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泗清

作品数:93 被引量:2,082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9篇经济管理
  • 12篇社会学
  • 7篇哲学宗教
  • 7篇文化科学
  • 4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6篇企业
  • 21篇企业家
  • 21篇国企
  • 11篇中国企业家
  • 10篇心理
  • 10篇中国企业经营...
  • 10篇企业经营者
  • 10篇经营者
  • 9篇问卷
  • 8篇社会
  • 8篇消费者
  • 7篇文化
  • 6篇企业家队伍
  • 5篇企业家精神
  • 4篇心理学
  • 4篇信任
  • 4篇营销
  • 4篇社会化
  • 4篇社会责任
  • 4篇企业经营状况

机构

  • 59篇北京大学
  • 14篇中国企业家调...
  • 13篇国务院发展研...
  • 11篇中国人民大学
  • 6篇对外经济贸易...
  • 5篇香港大学
  • 5篇中国经济景气...
  • 3篇南开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2篇辽宁大学
  • 2篇深圳大学
  • 2篇香港城市大学
  • 2篇中欧国际工商...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中国青年报

作者

  • 77篇彭泗清
  • 25篇李兰
  • 17篇郝大海
  • 15篇潘建成
  • 10篇韩岫岚
  • 8篇谢毅
  • 8篇郑明身
  • 6篇彭璐珞
  • 6篇郑晓莹
  • 5篇王锐
  • 5篇董博
  • 4篇王云峰
  • 3篇何友晖
  • 3篇韩践
  • 3篇董小英
  • 2篇袁少锋
  • 2篇涂荣庭
  • 2篇杨志民
  • 2篇张楠
  • 2篇路江涌

传媒

  • 20篇管理世界
  • 6篇南开管理评论
  • 5篇中国青年研究
  • 4篇管理评论
  • 3篇社会学研究
  • 3篇国家治理
  • 2篇华东经济管理
  • 2篇企业经济
  • 2篇心理科学进展
  • 2篇中国市场学会...
  • 1篇人民论坛
  • 1篇心理学报
  • 1篇哲学动态
  • 1篇商业研究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新华文摘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商业经济与管...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品牌本真性概念探析:内涵、维度与测量被引量:12
2016年
在品牌发展过程中,品牌自身可能经历品牌创新、品牌易主、品牌延伸、品牌国际化和本土化等改变,这些变化可能使品牌偏离其原本的样貌,也可能使消费者对其本真性存有疑惑。在全球化和后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品牌变化的程度和速度都在加快,塑造本真的品牌、建构消费者信任的品牌愈来愈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品牌本真性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不仅涉及到产品的地道、品牌传统的延续和企业社会责任,更与消费者的自我实现相关联。文章基于艺术学、旅游学和社会学对"本真性"的研究,梳理营销领域的品牌本真性内涵,阐释品牌本真性的维度,总结现有的关于品牌本真性的测量,明晰关于品牌本真性的研究争议,并探讨品牌本真性的未来研究方向。
张楠彭泗清
中国人社会化过程的矛盾与冲突
彭泗清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
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下的企业韧性与企业家精神——2021·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被引量:44
2022年
我国经济已迈入创新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家调查系统课题组持续多年追踪调研中国企业的创新动向与企业家精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重大危机,进一步要求企业保持韧性的同时持续创新,这已然成为未来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核心保障。本文以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20年的调查内容和主要发现为基础,分析了疫情形势下企业外部环境与经营发展挑战、组织韧性及其影响因素、组织韧性与企业创新关系三个方面,并就如何提升组织韧性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政策建议。
李兰仲为国彭泗清郝大海王云峰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
方法论的关系论及其在中西文化中的应用被引量:56
1998年
作者认为成熟的亚洲社会心理学的标志,不是它获得的有关亚洲人的知识本身,而是它用来创造关于社会行为的一般性知识的特殊方法。方法论的关系论是亚洲社会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贡献,可以作为分析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普遍性的概念框架。文章详细地阐述了作为方法论的关系论的基本观点。通过对儒家文化中的关系支配性、西方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等问题的讨论,作者分别说明了方法论的关系论在中西文化中的适用性。作者指出,在应用方法论的关系论时。
何友晖彭泗清
关键词:关系论社会心理中西文化社会行为支配性父子关系
产品“人性化”:内涵、维度与测量
2015年
在消费升级背景下,产品"人性化"日益成为产业界关注的话题。如何在新产品开发中提高人性化程度,已经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但是,营销学界对产品的"人性化"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测量工具,不少企业在如何落实产品的"人性化"方面也感到十分迷茫。本文首先对一项开放式问卷调查的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提出了"人性化"产品的概念和四个维度——"人体"、"人脑"、"人心"、"人类",其后根据研究的结果进行问卷调查,以因子分析初步证实了上述四维度的存在,并指出"人心"、"人类"维度是未来"人性化"的重点发展方向,这也与近年来体验营销、绿色营销盛行的趋势相吻合,具有重要的营销启示意义。
彭璐珞彭泗清
求变中如何求真?——品牌发展与品牌本真性关系辨析被引量:2
2018年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品牌在应对潮流和消费者偏好的"变"与保持自身本真性的"不变"中动态发展,由此涉及企业品牌管理的一系列决策和行动,也引发学术界有关品牌本真性的诸多研究。品牌"变中求真"的决策在两种情况下最为关键:一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进入新的地域文化市场,需要在适应当地风情和保持原有文化元素特色之间求得平衡;二是当品牌自身发生明显的变化,如品牌定位的改变、品牌名称的变化、品牌易主、品牌创新、品牌延伸等情况时,如何在凸显新的特质的同时,保留品牌原有本质和理念精华。营销者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潮流,要考虑到消费者对品牌价值观和本质的认同,在求变中求真,满足消费者在后现代化社会的需求。
张楠彭泗清
文化混搭: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被引量:26
2017年
文化混搭指"不同文化在同一时空中呈现"的现象,是全球化背景下心理学中文化研究的新热点。文化混搭研究代表了继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多元文化心理学之后,心理学文化研究的第四个阶段——文化会聚主义心理学,并从不同方面延伸与拓展了传统的多元文化研究。已有文献从文化混搭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个体对文化混搭的反应及心理机制等角度展开了实证研究。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明晰文化混搭的概念定义和研究范畴、提炼和比较其不同表现形式、探究既有研究结论中的不一致性、比较文化元素的混搭与非文化元素的混搭的异同、采用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彭璐珞郑晓莹彭泗清
企业家对宏观形势及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问题和建议--2016·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被引量:6
2016年
本文是1960位企业家参与的"2016·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调查显示,企业经营者认为,2016年以来企业景气企稳回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盈利有所改善。企业经营者认为未来宏观经济可望延续L型基本平稳的走势。与此同时,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十分严峻,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调查还发现,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呈现不断优化态势,新旧发展动力正在转化,质量效率有所提高,企业创新成效开始显现。企业经营者期望政府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大降成本的力度,进一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企业家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企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李兰潘建成彭泗清王云峰董博
关键词:企业经营者
品牌信任和品牌情感对口碑传播的影响:态度和态度不确定性的作用被引量:62
2014年
本研究从品牌资产的视角出发,考察品牌信任和品牌情感影响消费者口碑传播行为意向的机制,特别是挖掘了品牌态度和态度不确定性在以上作用机制中扮演的角色。以3C行业为背景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对概念模型和假设进行检验,共获得287份有效样本。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的口碑传播意向受品牌信任和品牌情感的共同影响。而且,品牌信任和品牌情感对口碑传播意向的影响分别通过提升品牌态度以及强化态度确定性的路径发挥作用。同时,品牌态度的确定性不仅对口碑传播具有积极的主效应,而且还在品牌态度与口碑传播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谢毅彭泗清
关键词:口碑传播品牌信任
中国民族性格研究的新进展——评沙莲香《中国民族性(二)》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从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评述了沙莲香《中国民族性(二)》一书的主要内容。作者认为该书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整体的观点来分析中国人,将立足于大量调查材料的量化分析与根据中国文化传统所作的理论阐释紧密地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深刻地剖析了中国民族性格结构的双重性特点,提出了人格反差等一系列勾勒与分析民族性格结构特点的工具概念。作者在回顾民族性研究的历史的同时,阐述了民族性格的存在根据及其与时代性、阶级性的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最后,作者指出了人际关系问题在中国人研究中的重要性,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人心理反差的形成机制,认为心理反差正是中国人人际交往的现实准则的负面结果。
彭泗清
关键词:双重性人际交往中国文化传统性格结构人格研究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