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曲志鹏

作品数:26 被引量:8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石化股份公司科技攻关项目胜利油田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地震
  • 7篇东营凹陷
  • 7篇凹陷
  • 5篇驱油
  • 4篇油气
  • 4篇成藏
  • 4篇储层
  • 3篇地层
  • 3篇地震监测
  • 3篇地震预测
  • 3篇断层
  • 3篇油气成藏
  • 3篇正演
  • 3篇砂岩
  • 3篇二氧化碳驱
  • 3篇CO2驱
  • 3篇CO2驱油
  • 2篇新生代
  • 2篇油田
  • 2篇正演模拟

机构

  • 25篇中国石油化工...
  • 9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胜利油田物探...

作者

  • 26篇曲志鹏
  • 13篇张云银
  • 8篇崔世凌
  • 8篇谭明友
  • 6篇吴明荣
  • 5篇张伟忠
  • 4篇张军华
  • 3篇于景强
  • 3篇查明
  • 3篇韩宏伟
  • 2篇马劲风
  • 2篇王兴谋
  • 2篇李红梅
  • 2篇史士龙
  • 2篇李军
  • 2篇雷蕾
  • 2篇刘海宁
  • 2篇张林
  • 1篇潘兴祥
  • 1篇朱剑兵

传媒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CT理论与应...
  • 2篇石油物探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科技视界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Applie...
  • 1篇油气地球物理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科技信息
  • 1篇地质科技通报
  • 1篇SPG/SE...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面向油气地质综合分析的数据融合技术及应用
伴随油田勘探开发进程和专业系统应用,数据积累规模快速增长,如何无缝集成并充分利用数据一直是业内的努力目标。本文研究了大型解释系统项目库数据自动提取,多类型地质图件格式解析,多属性图件关联及融合分析以及成果图件电子化标注等...
隋国华陈林曲志鹏李玲
东营凹陷新生代扭张构造样式及控藏规律被引量:9
2017年
在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采用地层切片、地震相干等技术手段,系统解剖扭张构造基本特征,明确扭张构造样式及其分布规律,并建立了扭张构造的控藏模式。研究表明,东营凹陷新生代共发育王家岗、八面河、高青、青西以及郝现等11个扭张构造带。依据断层平面、剖面组合特征及地层变形特征,对这11个扭张构造进行了分类研究,该地区主要发育帚状-半花状,雁列-树形花状及侧接-卷心式花状3种类型的复合构造样式。帚状-半花状扭张构造分布于盆地的陡坡带,雁列-树形花状扭张构造分布于斜坡带,侧接-卷心式花状扭张构造分布于凹陷的中央隆起带。这3种扭张构造样式控制了不同的圈闭类型,并形成了帚状两段式、雁列分割式以及侧接弧形式的成藏模式。
张伟忠查明张云银陈程曲志鹏张林高平
关键词:构造样式成藏模式新生代东营凹陷
东营凹陷始新世滩坝砂岩有效储层地震预测被引量:1
2014年
滩坝砂岩是东营凹陷始新世晚期广泛发育的沉积类型,具有埋藏深、厚度薄、互层结构等特点,地震预测难度大。笔者针对滩坝砂岩在开发阶段如何区分滩砂与坝砂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应用"分频预测、多属性降维、反射系数反演"等多种地球物理方法解决有效储层描述的研究方案,实现了滩坝砂岩储层预测定性到定量的技术转变。该方法在具有同样的薄互层结构的沉积类型的描述中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于景强曲志鹏吴明荣罗平平
关键词:始新世滩坝砂岩薄互层东营凹陷
典型油藏CO2地质封存中四维地震正演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在CO_2地质封存中,储层中流体饱和度以及地层压力都会随着CO_2的注入而发生变化,相应的纵横波速度也会发生变化.本文首先进行原始状态下横波速度的预测,利用考虑了压力变化的Hertz-Mindlin公式结合Gassmann方程计算横波速度,为了进行对比,又采用不考虑压力变化的Castagna经验公式来进行横波速度的预测.然后,利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流体替换之后的纵、横波速度的预测,为了体现压力的影响,分别做了(1)利用Hertz-Mindlin公式以及Gassmann方程计算流体替换之后的纵、横波速度;(2)利用Hertz-Mindlin公式以及Gassmann方程计算流体替换之后的纵、横波速度,不考虑压力的变化,即流体替换前后压力不变;(3)利用Hertz-Mindlin公式以及Gassmann方程计算纵、横波速度,仅考虑压力的变化而假设饱和度不变;(4)利用Gastagna经验公式计算流体替换之后的纵、横波速度.在完成流体替换前后纵、横波速度的预测之后,又制作了两层模型以及井模型的AVO正演模型.结果表明,只有同时考虑饱和度以及压力的变化才是最符合实际的,而在该区压力的变化所引起的地震响应的变化远远大于饱和度变化所引起的地震响应.本文的研究区块位于胜利油田正理庄油田高89区,所用资料为该区的全波列测井高94井.
李琳马劲风王浩璠谭明友崔世凌张云银曲志鹏
关键词:纵波速度横波速度正演模型四维地震
东营凹陷边界断层活动性与沉积演化耦合关系的量化表征被引量:13
2017年
基于边界断层组合样式及演化特征的分析,利用新方法量化表征边界断层活动性特征,并从微观-宏观角度分析边界断层活动性对沉积的控制作用,最终建立基于断层活动性的沉积模式量板。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期边界断层活动性自西向东具有弱—强弱交替—强的变化特征;微观上,边界断层活动性控制形成了稳定-富物源型、动荡-富物源型、稳定-贫物源型和动荡-贫物源型4种沉积环境;宏观上,边界断层活动性与沉积厚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推进距离呈负相关关系;微观与宏观上相结合,可以建立基于断层活动性的沉积模式识别量板,明确边界断层活动性与陡坡带沉积演化的耦合关系。
张伟忠查明韩宏伟于景强崔世凌曲志鹏
关键词:东营凹陷
济阳坳陷盆缘次生气藏输导模式被引量:8
2019年
断陷盆地内稠油油藏与浅层气藏存在伴生关系,超过50%的浅层气藏来自于稠油的生物降解过程,但对从稠油油藏到浅层气藏的运移过程研究较少。通过对稠油油藏到浅层气藏输导类型、分布规律及输导要素的解剖,建立了2种输导模式,明确了运移成藏规律。断陷盆地内发育侧向和垂向2种类型的输导模式。侧向型主要发育在盆缘高凸起带,浅层气藏分布于稠油油藏的侧上方,输导过程以侧向运移为主,垂向主要受断层沟通,同时也以扩散方式直接穿越盖层垂向运移;垂向型主要发育在盆内洼陷带和低凸起带,浅层气藏分布于稠油油藏的正上方,输导过程以断层沟通的垂向运移为主。
张伟忠张云银王兴谋查明董立刘海宁曲志鹏于景强
关键词:稠油浅层气断层
Seismic dynamic monitoring in CO_2 flooding based on characterization of frequency-dependent velocity factor
2016年
The phase velocity of seismic waves varies with the propagation frequency, and thus frequency-dependent phenomena appear when CO2 gas is injected into a reservoir. By dynamically considering these phenomena with reservoir conditions it is thus feasible to extract the frequency-dependent velocity factor with the aim of monitoring changes in the reservoir both before and after CO2 injection. In the paper, we derive a quantitative expression for the frequency-dependent factor based on the Robinson seismic convolution model. In addition, an inversion equation with a frequency-dependent velocity factor is constructed, and a procedure is implemented using the following four processing steps: decomposition of the spectrum by generalized S transform, wavelet extraction of cross-well seismic traces, spectrum equalization processing, and an extraction method for frequency-dependent velocity factor based on the damped least-square algorithm. An attenuation layered model is then established based on changes in the Q value of the viscoelastic medium, and spectra of migration profiles from forward modeling are obtained and analyzed. Frequency-dependent factors are extracted and compared,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is then verified using a synthetic data. The frequency-dependent velocity factor is finally applied to target processing and oil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based on real seismic data obtained before and after CO2 injection in the G89 well block within Shengli oilfield. Profiles and slices of the frequency-dependent factor determine its ability to indicate differences in CO2 flooding, and the predicting results are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practical investigations within the well block.
张军华李军李军谭明友肖文崔世凌谭明友
梁家楼—小营地区沙二段三角洲沉积再认识被引量:5
2009年
长期以来,梁家楼—小营地区沙二段砂泥岩薄互层沉积被认为是形成于沙三段沉积早期的东营三角洲的继承发育。通过对该区古地形、地貌、沉积特征及古物源体系的分析,对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形成了新的认识:该区沙二段具有多物源体系的特征,发育了三角洲、滨浅湖滩坝及斜坡型近源扇三角洲等多种沉积类型;构造(断裂)、岩性、岩相共同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正确、客观的地质认识是指导该区沙二段油气勘探的关键,对构造、地层和沉积成藏规律的综合分析为该区今后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思路。
吴明荣李英涛曲志鹏
关键词:三角洲沙二段油气成藏
HTI介质下五维地震脆性稳定预测方法研究
2025年
岩石的脆性性质是页岩油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工程甜点预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横向各向同性介质(HTI)为例,建立了各向异性假设下的脆性指示因子与背景杨氏模量、背景泊松比及各向异性参数的关系,形成了五维地震脆性稳定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各向同性假设预测储层的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其次,基于复频域反演获得各向异性参数的低频信息作为初始模型,结合方位振幅差异反演技术稳定预测储层的3个各向异性参数;最后,通过背景杨氏模量和泊松比以及各向异性参数计算各向异性储层的脆性指示因子,实现HTI介质脆性的稳定预测。该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宽频地震数据的低频信息,并将六参数直接反演转化为二次三参数反演,理论上提升了反演过程的稳定性。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针对页岩油的脆性预测具有良好的效果。
李红梅曲志鹏张云银冯德永
关键词:横向各向同性介质
东营凹陷东坡古近系沙三中亚段异重流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被引量:3
2022年
通过三维地震、测录井资料、岩心分析、粒度分析、薄片分析和水槽模拟试验,对东营凹陷东坡古近系沙三中亚段异重流沉积的沉积特征、分布规律和沉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异重流沉积以泥砾岩、细砂岩和粉砂岩沉积为主,杂基平均质量分数为12.6%,成分成熟度较低,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以反映重力流沉积的上拱弧形、宽缓上拱型和低斜两段式为主;侵蚀充填构造、平行层理、逆正粒序层理、沙纹层理、波状层理、块状层理和炭质碎屑层是异重流沉积典型的沉积构造;沉积近端王59井以泥质碎屑流和底床载荷主导的高密度异重流沉积垂向叠置为主要特征,沉积远端牛876井以悬浮载荷主导的低密度异重流沉积和漂浮沉积垂向叠置为主要特征;平面分布呈条带状,在沉积近端以碎屑流沉积为主,伴随搬运距离增加,碎屑流转化为异重流;湖盆异重流搬运演化过程经历流体潜入区、流体稳定厚度区和流体膨胀区,流体潜入区是决定侵蚀作用程度和范围的主要控制区域,流体稳定厚度区是底床载荷主导异重流沉积范围,流体膨胀区则是悬浮载荷和漂浮沉积物沉积区;断陷湖盆异重流沉积水道化特征不明显,沉积物粒度从粗到细均有发育,砂体的分布受古地貌控制可呈现条带状或扇状分布特征。
刘海宁刘海宁韩宏伟操应长曲志鹏张云银
关键词:异重流重力流断陷湖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