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
- 作品数:207 被引量:585H指数:11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常州市卫生局科技项目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乳腺检查专用磁共振影像诊断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乳腺检查专用磁共振影像诊断架;包括上身托板及头部托架;上身托板的上端面的前端沿左右方向向下开设有贯穿至其下底面的以使病人两乳房自然垂下时容纳病人两乳房的容纳槽;上身托板的左、右两侧端面的前端分别开设有与...
- 邢伟陈杰丁久乐
- 磁敏感加权成像定量研究正常成人水负荷前后肾脏变化的可行性
-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监测正常成人水负荷前后肾脏血氧水平变化的可行性.方法 分析11名健康志愿者水负荷前后的肾脏SWI图像资料.选取水负荷前后同一层面的SWI图像,使用SPIN软件分别测量皮质带和髓质带的相位...
- 丁玖乐邢伟陈杰俞胜男邱建国
- 关键词:代谢肾脏
- 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一例被引量:3
- 2009年
- 患者女,67岁。出现纳差、消瘦1个月,体重下降约10k,无发热、黄疸、腹痛、腹泻。CT显示肝内外胆管全程扩张,胆总管十二指肠开口处未见明显软组织肿块。扩张肝内胆管内可见多发乳头状结节影;增强后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静脉期中等程度强化(图1,2;箭)。手术病理表现:术中见胆总管直径约3cm,张力高。胆总管及肝内胆管内充满大量白色胶胨样黏液,胆总管下端、肝总管及左肝管内有多灶性、节段性苔藓样肿瘤,表面不平、充血。病理结果:(胆总管黏膜)示黏膜乳头状腺瘤生长,乳头密集拥挤,部分上皮细胞核大,有异型,偶见核分裂(图3,HE×200)。
- 陈杰邢伟邱建国史新平
- 关键词:肝内外胆管乳头状腺瘤黏液瘤胆总管十二指肠胆总管直径胆总管下端
- 不同最小b值的ADC值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前分级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最小b值下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对肾透明细胞癌(clearcellrenalcellcarcinoma,CCRCC)术前分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CCRC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病理资料。根据Fuhrman核分级法分为低级别组(FuhrmanI和Ⅱ级)和高级别组(FuhrmanⅢ和Ⅳ级)。参考常规序列,由一位放射科医师在肿瘤实质区手动勾画大小约0.35~O.45cm^2的感兴趣区,记录各b值(O,200,400,600,800和1000s/mm^2)对应的信号强度值。采用最小b值分别为0和200s/mm^2计算得到ADCO~1000和ADC200~1000。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b值的ADC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高低级别CCRCC的ADC值的差异;ADC值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20例为低级别组,12例为高级别组。32例CCRCC的ADC0~1000为(1.840±0.308)×10^-2mm^2/S,ADC200~1000为(1.429±0.317)×10。mm。s,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t=12.78,P=0.00)。其中,低级别CCRCC的ADCO~1000值为(1.893±0.315)×10^-3mm^2/s,高级别的ADC0~1000值为(1.752±0.286)×10。mm。/s,组间无统计学差异(t=1.272,P=0.213);低级别CCRCC的ADC200~1000值为(1.519±0.335)×10^-3mm^2/s,高级别的ADC200~1000值为(1.279±0.224)×10。mm。/s,组间有统计学差异(t=2.196,P=0.036)。ADC200-1000与CCRCC病理分级呈反相关(r=0.344,P=0.047)。结论与ADC0~1000相比,ADC200~1000改善了ADC值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前分级中的价值。
- 凌志新邢伟丁玖乐陈杰孙军俞胜男俞嘉萍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肾透明细胞癌弥散成像
- 地铁无线通信系统电磁干扰分析及解决方案研究
- 目前地铁内存在多个无线通信系统,主要包含专用800MHz集群无线通信系统、民用移动通信引入系统、公安350MHz模拟/数字集群无线通信系统,PIS的车地无线网络系统、信号CBTC的车地无线网络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种类多、频...
- 陈杰
- 关键词:电磁干扰互调干扰漏泄电缆工程设计
- 文献传递
- 动脉自旋标记与动态磁敏感对比MRI在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6
- 2014年
- 目的:对照研究动脉质子自旋标记(ASL)与动态磁敏感对比(DSC)MRI在评价脑卒中缺血半暗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发病12h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ASL和DSC检查。观察两种技术的灌注特点,分别用两种灌注技术与DWI结合来评价缺血半暗带(IP),结果采用Mann-Whitney检验做定性分析。以DWI显示的最大病变为标准层面,分别测量两种技术异常灌注范围大小,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做定量分析。结果:①定性分析,34例患者中32例两种灌注方法判断结果一致(低灌注30例,其中存在IP17例,不存在IP 13例;高灌注2例),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定量分析,34例患者两种灌注技术显示的最大病变层面异常灌注区面积大小,SDSC=27.17±14.07cm2,SASL=29.10±12.72 cm2,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9,P>0.05)。③2例两种灌注技术不一致(2例ASL均为高灌注,DSC均为正常灌注)。④6例患者ASL图显示低灌注区边缘带出现条形高信号。结论:无创性ASL技术与DSC技术对评价脑卒中IP具有较好的一致性。ASL对显示脑卒中高灌注、低灌注区边缘高信号(提示侧支循环)更敏感。
- 邢飞邢伟卢又燃陈杰邢士军
- 关键词: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脑卒中缺血半暗带
- 相对表观扩散系数鉴别小肾癌与乏脂肪肾错构瘤的价值研究
- 目的 评价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相对ADC(rADC)值在小肾癌与乏脂肪肾错构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
- 孙军邢伟陈杰陈铜兵李登发俞逵伦
- 关键词:肾脏肿瘤
- 基于放射基因组学的肾细胞癌MRI纹理特征与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和非透明细胞癌(n-ccRCC)MRI纹理特征与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9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经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且行基因测序的31例患者资料,ccRCC组19例、n-ccRCC组12例。所有患者术前2周内行MRI扫描。从T 1WI、T 2WI、Dixon-MRI,以及增强皮髓质期(CMP)、肾实质期(NGP)、延迟期(DEP)中分别提取肿瘤纹理特征,并筛选出鉴别ccRCC与n-ccRCC价值最高的MRI纹理特征。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肾脏肿瘤基因突变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分析ccRCC和n-ccRCC组突变基因与MRI纹理特征的相关性,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8个MRI纹理特征。在ccRCC组中,PTEN突变与DE_Phase_InverseDifferenceMoment_angle0_offset7呈负相关(r=-0.58,P=0.009)。在n-ccRCC组中,SETD2突变与CM_Phase_InverseDifferenceMoment_AllDirection_offset1和Dixon_W_InverseDifferenceMoment_AllDirection_offset7呈正相关(r=0.58、0.63,P=0.048、0.027),PBRM1突变与DE_Phase_InverseDifferenceMoment_angle0_offset7呈正相关(r=0.61,P=0.034)、与DE_Phase_HaraVariance呈负相关(r=-0.60,P=0.039),FAT1突变与DE_Phase_HaraVariance和NG_Phase_Inertia_angle135_offset4呈正相关(r=0.58、0.58,P=0.047、0.047)。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ccRCC组相关突变基因与p53信号通路、肌醇磷酸盐代谢、癌症中枢碳代谢、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癌症PD-L1表达和PD-1检查点通路以及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有关。在n-ccRCC组中相关突变基因主要与赖氨酸降解有关。结论ccRCC和n-ccRCC MRI纹理特征与基因突变之间具有相关性,相关突变基因具有不同的富集通路。
- 潘靓邢兆宇孙军丁玖乐彭妍陈杰邢伟
- 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早期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初步实验观察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利用兔肾脏缺血再灌注(IRI)模型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能否反映肾脏IRI早期改变.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34只,每只兔左肾结扎60 min制作兔肾IRI模型,于结扎前、结扎后0.5、24和48 h分别行MR扫描,包括SWI和T2 WI序列等,分析兔肾IRI后皮髓质信号的变化并与病理相对照.结果 结扎前正常兔肾T2 WI呈内髓高信号、外髓明显低信号及皮质稍高信号三带分布,SWI上外髓呈明显低信号,内髓及皮质呈高信号;结扎后0.5h肾肿胀明显,T2 WI上皮质带变薄,内髓、外髓带增宽,外髓低信号带模糊变淡,内髓及皮质带信号略升高,SWI上外髓带信号明显升高;24、48 h皮髓质分界逐渐清楚,SWI显示外髓带信号仍高于结扎前,并出现点状、条状低信号出血点.SWI和T2WI在IRI后0.5、24、48 h外髓外带发现点状出血灶的平均数目分别为0、2.50、6.75(F=52.17,P<0.01);0、1.13、2.88(F=15.65,P<0.01),配对t检验显示SWI和T2WI对出血灶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83,P<0.01).结论 SWI能显示肾脏尤其是外髓带IRI后的改变,对评估早期肾IRI有一定价值.
- 张京刚邢伟陈杰潘靓徐晓霞查婷婷卢海涛邢士军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再灌注损伤
- 早期肾缺血再灌注损伤MRI纹理分析与病理组织学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早期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MRI纹理特征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方法IRI组(n=40)实验兔夹闭左肾动脉60 min后松开建立肾IRI模型。于术前、术后1 h、12 h、24 h、48 h行MRI检查,每次MRI扫描后处死8只IRI组实验兔,假手术组(n=8)实验兔于术后48 h MRI扫描后处死行病理检查,计算病理组织学特征评分、微血管密度(MVD)及病理总分。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各组肾脏病理组织学的差异。提取左肾MRI纹理特征,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MRI纹理特征与病理组织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术前、术后1 h、12 h、24 h、48 h IRI组肾小管刷状缘破坏、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坏死、管型、间质炎性细胞浸润、MVD及病理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2WI_S(3,-3)InvDfMom与肾小管刷状缘破坏、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肾小管管型均具有最高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56、-0.58、0.62和0.69,P均<0.01)。BOLD_S(4,-4)Correlat与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相关性最高(r=0.63,P<0.01)。SWI_S(4,4)DifEntrp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最高(r=0.61,P<0.01)。结论MRI纹理分析能为评价早期肾脏IRI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潘靓邢兆宇邢伟陈杰查婷婷徐亮
- 关键词: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纹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