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
- 作品数:60 被引量:133H指数:7
-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可溶性酪氨酸蛋白激酶对乳腺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酪氨酸蛋白激酶(sAxl)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诊断、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该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的103例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Axl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清sAxl水平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并分析5年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乳腺癌组血清sAxl水平[(60.19±23.05)ng/mL]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48.85±17.0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70,P<0.001)。血清sAxl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分期、雄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绝经状态、Ki-67标记指数无关(P>0.05)。血清sAxl鉴别乳腺癌和乳腺纤维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4,根据最大约登指数(0.6421)确定截断值为46.09 ng/mL,灵敏度为80.5%,特异度为86.0%。生存分析显示,血清sAxl高水平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9,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sAxl是影响乳腺癌生存率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sAxl水平明显升高,高水平sAxl与患者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有关;血清sAxl可作为乳腺癌诊断及生存预后评估的指标。
- 费翔李立崔建春
-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评估
- 105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旨在提高诊治水平。方法法对我院收治的105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黄疸65例(61.9%),吃奶不好、吐奶18例(17.1%),腹泻13例(12.4%),发热12例(11.4%),哭闹、精神弱、思睡6例(5.7%)。主要体征为皮肤发花21例(20%),口周发绀6例(5.7%)。血培养结果中葡萄球菌102例,占97.1%,其中,表皮葡萄球菌58例,占55.24%;溶血葡萄球菌28例,占26.67%;松鼠葡萄球菌6例,占5.7%;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占4.76%。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不典型,最主要的病原菌为葡萄球菌,以条件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积极处理合并症及并发症。
- 李立
- 关键词:败血症新生儿病原菌
- 乳腺癌术中光动力辅助清除内乳区淋巴结的临床意义
- 2006年
- 崔建春李立荣大庆董齐柳青峰宫本松
- 关键词:乳腺癌光动力
- 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内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水平变化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内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82例存在远处转移灶或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的乳腺癌患者,其中远端转移灶患者40例,腋窝淋巴结转移灶患者42例。切除患者局部组织,获取乳腺癌原发灶及转移灶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病灶中ER、PR水平。分析比较原发灶与转移灶中ER、ER的表达差异,并根据ER、PR表达的不同情况调整治疗方案,观察治疗情况。结果腋窝淋巴结转移灶患者ER、PR检测结果显示,原发灶阳性率分别为76.2%、71.4%,腋窝淋巴结转移灶阳性率为73.8%、52.4%,腋窝淋巴结转移灶和原发灶表达不一致率分别为7.1%、14.3%。远处转移灶患者中ER、PR检测结果显示,原发灶阳性率分别为75.0%、27.5%,远处灶阳性率分别为72.5%、50.0%,远处转移灶和原发灶中不一致率分别为22.5%、27.5%。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与原发灶ER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3,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与原发灶PR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31,P>0.05)。远处转移灶与原发灶ER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5,P>0.05)。远处转移灶与原发灶PR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0,P<0.05)。根据乳腺癌患者受体表达情况,有22.0%(18/82)的患者应增加内分泌治疗。结论乳腺癌患者体内原发灶与转移灶ER、PR的表达存在一定差异,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体内病灶进行受体再检查,依据原发灶及转移灶激素受体的表达对患者进行治疗。
- 孙铁王英姿李立
- 关键词:乳腺癌原发灶转移灶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
- 腹腔镜手术应用自制脐部拉钩经脐部穿刺建立气腹200例报告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自制脐部拉钩在腹腔镜手术脐部穿刺建立气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应用自制脐部拉钩在200例腹腔镜手术中经脐部切口穿刺建立气腹。尖刀在脐上或脐下切开1.5~2.0 cm切口,以脐部拉钩上下方向提拉皮缘,尖刀柄尾端延脐上下缘的腹白线垂直刺入腹腔,形成垂直进入腹腔的间隙,最后用带保护的trocar沿此间隙置入,完成气腹的建立。结果穿刺建立气腹均1次完成,操作时间10~30 s,平均15 s。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自制脐部拉钩经脐部切口穿刺建立气腹,安全、简单、实用,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 崔建春蔡军李立柳青峰董齐白枫费翔
- 关键词:腹腔镜
- 介绍一种乳房肿物体表定位激光投影灯尺
- 2017年
- 乳房肿物体表定位膜(专利证号ZL201020172673.2;产品注册证号:冀石药监械(准)字2013第16400),已被广泛应用于触诊阴性的乳房肿物精准定位动态观察及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时病灶原始位置及边界的确定。
- 崔建春李立柳青峰王英姿董齐
- 关键词:乳房肿物体表定位
- 小儿支原体肺炎106例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对106例确诊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X线表现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支原体肺炎年长儿多见,临床表现多样,易伴有肺外合并症,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结论根据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支原体肺炎诊断不难,阿奇霉素疗效好。
- 李立
- 关键词:肺炎
- 腹腔镜手术中腹腔冲洗引流的原则和方法
- 2006年
- 李立崔建春荣大庆董齐柳青峰宫本松胡永胜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腹腔灌洗引流术
- 介绍一种乳房良性疾病外用药物渗透贴
- 2013年
- 乳腺增生和乳房感染是乳房多发良性疾病,前者按中医辩证理论可分成多种亚型;后者包括新生儿乳腺炎、哺乳期乳腺炎、乳腺脓肿、浆细胞性乳腺炎等.该类疾病采取中药辅助和局部外敷,有良好的疗效.不同类型的病症应配以对症的药物进行治疗,而传统药物贴膜里的药方是固定的,不能特异的选择药方,随需所定,因此无法更好的满足患者不同疾病的治疗需求.
- 王英姿李立崔建春肖轩张颖柳青峰董齐
- 关键词:乳腺增生外用药物治疗
- 针灸介导体外胃电起搏改善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该文旨在观察针灸介导的体外胃电起搏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三类手术病人:肝胆手术32例;胃手术48例;结肠手术29例。分别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单纯体外胃电起搏组、针灸介导体外胃电起搏组。于术后第1天起,进行体外胃电起搏,每日3次,每次20min;于术后24、48和72h查胃电图。结果三类腹部外科手术病例,术后应用体外胃肠起搏辅助治疗48h后,胃电图显示胃正常慢波百分比、排气人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多。针灸介导体外胃肠起搏组比单纯体外胃肠起搏组增多更为显著。该治疗对胃手术后影响最为显著,结肠手术次之,胆道手术最小。结论针灸介导的体外胃肠起搏疗效显著。针刺上脘穴具有促进胃肠蠕动的功效,针灸介导体外胃肠起搏将新兴胃肠起搏技术与祖国医学针灸治疗相结合,更有效地促进胃肠动力,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李立富永明董齐苍爱军柳青峰
- 关键词:胃起搏胃电图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