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营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泥质岩及其变质脱水产物中含水矿物稳定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俯冲带沉积物(岩)的变质脱水作用对俯冲带流体组成、矿物和同位素组成及岛弧岩浆演化具有深远影响。以天然泥质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温高压实验,确定了1.5~3.5GPa、746~930℃条件下,俯冲带沉积物中绿泥石、绢云母及其脱水后产物角闪石和黑云母在俯冲带的稳定范围,绘制了高温高压条件下泥质岩体系相图。研究结果表明,在泥质岩体系中,绿泥石是最早发生变质脱水的矿物,在俯冲带50km深度以上全部分解,其分解产物——角闪石可携带流体进入到俯冲带85km处,黑云母则可俯冲至120km或更深的深度,据此可知,在俯冲带深部,沉积物完全脱水的深度范围(≥120km)要大于蚀变洋壳(90~100km)。
- 李营唐红峰刘丛强周志华
- 关键词:俯冲带泥质岩含水矿物
- 高温高压条件下泥质岩变质脱水作用的实验研究
- 俯冲带沉积物及其变质脱水过程中所产生的流体,在壳-幔物质循环、俯冲带流体形成和岛弧岩浆起源等地质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泥质岩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一种表壳沉积岩石,与上地壳平均化学组成接近,是俯冲带沉积物的典型代表。为确定...
- 李营
- 关键词:泥质岩
- 文献传递
- 泥质岩脱水作用的高压差热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俯冲带变质脱水作用对俯冲带的流体形成、岩浆起源和演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泥质岩是俯冲板块表层沉积物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天然泥质岩为对象,成功运用高压差热分析(HP-DTA)方法对其在1.5-4.0GPa下的脱水温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泥质岩的脱水温度与压力呈很好的负相关关系。通过与冷、热俯冲带地热梯度线比较,确定了泥质岩在俯冲带深部发生变质脱水作用的深度范围(75-145 km),为岛弧岩浆源区位置的解释提供了实验证据。
- 李营唐红峰刘丛强侯广顺
- 关键词:泥质岩
- 俯冲带沉积物变质脱水作用热力学计算研究
- 2006年
- 本文采用热力学计算方法,对庐山变泥质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变质脱水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俯冲带沉积物在冷、热俯冲带的变质脱水过程明显不同.在冷俯冲带,沉积物变质脱水作用开始于95 km深处,并一直持续到120 km深处,此时仍有3%的流体保存在沉积物中.在热俯冲带,沉积物的脱水过程集中在两个阶段,50~60 km和75~80 km.经历了这两个脱水阶段后,沉积物仍然携带着部分流体(0.9%),进入到俯冲带深部(大于120 km).
- 李营唐红峰刘丛强
- 关键词:泥质岩热力学计算
- 泥质岩变质脱水作用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 研究表明,大洋沉积物或陆壳岩石可以发生俯冲作用进入俯冲带深部。该过程中岩石的含水矿物发生了变质脱水作用和相转变,所产生的流体是俯冲带流体的重要来源并对俯冲带岩浆产物的地球化学特征有标志性的影响。为了深入揭示陆壳物质在俯冲...
- 唐红峰李营
- 关键词:泥质岩微量元素高温高压
- 文献传递
- 泥质岩变质脱水作用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研究表明,大洋沉积物或陆壳岩石可以发生俯冲作用进入俯冲带深部[1-3].该过程中岩石的含水矿物发生了变质脱水作用和相转变,所产生的流体是俯冲带流体的重要来源[4]并对俯冲带岩浆产物的地球化学特征有标志性的影响.为了深入揭示陆壳物质在俯冲带温度-压力条件下的变质脱水作用和该过程中发生的微量元素变化,我们开展了泥质岩变质脱水作用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 唐红峰李营
- 关键词:泥质岩微量元素高温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