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珺 作品数:52 被引量:172 H指数:7 供职机构: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PLIF术后早期健肢疼痛原因及处理 目的 探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术后早期无明显症状侧健肢出现疼痛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5年1月,在我科行PLIF... 曹珺 母心灵 刘纪恩 马玉斐关键词:后路 椎间融合术 下肢疼痛 阿霉素与顺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骨肉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阿霉素与顺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骨肉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42例骨肉瘤患者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19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阿霉素25mg/m^2静脉注射,第1~3天;顺铂100mg/m^2(静脉滴注24h);研究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7.5mg/m^2静脉滴注,第1—14天;2组均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VEGF及MMP-9的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清VEGF及MMP-9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356±282)μg/L比(518±503)μg/L,(213±192)μg/L比(382±343)μg/L,均P〈0.05]。结论阿霉素与顺铂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能够明显降低骨肉瘤患者外周血VEGF及MMP-9的表达水平。 梁祁枫 蒋振营 刘纪恩 袁义伦 曹珺 杜娟关键词:骨肉瘤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阿霉素 顺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脊柱手术模拟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被引量:6 2010年 手术模拟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领域,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为能使医生更好地开展脊柱疾患术前诊断、手术计划及模拟,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指导手术,节约手术的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本文从开发的必要性、系统功能设计及初步实现的功能进行阐述,探讨脊柱手术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代耀军 余伟巍 曹珺 李超 何飞 席平关键词:三维可视化 脊柱 计算机模拟 下颈椎椎弓根螺旋CT扫描的三维重建及测量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评价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测量下颈椎椎弓根相关参数的可行性。方法8具成年男性颈椎标本经螺旋CT扫描后,把信息传送至随机工作站(Silicon Graphics O2),结合下颈椎椎弓根置钉的参数需求,进行三维重建[容积成像(VR)和多平面重组(MPR)]后测量椎弓根各个相关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下颈椎椎弓根的外展角平均为42.02°±7.55°,C7最小(35.63°±6.34°),C4最大(46.94°±5.69°);头倾角平均为76.30°±12.01°,C3最小(72.93°±6.57°),C7最大(81.27°±13.34°);入点至下关节缘距离平均为(11.23±1.78)mm,C3最小[(10.54±1.25)mm],C6最大[(12.05±1.40)mm];入点至侧块外缘距离各椎体相差较大,平均为(2.65±1.21)mm,C4最小[(1.69±0.81)mm],C7最大[(3.74±0.99)mm];入点至椎体前缘距离各椎体差异较小,平均为(31.42±2.13)mm;椎弓根皮质骨高度平均为(8.43±1.30)mm,宽度平均为(5.54±1.26)mm;椎弓根松质骨高度平均为(3.69±1.19)mm,宽度平均为(2.67±1.15)mm;椎弓根皮质高度一般大于宽度,C4内径最小,C7内径最大。结论VR、MPR重建图像可满足椎弓根参数测量要求,其所测量的下颈椎椎弓根参数可满足经椎弓根手术的术前评估需求;下颈椎椎弓根变异较大。 曹珺 代耀军 殷亮 黄河 何飞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颈椎 后路寰椎侧块和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后路寰椎侧块和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4月至2016年12月应用寰椎侧块和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寰枢椎不稳21例病人的效果。本组病例男15例,女6例;年龄2... 勾瑞恩 郝少飞 刘纪恩 曹珺 冯伟 母心灵关键词:后路 寰椎侧块 枢椎椎弓根 寰枢椎不稳 经伤椎连续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经伤椎连续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1例单椎体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分为2组。A组30例实施跨伤椎上下各一椎体椎弓根螺钉固定,B组31例实施经伤椎连续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2组术前与术后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变化及术后疼痛发生率。结果 2组术后即刻伤椎高度恢复度及Cobb角矫正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18个月。术后1 a伤椎高度、Cobb角矫正度、术后疼痛发生率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10例(33.33%)并发症,其中7例腰背部疼痛或双下肢疼痛麻木,3例螺钉松动;B组仅出现4例(12.90%)腰背部疼痛。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连续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爆裂骨折,可提供短节段三柱固定,恢复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效果好,并发症少。 关春雷 刘纪恩 母心灵 职训杰 鲁维丽 曹珺 勾瑞恩关键词:腰椎 爆裂骨折 骨折内固定 后路手术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健肢疼痛原因及处理 目的 探讨经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健肢疼痛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4年10月,我科行PLIF治疗的56例下腰椎疾病患者资料,本组患者均仅一侧下肢有明显神经根压迫或刺激症状。 曹珺 母心灵 刘纪恩 勾瑞恩 关春雷 李俊清关键词:腰椎 脊柱融合术 手术后并发症 PLIF术后早期健肢疼痛原因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术后早期健侧下肢出现疼痛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15年7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LIF治疗的69例仅一侧下肢有明显神经根压迫或刺激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腰椎管狭窄症20例,腰椎滑脱症11例。手术节段:L2/32例、L3/42例、L4/516例、L5/S128例、L4/5~L5/S118例、L3/4~L4/53例。男30例,女39例,年龄36~75岁,平均57.6岁。观察术后第3 d、7 d、14 d健肢感觉运动情况。治疗2周疼痛缓解欠佳病例,除常规X线摄片外,并行CT、MRI及肌电图检查,结合病史、围术期管理和术中情况等,综合分析相关的可能造成的因素。出院后1、3、6及12个月进行随访,了解恢复情况。结果 24例健肢出现疼痛。无神经切割伤及定位错误病例。术后3 d出现10例,术后7 d出现11例,术后14 d出现2例,术后1个月回访发现1例。VAS评分3.6~7.7分。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16例;腰椎管狭窄症6例;腰椎滑脱症2例。治疗2周15例完全缓解;1例感染,3个月后治愈;8例部分缓解,肌电图检查显示3例有神经根损伤,CT扫描未发现1级以上螺钉穿破,MR检查未见明显血肿压迫,其中2例伴肌力下降,发现时间为术后第3、6 d,治疗6个月后恢复,12个月回访此2例健侧膝关节局部遗留轻度麻木。统计分析与病史、年龄、性别、烟酒、伴随内科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融合器植入方向、术后引流量、脑脊液漏无明显相关;与螺钉穿破,明胶海绵使用量、减压范围、椎间隙撑开或加压、引流管拔出时间及用药等有一定关联(P<0.05)。结论 PLIF术后无明显症状侧健肢出现疼痛,可能与术中体位摆放、椎弓根置钉穿破、神经根分离牵拉损伤、止血不当、神经根管减压不充分及术后管理、感染、用药和局部炎症水肿等相关,同时患者经济条件及心理状态也是� 曹珺 母心灵 刘纪恩 勾瑞恩 关春雷关键词:腰椎 后路 椎间融合术 下肢疼痛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06—2013-06间经PKP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45例临床资料,分为骨折组和未骨折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术后Cobb角及抗骨质疏松治疗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术后Cobb角和抗骨质疏松治疗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后Cobb角和抗骨质疏松治疗是PKP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 李俊青 刘纪恩 勾瑞恩 曹珺关键词: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 前路MC+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经前路MC+椎间融合器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对23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MC+填充自体髂骨的椎间融合器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手术平均时间50.62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5.80 m L,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未发生感染、脑脊液漏、神经器质性损伤、气管及食道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均获随访6~36个月,平均15.23个月。无融合器脱出等病例,复查影像学显示,22例(95.65%)椎间骨质融合,椎间隙高度恢复。JOA评分术后1a改善率83.17%,优良率82.61%。15例有神经症状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应用MC+椎间融合器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无须使用颈前钢板,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术后椎间隙高度无明显丢失,植骨融合率高。 冯伟 郝少飞 刘纪恩 勾瑞恩 母心灵 曹珺关键词:颈椎 前路 椎间融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