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德明

作品数:48 被引量:169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4篇细胞
  • 10篇基因
  • 9篇营养
  • 9篇营养素
  • 9篇糖尿
  • 9篇糖尿病
  • 9篇微量营养素
  • 7篇细胞因子
  • 5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腺癌
  • 5篇小鼠
  • 5篇免疫
  • 5篇SHRNA表...
  • 4篇蛋白
  • 4篇多药
  • 4篇多药耐药
  • 4篇流式细胞
  • 4篇流式细胞术
  • 4篇耐药

机构

  • 4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2篇吉林大学
  • 4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吉林省临床检...
  • 1篇帝国理工学院
  • 1篇长春生物制品...
  • 1篇长春中医学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吉林省疾病预...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作者

  • 48篇郑德明
  • 24篇张桂珍
  • 19篇卜丽莎
  • 12篇杨绍娟
  • 11篇侯治富
  • 7篇杜珍武
  • 7篇王维忠
  • 6篇刘霆
  • 6篇干惠珠
  • 6篇宋旸
  • 5篇朴松兰
  • 5篇常颖
  • 4篇张凤春
  • 4篇赵虹
  • 3篇魏景艳
  • 3篇贾润英
  • 3篇卢振霞
  • 3篇吴晓冬
  • 3篇薄立华
  • 3篇王华

传媒

  • 7篇吉林大学学报...
  • 5篇中国实验诊断...
  • 5篇中国免疫学杂...
  • 4篇白求恩医科大...
  • 4篇营养学报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级医刊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营养学会...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6篇2003
  • 6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5
  • 1篇1990
  • 3篇1989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_4^+T细胞细胞因子测定及在SLE治疗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外周血CD4+ T细胞细胞因子测定对SLE患者治疗及疗效监测的意义。方法  37例SLE患者和15例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IFN γ、IL 2和IL 4在CD4+ T细胞内的分泌。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IFN γ和IL 2在CD4+ T细胞的表达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1) ,IL 4在CD4+ T细胞的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静止期SLE患者IFN γ、IL 2和IL 4在CD4+ T细胞的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改变 (P >0 .0 5 )。IFN γ和IL 2降低的SLE患者发病年龄小 ,病情较重。结论 CD4+ T细胞细胞因子的测定可用于指导SLE患者的治疗及疗效监测。
高申荣墨克郑德明于庭
关键词:CD4+T细胞细胞因子SLE系统性红斑狼疮
WAF1克隆与大肠癌信号传递网络的建立
王维忠侯治富王丽颖卜丽莎王华吴晓冬高申杨绍娟郑德明王绍霞张艳芬
该课题组在大肠肿瘤分子调控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对大肠癌基因调控网络的进行了实验。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等完成了对WAF1基因的克隆与鉴定、构建了WAF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大肠癌细胞...
关键词:
关键词:WAF1基因克隆生物调控
白血病CD34与MDR1表达的调控关系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白血病CD34分子与MDR1分子表达的调控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双标记法检测 30例白血病外周血细胞CD34分子和MDR1分子的表达。结果 :白血病外周血细胞CD34分子表达与MDR1分子表达密切相关 (r =0 92 ,P <0 0 1) ;经曲线回归分析表明 ,CD34分子表达调控着MDR1分子的表达 ,且呈一元二次曲线关系 (R2 =0 88) ;回归方程式为 :MDR1=1 79+0 94CD34 0 0 1CD342 。结论 :在白血病外周血细胞中 ,CD34分子的表达调控MDR1分子的表达。
卢振霞孙延霞侯治富高申郑德明
关键词:CD34白血病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诱导与鉴定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体外诱导、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获得不同成熟阶段的树突状细胞(DCs)。方法:用贴壁法从健康人外周血浓缩白细胞获取单核细胞,第一阶段在GM-CSF+IL-4存在的条件下培养7 d,获得未成熟DCs;第二阶段在GM-CSF+TNF-α联合诱导下培养至14 d,获得成熟的DCs。对DCs的形态进行显微镜下观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型,用MTT的方法对DCs的功能进行检测。结果:获得的未成熟DCs中度表达CD1a、共刺激分子,高表达HLA-DR分子,在DCs的成熟期共刺激分子、HLA-DR及CD83、CD25分子均高度表达,刺激同种异型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强。结论:成功地建立了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获得不同发育阶段DCs的方法,并获得了大量纯度较高的DCs。
侯治富郭楠高申郑德明卜丽莎高嵩才华
关键词:树突细胞细胞共刺激分子
Decorin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Decorin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Decorin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临床手术切除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Decorin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Decorin mRNA明显高于相对正常乳腺组织(P<0.01),而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之间Decorin mRNA的表达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Decorin转录水平表达的上调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
宋旸操海萍郑德明张桂珍
关键词:DECORIN乳腺癌原位杂交
Decorin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定量研究
核心蛋白聚糖(deeorin)是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分,属于蛋白聚糖的一种,是SLRPs家族成员之一。它可抑制胶原纤维形成,参与调控细胞增殖、粘附。近年研究发现decorin可抑制细胞增殖,具有潜在抗肿瘤治疗应用前景。较多...
张桂珍操海萍郑德明杨绍娟卜丽莎崔亚南杜珍武王茜
关键词:DECORIN病理类型乳腺癌组织
IgD型多发性骨髓瘤(附4例报告)
1989年
多发性骨髓瘤(MM)IgD型是特殊而少见的类型。我院子1970~1987年经作免疫分型的55例MM中有4例为IgD型,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 [例1] 男,37岁。腰痛1年,四肢麻木5个月,活动后加重,当地医院按“腰肌劳损”治疗无效。近1个月发现前胸上方有一肿块,腰痛及胸痛加重,吞咽困难。
张秀梅王杨刘学明郑德明
关键词:肿瘤骨髓瘤
靶向mdr1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设计并构建靶向mdr1基因shRNA真核表达质粒。方法:以mdr1为靶基因设计具有短发夹结构的模板寡核苷酸,退火形成互补双链结构,再克隆至pSilencerTM3.1-H1neo载体,构建重组的短发夹shRNA表达载体。采用酶切法和测序法鉴定。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电泳后显示有66bp模板寡核苷酸片段和4.3kbp的线性化的pSilencerTM3.1-H1neo载体片段。重组子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中的mdr1基因cDNA序列相符。结论:重组靶向mdr1基因shRNA表达载体构建正确,为进一步转染耐药的肿瘤细胞逆转肿瘤耐药研究奠定了基础。
干惠珠张桂珍张凤春卜丽莎杨绍娟高申郑德明
关键词:MDR1基因RNA干扰SHRNA表达载体
血清对U937细胞分化过程中p21^(WAF1)蛋白表达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探讨 U 937细胞分化过程中血清对 p2 1 WAF 1 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乙酸肉豆蔻佛波醇(PMA)诱导 U 937细胞分化 ,血清作为调节因素 ;实验分为血清组 (FCS)、血清加 PMA组 (FCS+PMA )、无血清组 (NOFCS)和无血清加 PMA组 (NOFCS+PMA ) ,将血清组作为对照组 ;细胞的贴壁功能作为分化标志 ;Western印迹测定各组 p2 1 W AF 1 蛋白表达。结果 :PMA作用 U 9372 4 h后 ,FCS+PMA组细胞贴壁生长 ,而其他各组细胞悬浮生长 ;FCS+PMA组细胞贴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而 NOFCS和 NOFCS+PMA组细胞贴壁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0 .0 5 )。 FCS+PMA组和 NOFCS+PMA组与 FCS组相比p2 1 WAF 1 蛋白呈高度表达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而 NOFCS组与 FCS组相比 p2 1 WAF 1 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结论 :血清不影响 PMA作用 U937细胞内 p2 1 WAF1 蛋白表达 。
侯治富杜珍武栾先云卜丽莎张文岚高申郑德明
关键词:P21^WAF1U937细胞血清学
白血病预测因子—P-gp表达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2002年
侯治富卢振霞郑德明高申
关键词:白血病P-GP单因素方差分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