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洁晴

作品数:43 被引量:32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江苏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病理
  • 16篇肿瘤
  • 15篇前列腺
  • 10篇腺癌
  • 8篇前列腺癌
  • 8篇细胞
  • 8篇腺肿瘤
  • 8篇免疫
  • 8篇活检
  • 8篇病理学
  • 7篇病变
  • 7篇穿刺
  • 6篇肉瘤
  • 6篇前列腺肿瘤
  • 6篇组织化学
  • 6篇穿刺活检
  • 5篇临床病理
  • 5篇免疫组织
  • 5篇免疫组织化学
  • 4篇形态学

机构

  • 40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市普陀区...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上海市江湾医...
  • 2篇上海市东方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福州迈新生物...
  • 1篇上海铁道大学...
  • 1篇解放军第四五...
  • 1篇上海市嘉定区...

作者

  • 42篇陈洁晴
  • 38篇张惠箴
  • 33篇蒋智铭
  • 20篇周健华
  • 19篇刘亮
  • 7篇黄瑾
  • 5篇卞国伟
  • 3篇蔡瑞霞
  • 2篇周永昌
  • 2篇张丽萍
  • 2篇朱世能
  • 2篇朱雄增
  • 2篇于晓棠
  • 2篇陆世伦
  • 2篇卢婉平
  • 2篇陈亚青
  • 1篇戎伯英
  • 1篇陈磊
  • 1篇张容轩
  • 1篇汤如勇

传媒

  • 11篇临床与实验病...
  • 9篇诊断病理学杂...
  • 8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刊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10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MACR/34βE12/p63鸡尾酒双染对诊断前列腺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讨AMACR/34BE12/p63鸡尾酒双染对诊断小灶性前列腺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从2005年6月起对3个月内临床连续送检的105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6例前列腺癌根治标本和19例经尿道和耻骨上摘除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标本总计130个病例,1030个组织块中需要用免疫组织化学辅助诊断的262个组织块分别作AMACE/34βE12/p63鸡尾酒双染,同时作这3个抗体的单项染色,并结合HE切片和临床资料观察结果作出诊断。结果鸡尾酒双染切片中前列腺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PIN)上皮细胞呈蓝黑色,良性腺体的基底细胞呈红色。癌的蓝黑色腺上皮周围无红色基底细胞围绕,HGPIN的蓝黑色腺上皮周围有间断或连续的红色基底细胞。共在214个(82%)组织块中发现前列腺癌,包括31处小灶性癌。64个(24%)组织块中发现HGPIN,包括局灶性HGPIN和小腺泡性HGPIN。1个组织块有不典型性腺瘤样增生。未发现上皮细胞AMACR阳性同时基底细胞34βE12和p63阴性的良性腺体。结论鸡尾酒双染有助于提高小灶性前列腺癌和HGPIN检出率。
刘英娜蒋智铭王小亚张惠箴陈洁晴黄瑾杨清海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性增生4例报道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探讨奇异性骨旁骨软骨瘤性增生 (BPOP)的形态学特征和病理鉴别诊断。方法 报道国内发现的4个病例 ,分析其临床、X线和病理形态特征并随访。结果 BPOP由分化成熟的骨、软骨和纤维三种成分构成。有特征性蓝骨和软骨细胞的不典型性 ,与附着骨之间缺乏骨性连结。结论 BPOP是一种有复发倾向的良性增生性病变 ,应与皮质旁骨肉瘤等病变鉴别。
蒋智铭张惠箴陈洁晴刘亮潘刚
关键词:骨软骨瘤病理
前列腺泡沫状腺癌7例报道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探讨 7例前列腺泡沫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复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1 994 0 1— 2 0 0 2 0 6间 70 2例前列腺穿刺活检病例 ,检出 7例泡沫状腺癌 ,做 1 2种免疫组化标记和特殊染色。结果  7例泡沫状腺癌的临床表现与经典型腺癌相似。镜下瘤细胞以丰富的泡沫状黄色瘤样胞质为特征。核的不典型不明显 ,也常缺乏明显增大的核仁 ,但有结构异常和浸润性生长方式。其假良性的细胞学表现使之易被误诊为良性病变 ,或者使肿瘤的组织学级别被低估。在肿瘤周围常伴有泡沫型高级别PIN。
蒋智铭张惠箴陈洁晴刘亮周健华
关键词:病理免疫组化组织化学
透明细胞软骨肉瘤临床病理诊断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软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生物学行为等特征以及病理鉴别诊断。方法报道4例透明细胞软骨肉瘤,对其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作系统整理,并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S-100蛋白、Col Ⅱ和其它与鉴别诊断相关的蛋白标记。结果4例都是中老年男性,均位于长骨骨端,病程较长。X线表现为纯溶骨性骨质破坏,早期边界清楚,后期病灶扩大并向骨干方向延伸,但均未穿透骨皮质,不形成骨外软组织肿块。大体肿瘤灰白色,有弹性,其中2例伴动脉瘤性骨囊肿。镜下瘤细胞边界清楚,有分叶结构,胞质丰富透明或嗜酸性毛玻璃状。透明细胞之间有反应性新骨和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增生。其中3例含低级别普通软骨肉瘤成分。免疫组化标记S-100蛋白和Col Ⅱ阳性。临床治疗和随访:例1行右股骨下端病灶刮除后6年原位复发,再作病骨切除和人工膝关节置换。例2行股骨颈肿瘤切除后植骨,缝匠肌骨瓣移植及内固定术,术后放疗。例3行股骨下端肿瘤切除后骨水泥填充,术后放疗。上述3例经2年4个月~7年随访情况均良好。例4行右股骨上端截除手术,术后失访。结论透明细胞软骨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软骨肉瘤,有不同于普通软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形态学特点。在病理诊断时既应注意与良性软骨母细胞瘤和骨母细胞瘤鉴别,也应与高度恶性透明细胞型骨肉瘤和转移性透明细胞癌鉴别。
张惠箴蒋智铭朱雄增施琳陈洁晴黄瑾韩蕴华
关键词:骨肿瘤透明细胞软骨肉瘤病理学
周围神经上皮瘤和尤文肉瘤
1998年
蒋智铭陈洁晴张惠箴周健华刘亮
关键词:尤文肉瘤病理学
前列腺上皮内新生物和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与腺癌的关系及鉴别被引量:2
2001年
蒋智铭张惠箴陈洁晴周健华刘亮
关键词:前列腺腺癌PIN癌前病变
穿刺活检100例前列腺癌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18
2000年
目的 探讨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形态学标准。方法 对 2 5 0例前列腺穿刺活检包括 10 0例前列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 ,评价结构异常 ,细胞学改变 ,浸润和其他有诊断意义的病变四个方面共 2 0项形态学指标对诊断前列腺癌的意义。结果  2 0项形态学指标对诊断前列腺癌均有不同程度价值 ,尤以结构异常 ,核仁明显增大 ,间质及神经周围浸润最有意义。结论 前列腺癌的诊断需对多项指标全面观察后进行综合判断。
蒋智铭张惠箴陈洁晴周健华刘亮卞国伟周永昌陈亚青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针吸活组织检查形态学
前列腺癌病理形态学特征和诊断方法被引量:18
2004年
蒋智铭张惠箴陈洁晴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组织学病理学
前列腺萎缩,萎缩后增生和梗死——活检中易与癌混淆的三种良性病变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萎缩,萎缩后增生和梗死在穿刺活检中与前列腺癌的鉴别。方法将1994年以来前列腺穿刺活检中发现的52例萎缩,12例萎缩后增生和2例梗死与前列腺癌作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对比分析。结果萎缩的主要特征是腺泡上皮胞浆退缩,萎缩后增生是在萎缩小叶中出现小腺泡增生,形成萎缩和增生两种腺泡的混合。梗死是前列腺腺泡和间质的缺血性坏死,常伴有腺泡上皮鳞化。结论前列腺穿刺活检可以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将萎缩,萎缩后增生和梗死与前列腺癌区别。
蒋智铭张惠箴陈洁晴周健华刘亮
关键词:梗死病理活检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根治术中的合理切除被引量:6
2008年
背景与目的:直肠癌是消化道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淋巴转移是常见的转移途径,也是导致复发而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探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与直肠癌根治术的合理切除范围。方法:2004年9月—2005年9月于本院普外科胃肠专业组的接受直肠癌根治术27例患者,系膜淋巴结及侧方淋巴结分为10组,送检。结果:共取出淋巴结555个,癌浸润99个,其中肿瘤旁267个,癌浸润72个;肿瘤近端165个,癌浸润21个;肿瘤远端75个,无癌浸润;侧方48个,癌浸润6个。44%有淋巴结转移,11%发生侧方淋巴结转移,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肿瘤旁为主,癌浸润淋巴结肿瘤旁占72.7%,近端为21.2%,侧方6.06%,肿瘤远端未见癌浸润淋巴结。结论:直肠癌的淋巴转移以肿瘤旁为主,为保肛低位直肠癌远端切除1~2cm是可行的。
狄建忠樊友本张频杨喆黄玉耀郑起张惠箴陈洁晴
关键词:直肠癌直肠系膜淋巴结微转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