小鼠,利用病理组织切片、免疫组化和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检测小鼠胎盘组织中TLR3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小鼠感染新孢子虫后第2、5、8 d小鼠胎盘组织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核变形崩解等病理损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新孢子虫感染组的小鼠胎盘内巨细胞层、海绵滋养层和迷路滋养层细胞TLR3的表达量均明显增多;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胎盘中TLR3 m 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是对照组的2.5~4倍,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基本一致;感染组小鼠胎盘中TNF-α、IFN-γ和IL-2 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1.5~3倍、4~5倍和2~3倍,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新孢子虫感染可显著上调小鼠胎盘内TLR3的表达量,进而使TLR3介导的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升高,参与新孢子虫致怀孕小鼠胎盘的炎性损伤,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新孢子虫的致病机理提供了重要数据。
白荣臻钱伟锋苏钰闫文朝张旻吕超超王天奇
关键词:新孢子虫小鼠胎盘病理损伤炎性细胞因子
日本血吸虫PHB1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效果评估
2022年
为了探讨日本血吸虫抗增殖蛋白1(SjPHB1)的免疫保护潜力,应用PCR技术扩增SjPHB1基因,克隆至pMD19-T克隆载体,对其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构建pET32a(+)-SjPHB1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对重组菌进行鉴定、诱导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再利用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最后以小鼠为动物模型,评估重组蛋白抗日本血吸虫病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SjPHB1基因ORF序列为825 bp,编码274个氨基酸,具有2个优势辅助T细胞抗原表位和6个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rSjPHB1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分子量约为47 kDa,能被anti-His的小鼠血清、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表明获得正确表达;该重组蛋白能被免疫小鼠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rSjPHB1刺激小鼠产生了较高水平的特异性IgG抗体,但未诱导产生显著的减虫率和肝脏减卵率。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SjPHB1基因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基础。
张旻杨珊珊张燕周思含黄明月洪炀林矫矫傅志强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克隆免疫保护效果
一种改进型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板的应用效果研究
改进型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板为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寄生虫学实验室的授权专利产品(专利号:ZL201820602559.5),该改进型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板是基于经典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板进行改进设计和研制的升级产品。通过独...
韩利方李天恩谢月华刘易扬王天奇钱伟锋张旻位治国闫文朝
关键词:粪样虫卵卵囊包囊
日本血吸虫体被表膜蛋白磷酸二酯酶-5(NPP-5)基因的研究
NPP-5为膜外核苷酸焦磷酸酯酶/磷酸二酯酶家族(NPPs)的一个成员,该家族为具有相同保守结构的外膜蛋白,都具有水解膜外核苷酸、磷脂、胆碱磷酸酯的焦磷酸酯键/磷酸二酯键而释放5'-核苷单磷酸的活性,该活性被称为NPP活...
张旻韩艳辉朱珠李东洪炀吴秀娟傅志强林矫矫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磷酸二酯酶
文献传递
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该重组抗原包含:日本血吸虫磷酸甘油酸激酶的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血吸虫病的疫苗或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日...
林矫矫黄莉妮洪炀傅志强张旻韩艳辉王馨茁李长健曹晓丹伍妙梨郭小勇韩倩刘艳涛马帅
文献传递
日本血吸虫钙调神经磷酸酶B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表达产物的免疫保护效果的评估被引量:1
2014年
为掌握日本血吸虫钙调神经磷酸酶B亚基(CNB)特性并评估其作为候选疫苗分子的潜力,采用PCR方法扩增日本血吸虫CNB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28a(+)-CNB,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并用His-Bind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蛋白rCNB。Western-blot结果显示,rCNB能被该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血清识别,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表明,CNB主要分布在日本血吸虫虫体的睾丸、卵巢等生殖器官中,在表膜中也有少量分布。用重组蛋白rCNB结合ISA206佐剂免疫BALB/c小鼠,结果 rCNB诱导小鼠产生了27.93%(P<0.05)的减虫率和42.93%(P<0.01)的肝减卵率。结果表明,日本血吸虫CNB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为深入研究日本血吸虫钙调神经磷酸酶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伍妙梨韩艳辉曹晓丹张旻马帅郭小勇李长健王馨茁洪炀陆珂林矫矫傅志强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免疫保护
雨课堂在兽医寄生虫学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与教学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用信息化教学工具和慕课资源实施混合式教学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笔者利用雨课堂工具及其内置学堂在线慕课资源设计和实施兽医寄生虫学混合式教学,结果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高,师生互动和教学效果等显著提高。文章总结和分析了教学设计方案和实施效果,以期为高校教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闫文朝杨文丰韩利方钱伟锋张旻王天奇
关键词:兽医寄生虫学混合式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效果
日本血吸虫体被蛋白质组学研究
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体被是血吸虫和宿主物质交换的场所,也是宿主免疫效应分子与虫体直接接触的界面,与血吸虫营养摄取、信号传导和免疫逃避等密切相关。一些体被表膜蛋白,特别是期别和性别差异表...
张旻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蛋白质组学
文献传递
日本血吸虫MBLAC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克隆日本血吸虫金属β内酰胺酶结构域蛋白1(Metallo-beta-lactamases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1,MBLAC1)基因,并研究其编码蛋白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以成虫虫体c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Sj MBLAC1基因,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结果 Sj MBLAC1扩增基因片段大小为711bp,编码236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约为26kD,理论等电点为4.84。该蛋白的第7~222位氨基酸为保守结构域,属于MBL超级家族;不存在跨膜结构域及信号肽;具有一个N-糖基化位点,在第186位氨基酸;二级结构中包含α-螺旋8.90%、β-折叠27.97%、无规则卷曲区域63.14%,推测Sj MBLAC1蛋白具有9个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结论成功克隆了Sj MBLAC1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从而为开展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及筛选抗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提供了基础。
张旻林矫矫洪炀傅志强韩宏晓钱伟锋李长健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克隆生物信息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