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民波
- 作品数:56 被引量:348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长江口北支水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研究被引量:19
- 2006年
- 2003年7月(丰水期)和2004年1月(枯水期)在长江口崇明北沿滩涂潮间带,共设置3个断面,按《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进行底栖动物调查。结果表明,丰水期底栖无脊椎动物17种,种类组成以甲壳动物最高(占41.18%),枯水期7种,种类组成以多毛类最高(占57.14%);丰水期的优势种(优势度≥0.02)为伍氏厚蟹(Helice japonica)、豆形短眼蟹(Xenophthalmus pinnotheroides)、弹涂鱼(Perlophthalmus cantonensis)和无齿相手蟹(Sesarma hacmatocheir)。枯水期的优势种为豆形短眼蟹、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日本刺沙蚕(Neanthss japonica)和纽虫(Nemertini spp.)。丰水期的生物量为枯水期的20.65倍;枯水期生物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无齿相手蟹、伍氏厚蟹、弹涂鱼的生物量出现大幅度下降,生物量、栖息密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随离口门距离减小而呈增加的趋势,丰、枯水期底栖动物均分为3个群落。丰、枯水期群落演替现象明显。
- 罗民波沈新强徐兆礼王云龙朱江兴
- 关键词:长江口北支大型底栖动物潮间带
- 一种用于监测牡蛎幼体增殖放流效果的附着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监测牡蛎幼体增殖放流效果的附着装置,其中包括圆环(1)、轮胎(3)、泡沫浮子(4)和浮绳(5),所述圆环(1)由三个不锈钢圈(6、7、8)和若干斜杆(2)组成,且所述三个不锈钢圈(6、7、8)与若干...
- 王云龙张衡阮超罗民波陈渊泉
- 文献传递
- 嵊泗海域拖网渔业资源群落生态学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为了解嵊泗海域渔业资源状况,合理评估和利用渔业资源,根据2016—2017年嵊泗海域4个航次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运用生物多样性指数、物种季节更替率、相关性分析、冗余度分析等方法,对该海域拖网渔业资源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聚集性、优势种与环境因子间关系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海域共出现渔业资源种类78种,其中鱼类36种、虾类14种、蟹类12种、其他类16种,丰度和生物量均以鱼类最高,其次为蟹类和虾类;2)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焦氏舌鳎(Cynoglossus joyner)、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和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是嵊泗海域的优势种,其资源量整体呈现夏秋季节高于冬春季节、东部外海海域高于西部近海海域;3)渔获资源特征种群落的丰富度指数(D)平均为3.47,多样性指数(H′)平均为2.30,均匀度指数(J′)平均为0.65;4)冗余度分析结果显示,活性磷酸盐、表层叶绿素浓度、悬浮物浓度、亚硝酸盐含量是影响嵊泗海域渔业资源优势种季节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
- 简婷婷罗民波张衡王云龙
- 关键词:渔业资源优势种群落生态
- 用于海水贝类净化加工的紫外线灭菌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海产品加工设备领域的一种用于海水贝类净化加工的紫外线灭菌器,由密封容器、紫外线灭菌灯管、石英管连接构成。密封容器的空腔为圆柱形,石英管设置于密封容器空腔的中轴线,石英管两端的外管壁与密封容器两端的连接处用...
- 姜朝军乔庆林罗民波唐保军郭全友
- 文献传递
- 洋山岛周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特征被引量:8
- 2006年
- 根据2004年2月、5月和8月对杭州湾附近水域(30°32′~30°50′N、121°53′~122°17′E)20个取样站3个航次的采泥样品和阿氏网样品,结合2001年和2003年的同步资料,对底内动物和底上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栖息密度、重要种的优势度、群落多样性和结构及时间空间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底内动物共出现17种,种类组成贫乏,优势种变化明显,生物量较1982~1983年杭州湾调查资料有一定降低,物种多样性指数低并有下降趋势,群落结构极不稳定;底上动物底栖动物40种,组成有明显季节和年度变化,与2001年和2003年的同期资料相比,生物量有一定上升,优势种的种类及优势度有较大变化,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群落结构季节和年际演替现象明显。生物多样性研究发现洋山岛周围水域春季群落多样性较高。
- 罗民波沈新强朱江兴陆健健
-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 大型海洋工程对洋山岛周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8
- 2007年
- 杭州湾海域是多种鱼、虾、蟹类繁殖、肥育及仔幼鱼生长场所,又为世界著名的舟山渔场所在海域,生态系统极具脆弱性和复杂性。近年来,一系列海洋工程在杭州湾启动并投入运营。底栖动物直接或间接与杭州湾生态系统大多数理化过程有关,是杭州湾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01年的本底调查和2003—2005年4个年度的2月(冬季)、5月(春季)和8月(夏季)对杭州湾附近水域(N30°32′~30°50′、E121°53′~122°17′)20个取样站3个航次的底内动物和底上动物研究,结合洋山深水港工程建设,结果表明,2003—2005年底内动物共出现31种,底内动物生物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优势种季节、年度的更替现象明显,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呈现从2003年到2005年逐渐降低的趋势,单纯度(C)上升,丰富度下降,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2003—2005年度H′值均小于1,底泥的污染较为严重。底上动物共出现77种,生物量从2001—2005年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03年生物量为2001年的2.71倍,2005年生物量为2001年的0.69倍,大桥区、港区和航道区三个区的4个年度平均生物量,以港区的生物量为最高,航道区次之,大桥区的最低;底上动物出现优势种(优势度Y≥0.02)16种,优势种的年际演替现象明显;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呈现从2001年到2005年总体下降的趋势,单纯度(C)上升,工程对底栖环境的干扰导致底上动物的栖息地破碎化,群落结构稳定性下降。
- 罗民波陆健健沈新强王云龙徐兆礼朱江兴
- 关键词:海洋工程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分布
- 工程条件下杭州湾周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迁
- 根据2001年和2003~2005年4个年度的2月、5月和8月对杭州湾附近水域(30°32′0°50′N、121°53′22°17′E)20个取样站12个航次的底上动物调查,结合洋山深水港工程建设,结果表明,2001年和...
- 罗民波徐兆礼沈新强朱江兴
- 关键词:海洋工程大型底栖动物
- 文献传递
- 黄海绿潮浒苔(Ulva prolifera)的生长生殖对不同盐度的响应研究
- 浒苔广泛分布于江苏的池塘、河口和潮间带环境中,这些环境中显著改变的环境因子是盐度。本研究主要针对盐度的变化,考察浒苔生长生殖的变化规律。在不同盐度下浒苔的生长结果表明:当盐度为15‰~30‰时,浒苔的日生长率最大,都在1...
- 罗民波刘峰
- 关键词:海洋污染浒苔盐度
- 一种水产品中除草剂咪唑烟酸和高效氟吡甲禾灵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品中除草剂咪唑烟酸和高效氟吡甲禾灵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本发明通过简单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不仅使检测样品范围增加到鱼类、虾类、蟹类、贝类等多种水产品基质,且方法简便快捷,试剂用量少、...
- 张璇李磊蒋玫王翠华康伟高倩袁琪晁敏罗民波
- 东海栉水母(Ctenophora)生态特征被引量:12
- 2006年
-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栉水母数量变化和地理分布特征作了探讨。结果表明,东海栉水母平均丰度秋季(6.3ind·(100m^3)^-1)〉春季(1.6ind·(100m^3)^-1)〉冬季(1.4ind·(100m^3)^-1)〉夏季(0.6ind·(100m^3)^-1)。调查海域鉴定到种的栉水母共有6种,其中球型侧腕水母(Pleurobrachia globosa)是东海的主要种类;掌状风球水母(Hormiphora palnata)和瓜水母(Beroe cucumis)是常见种;带水母(Cestum sp.)是次常见种;蝶水母(Ocyropsis crystalline)和卵型瓜水母(Beroe avata)是稀有种。东海栉水母系暖水性浮游动物类群,其数量变化与东海暖流势力活动过程中的携带有密切的联系。球型侧腕水母分布较为广泛。是适应环境能力较强的种类;掌状风球水母、蝶水母和卵型瓜水母柑反,仅适应有限的环境;瓜水母和带水母适应能力介于以上两类栉水母之间。
- 徐兆礼张凤英罗民波
- 关键词:浮游动物生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