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娟
- 作品数:34 被引量:13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药典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鲟鳇鱼子提取物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的影响
- 2022年
- 虽然衰老是生物个体正常生理功能不可逆的衰退过程,但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够对衰老进程起到一定的延缓作用。本文研究了鲟鳇鱼子提取物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鲟鳇鱼子提取物对线虫平均寿命、最大寿命均具有延长作用。
- 李玉娟王义国张启明李国志柴方营
- 关键词:衰老秀丽隐杆线虫
- 复方丹参滴丸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分析复方丹参滴丸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和一般规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2009年~2015年有关复方丹参滴丸不良反应的报道,分为单用复方丹参滴丸和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应用西药两组,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用复方丹参滴丸发生不良反应122例(占5.82%);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应用西药发生不良反应163例(占7.17%)。其不良反应表现复杂多样,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头痛和出血等。大部分不良反应为病人可耐受的轻微损伤,出血等少部分不良反应需要停药对症处理。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不良反应较为常见,临床应用时应重视复方丹参滴丸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 李少春马丽娜郝新梅李贻奎李玉娟
-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
- SZ果壳提取物对线虫帕金森病模型的影响
- 目的:观察SZ果壳提取物对秀丽隐杆线虫帕金森病模型的影响.方法: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和2个用药组,浓度分别为:0.1mg/ml和1mg/ml,观察不同浓度SZ果壳提取物干预对鱼藤酮诱导线虫帕金森病模型体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 李玉娟王丹巧
- 关键词: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麦冬皂苷类化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用途
- 本发明提供麦冬皂苷类化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肿瘤为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所述恶性肿瘤选自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结肠癌、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骨髓增殖性疾病实体瘤或血液系统恶性...
- 李玉娟段昌令马琰岩
- 文献传递
- SZ果壳提取物对线虫帕金森病模型的影响
- 目的:观察SZ果壳提取物对秀丽隐杆线虫帕金森病模型的影响。方法: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和2个用药组,浓度分别为:0.1mg/ml和1mg/ml,观察不同浓度SZ果壳提取物干预对鱼藤酮诱导线虫帕金森病模型体内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 李玉娟王丹巧
- 关键词:帕金森病神经毒素神经保护秀丽隐杆线虫
- 文献传递
- 小鼠脑微透析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HPLC-ECD高灵敏检测方法
- 本文建立一种高灵敏检测小鼠脑微透析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P)、多巴胺(DA)、3,4 二羟基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等单胺类神经递质...
- 李涛赵小亮焦玥刘洋张美玉李玉娟王志国王丹巧
- 关键词:单胺神经递质
- 线虫模型与干预帕金森病靶点及药物发现的研究进展
- 2014年
- 目的对秀丽隐杆线虫在帕金森病药物发现中的作用进行总结,以期对帕金森病的药物发现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系统文献调研,以近年来的30余篇外文文献为依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线虫分子途径的保守性及应用线虫模型进行药物筛选实验的可行性使线虫成为非常有潜力用于发现治疗帕金森病药物的模式生物。结论线虫这一模式生物的引入对于帕金森病药物靶点的发现与确证及新的治疗药物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 李玉娟王丹巧
- 关键词:秀丽隐杆线虫帕金森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发现
- 川芎嗪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对脑中枢敏化区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坐骨神经部分损伤(SSN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痛敏行为的作用,并探讨其对脑腹内侧前额叶皮质(m PFC)和杏仁核中央核(Ce A)细胞外液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SNI模型组和川芎嗪组,分别通过丘脑腹后外侧核(VPLNT,2.5μmol·kg^(-1))、鞘内(it,25μmol·kg^(-1))和静脉(iv,20 mg·kg^(-1))注射给予川芎嗪或生理盐水。采用纤维丝机械刺激法和冷喷法评价大鼠机械痛敏和冷痛敏行为。应用颅内双位点同步微透析采集mPFC和CeA细胞外液,高效液相-荧光色谱法检测细胞外液中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和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SSNI模型组大鼠机械痛阈值显著降低(P<0.01),冷痛敏评分显著升高(P<0.01),mPFC细胞外液中Glu和Gly及CeA细胞外液中Gly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与SSNI模型组相比,iv注射川芎嗪(20 mg·kg^(-1))能明显升高SSNI模型大鼠的机械痛阈和降低冷痛敏评分(P<0.05);VPLNT,it和iv注射川芎嗪能显著降低SSNI模型大鼠mPFC细胞外液中Glu,Asp和Gly以及CeA细胞外液中Glu和Gly含量(P<0.05,P<0.01)。结论川芎嗪的镇痛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大鼠脑mPFC和CeA内兴奋性氨基酸递质Glu和Gly的释放、调控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动态平衡及缓解Glu兴奋性毒性造成的中枢敏化效应有关。
- 张美玉焦玥刘洋李玉娟赵小亮李涛
- 关键词:川芎嗪神经病理性疼痛前额叶皮质杏仁核
- 川芎干预Panx1-Src-NMDAR-2B信号通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中枢敏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3
- 2021年
- 兴奋性毒性(excitatory toxicity, ET)是中枢敏化(central sensitization, CS)引发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NPP)的重要因素,而血清缝隙连接蛋白-1(pannexin^(-1), Panx1)-Src-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单位(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subunit 2B,NMDAR-2B)关联是ET启动CS的一条新的重要通路,揭示川芎中枢止痛作用是否通过同步调控脊髓/脑Panx1-Src-NMDAR-2B通路来实现。该研究采用动态活体的脑/脊髓同步微透析技术,结合行为学、高效液相荧光法、ISCUSflex微透析分析仪、超敏多因子电化学发光分析法、ELISA和Western blot法,以坐骨神经部分损伤(sciatic nerve injury, SNI)大鼠为工具,考察川芎醇提物对脊髓背角(spinal dorsal horn, SDH)和脑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区NMDAR-2B、Src和Panx1蛋白表达以及细胞外液兴奋性氨基酸、细胞因子、能量代谢物质和P物质变化规律的影响。与假手术组相比,SNI模型组大鼠机械痛阈显著降低(P<0.01),冷痛敏评分显著升高(P<0.01);ACC细胞外液中谷氨酸(glutamate, Glu)、丝氨酸(D-serine, D-Ser)和甘氨酸(glycine, Gly)水平显著升高(P<0.05),SDH细胞外液中Glu、D-Ser、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乳酸(lactic acid, Lac)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脑ACC组织中NMDAR-2B、Src和Panx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SNI模型组相比,川芎醇提物高、中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模型大鼠机械痛阈的镇痛活性(P<0.05),而川芎醇提物中剂量组也能显著降低冷痛敏评分(P<0.05)。川芎醇提物高、中剂量组显著抑制SNI大鼠脑ACC细胞外液中Glu、D-Ser和Gly的含量(P<0.05),也能抑制脊髓SDH细胞外液中Glu含量(P<0.05)。川芎醇提物中剂量组也能明显升高SDH细胞外液中葡萄糖(glucose, Gluc)、Lac、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 IFN-γ)、角质形成细胞趋化因子/人生长调节癌基因�
- 杜丹丹张美玉刘洋焦玥赵小亮李涛王志国苗迎春孙健翁小刚吴晓霞李玉娟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前扣带回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 HIF-1活性调节及其在缺血后血管新生中的作用被引量:14
- 2009年
-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是一种由α亚基和β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该文对HIF-1活性表达及其在缺血/缺氧诱发的血管新生中的重要作用做了简要综述。
- 李玉娟刘建勋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血管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