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
- 作品数:40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帕金森病猴苍白球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
-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猴模型苍白球(globus pallidus,GP)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为研究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提供动物实验依据.
方法: 应用颈内动脉注射M...
- 王景王学廉王举磊陈军高国栋
- 关键词:帕金森病电生理特性病理生理动物实验
- 文献传递
-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扭转痉挛及术后神经调控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扭转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规范刺激参数调试方案。方法分别采用丘脑底核电刺激术(10例)和苍白球内侧部电刺激术(3例)治疗13例原发性扭转痉挛患者,并进行刺激参数调试,Burke—Fahn—Marsden肌张力障碍量表评价扭转痉挛改善情况,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6例于开启刺激器后1~3d、3例于1周后扭转痉挛症状改善率〉60%,6个月后改善率〉75%,1年后〉85%;2例于开启刺激器后2个月出现扭转痉挛症状改善,6个月后改善率〉60%,1年后〉80%;1例于开启刺激器后出现扭转痉挛症状轻微改善,6个月后改善率为45%,1年后为75%。无一例发生手术相关不良反应。行双侧丘脑底核电刺激术者开启刺激器后6个月刺激参数为电压1.50~2.00V,频率130~145Hz,脉宽60~90μs;1年时刺激参数为电压2.00-2.50V,频率130—150Hz,脉宽60.90μs。行双侧苍白球内侧部电刺激术者开启刺激器后6个月刺激参数为电压2.50—2.80V,频率130~160Hz,脉宽60。90灿s;1年时刺激参数为电压2.50~4.00V,频率145~170Hz,脉宽60—90¨s。结论丘脑底核电刺激术和苍白球内侧部电刺激术均可有效改善扭转痉挛症状且安全性良好,刺激参数调试应选择个体化程控参数。
- 王景汪鑫罗甜李楠王学廉高国栋
- 关键词:深部脑刺激法
- 帕金森病猴丘脑底核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
- 2008年
-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猴模型丘脑底核(STN)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为研究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应用颈内动脉注射MPTP建立PD猴模型。在立体定向仪引导下应用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记录"造模"前后猴病理及正常生理状态下STN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并对其放电模式进行分析。结果电生理记录显示STN神经元放电频率在生理状态下为2.03±1.12Hz;在病理状态下为9.58±0.85 Hz(P<0.01)。在生理状态下有20个(20/35,57.14%)神经元呈现簇发放电,有15个(15/35,42.86%)神经元呈现连续放电;在PD病理状态下有10个(10/12,85.71%)神经元呈现簇发放电,有2个(2/12,14.29%)神经元呈现连续放电(P<0.05)。生理状态下STN神经元的ISI序列散在分布于30~980ms之间;在PD病理状态下当STN神经元呈连续放电时,ISI分布于50~360ms之间,在150ms以下有一个分布密集条带,当STN神经元呈簇发放电时,ISI分布于30~470ms之间,在40ms以下有一个分布密集条带。结论PD猴模型STN神经元较生理状态下放电频率明显增加,其放电模式也有明显变化,簇状放电模式比例增大,ISI序列发生明显变化。
- 王景王学廉王举磊陈军高国栋
- 关键词:帕金森病丘脑底核神经元ISI
- 80%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都会犯的“侥幸心理”
- 2018年
- 很多患者看病都会犯“拖延症”,以为不治疗就能自愈。虽然面部的三叉神经痛有“天下第一痛”之称,但不少三叉神经痛患者都有拖延求医的习惯,有些抱着期望疾病自愈的侥幸心理,有些觉得三叉神经痛难治而干脆熬着,这些心态成为阻碍疾病康复的拦路虎。
- 王景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侥幸心理疾病康复自愈
- 3D-TOF及FIESTA-C影像融合三维重建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 神经出/入脑干区(REZ)的神经血管压迫综合症(NVC)是原发性面肌痉挛(HFS)及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的病因,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是治愈该类疾患的最佳方式,而判断责任血管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除术中探查外,目前...
- 王景张威王学廉屈延高国栋
- 关键词:显微血管减压术影像融合三维重建
- 躁狂症见谁都是“自来熟”
- 2016年
- 遗传因素、体质因素、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精神因素都是躁狂症的诱发因素,躁狂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多发生在20岁左右的青春期,躁狂症的发病通常急骤起病,病程短,而且预后良好,基本都能恢复到原先的正常状态。
- 王景
- 关键词:躁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体质因素代谢异常
- 一种非标准颅脑立体定向头架适配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使用的非标准颅脑的立体定向头架适配器,具有圆形头架主体、底座、支架,特征在于还具有定位框7、8;四个支架16下端固定在底座15上,上端通过螺栓与圆形头架主体相连,凹槽11、12、...
- 高立高国栋王学廉常崇旺李楠王景马久红吴鹤鸣
- 文献传递
- 抑郁症的十九个信号
- 2012年
-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性疾病,以情绪显著而持久低落为主要症状,并且伴有相应的思维、行为改变。抑郁症患者的表现并不典型,核心的抑郁症状,往往隐藏于其他心理和躯体的症状中,因而容易导致医生误诊、失治,甚至酿成严重后果。人们应当警惕以下抑郁症的信号。
- 王景
- 关键词:抑郁症状信号障碍性疾病情绪
- 互动型教学在神经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3
- 2010年
- 试从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双主体角度出发,阐述互动型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并从互动教学的意义、方法、原则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较好地实现神经外科学学习中的师生互动。
- 王学廉吴鹤鸣葛顺楠常崇旺马久红王景汪鑫
- 关键词:神经外科学临床教学互动提问
- 腰大池置管外引流在显微血管减压术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应用腰大池置管引流脑脊液对预防小脑挫裂伤及出血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49例行MVD治疗的病例资料。术中应用腰大池置管外引流者(实验组)120例,术中未用腰大池置管外引流者(对照组)129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小脑挫裂伤及岩静脉属支及远隔部位出血发生率。结果术中发生小脑挫裂伤对照组10例(7.75%),实验组1例(0.83%);术后复查头颅CT示小脑挫裂伤对照组4例(3.10%),实验组无术后小脑挫裂伤。对照组术中可见由于释放CSF牵拉造成岩静脉属支出血4例(3.10%),术后对侧幕上远隔部位硬膜下出血1例(0.78%)。实验组术中、术后均未见出血。实验组未见明显腰大池置管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术中应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可缓慢释放脑脊液,避免由于过快释放脑脊液导致的远隔部位出血。同时预防术中释放脑脊液时由于操作不当引发小脑挫裂伤,减少MVD手术相关并发症。
- 王景王学廉高国栋
-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腰大池引流术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