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乾
- 作品数:47 被引量:279H指数:12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 黔西滇东铅锌矿床中分散元素镉镓铊富集规律研究
- 贵州西部和云南东部分布着大量铅锌矿床,为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铅锌矿富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发现云南会泽、富乐、贵州杉树林、青山、绿卯坪、长坪子、丫都、猫猫厂、草子坪等中大型矿床。
- 付绍洪顾雪祥王乾李发源章明
- 关键词:铅锌矿床
- 文献传递
- 藏东贡觉县马曲砂金矿床地质特征被引量:5
- 2000年
- 马曲砂金矿位于西藏东部昌都地区 ,地处著名的三江成矿区 ,阿尔卑斯 -喜马拉雅巨型造山带东段弧形转弯处。根据砂金矿床的地质特征 ,重砂矿物组合以及主要重砂矿物特征 ,认为该矿床是近源型砂金矿 ,其形成与位于砂金矿南的各贡弄斑岩型铜金矿床有关。砂金聚集于河漫滩地貌单元含泥砂砾层的下部 ,砂金矿体的大小、品位和稳定性明显受河谷河漫滩形状的控制。
- 王乾黄卫唐菊兴辛忠雷林仿
- 关键词:砂金矿床地质特征
- 山东焦家金矿羽状构造勘查模型被引量:6
- 2005年
- 焦家金矿主蚀变带中的1,2号矿体实际上是分支复合的同一条工业矿体,受主断裂控制,主矿体的特别厚大部位往往是由3号脉与主矿体复合形成的,可作为生产中探寻3号脉的标志。矿床及矿田范围内,“羽状”构造体系控制了矿床及矿体的分布,建立了直观的“羽状”构造控矿勘查模型。
- 庞绪成顾雪祥唐菊兴王乾司荣军
- 关键词:成矿作用勘查模型焦家金矿床
- 西藏类乌齐县南越拉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被引量:4
- 2013年
- 西藏类乌齐县南越拉铅锌矿位于羌北地块,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上三叠统甲丕拉组(T3j)地层岩性为砂岩、砾岩、灰岩夹泥岩。该矿床受地层、岩体以及断裂构造带的控制。其中甲丕拉组(T3j)是该矿床的含矿地层,矿体赋存于甲丕拉组(T3j)上部的碎裂白云质灰岩中。本文通过介绍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演化,简要地分析了南越拉铅锌矿床的成因,并通过矿体岩石化学异常、物探异常特征,推测Ⅱ号矿化带以及对深部矿体进行勘探均具有较可观找矿前景。
- 蔺吉庆王乾钟康惠赵孝武
- 关键词:断裂构造带铅锌矿
- 西藏多龙矿集区岩浆岩时空分布及成矿岩石氧化状态分析
- 矿集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西藏斑公湖-怒江缝合带北部,南羌塘板块南缘中生代铁格龙构造岩浆弧中,矿集区由多不杂、波龙、拿若、色那、铁格龙、尕尓勤、地堡那木岗、拿顿等矿田组成,其东西长约25km,南北宽约10km.矿区出露地层主...
- 白荣龙王乾钟康惠
- 关键词:岩浆岩岩石类型岩浆活动
- 西藏汤不拉铜钼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机制被引量:1
- 2015年
- 汤不拉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冈底斯东段的火山岩浆弧中,具有优越的成矿条件,矿床成岩成矿时间基本集中于喜山期,形成作用主要与新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到拉萨地体下有关。矿区有前奥陶系松多岩群(An Os)和岩浆岩出露,断裂构造较发育,蚀变类型多样。结合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矿石特征,建立了汤不拉铜钼矿床的成矿模式,为区内进行成矿预测及建立区域成矿模式提供参考。
- 于涛王乾钟康惠樊炳良杨成业张磊韩飞翟静波
- 关键词:地质特征成矿预测成矿模式
- 黔西南水银洞金矿床地质特征及载金矿物初步研究
- 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床为近年在黔西南发现的又一重要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与烂泥沟、丫他、戈塘等大中型金矿床构成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富集区,并作为西南地区大面积中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床位于灰家堡背斜近核部偏南翼。赋矿层以上...
- 付绍洪顾雪祥王乾夏勇张兴春陶琰
- 关键词:金矿物金矿床地质特征水银洞
- 文献传递
- 扬子地台西南缘主要铅锌矿床分散元素镉、锗、镓富集规律研究
- 扬子地台西南缘分布着大量富含分散元素镉、锗、镓的铅锌矿床,已成为我国铅、锌及镉、锗、镓等矿产资源的重要矿产基地。在对代表性矿床进行地质调查和系统采样的基础上,应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研究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中分散元素的...
- 顾雪祥付绍洪王乾李发源章明
- 关键词:铅锌矿床扬子地台闪锌矿
- 文献传递
- 喜马拉雅碰撞造山作用与(超)大型矿集区的形成:科学问题与思考被引量:18
- 2001年
- 青藏高原及邻区是中国唯一的一块具有世界规模级的成矿富集区 ,迄今所发现的大型、超大型矿床 /矿集区 ,在时间抑或空间上均与喜马拉雅碰撞造山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反映了与喜马拉雅碰撞造山作用过程相伴随的青藏高原周边及内部岩石圈薄弱地带的壳幔置换过程、层圈交换作用、流体活动及其地球化学分馏过程 ,是控制大型、超大型矿床 /矿集区形成的主要因素。青藏高原成矿大陆动力学研究是阐明该区矿产资源分布规律和进一步发现大型、超大型矿床 (矿集区 )
- 顾雪祥唐菊兴王成善陆彦王乾
- 关键词:矿集区青藏高原成矿作用矿产资源流体作用
- 西藏玉龙铜矿床——鼻状构造圈闭控制的特大型矿床被引量:34
- 2006年
- 文章研究了背斜圈闭构造控制玉龙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的形成和矿体的分布。通过对成矿体系中各矿体的产出和形态特征、矿床地球化学原生晕分布特征、圈闭构造的古构造应力场恢复等的研究,认为玉龙铜矿的斑岩型(Ⅰ号矿体)、矽卡岩型(Ⅱ、Ⅴ号似层状原生矿体、Ⅴ号矿体上层矿体)、矽卡岩-次生氧化富集型(Ⅱ、Ⅴ号似层状次生氧化矿体)、角岩型(接触带角岩中硫化物矿体)、隐爆角砾岩型等矿体的分布受甘龙拉背斜的南段倾伏端的构造圈闭控制。因此,超大型玉龙铜(钼)矿床的形成与良好的背斜圈闭构造有关。
- 唐菊兴张丽李志军陈建平黄卫王乾
- 关键词:地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