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澎波

作品数:33 被引量:136H指数:7
供职机构: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颌关节
  • 7篇颞下
  • 7篇颞下颌
  • 7篇颞下颌关节
  • 7篇下颌
  • 7篇下颌关节
  • 6篇种植体
  • 4篇生物材料
  • 4篇细胞
  • 4篇磨牙
  • 4篇纳米
  • 4篇TMJ
  • 3篇动物
  • 3篇生物学
  • 3篇纳米化
  • 3篇口腔
  • 2篇蛋白
  • 2篇动物模型
  • 2篇牙列
  • 2篇牙种植

机构

  • 22篇商丘医学高等...
  • 1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商丘市第一人...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上海市浦南医...

作者

  • 31篇万澎波
  • 8篇陈万涛
  • 6篇周晓健
  • 6篇张善勇
  • 5篇祝岩
  • 5篇杨驰
  • 4篇恽白
  • 4篇郑美红
  • 4篇刘秀明
  • 3篇王智勇
  • 3篇贺捷
  • 3篇严明
  • 2篇宋红艳
  • 2篇叶冬霞
  • 2篇窦晓晨
  • 2篇张小农
  • 2篇路庆华
  • 2篇冯贻苗
  • 2篇周威
  • 2篇高乐

传媒

  • 4篇中国口腔颌面...
  • 3篇口腔医学
  • 2篇口腔颌面外科...
  • 2篇上海口腔医学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科技通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河南职工医学...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4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钛种植体表面塑性变形纳米化影响成骨细胞生物学效应与安全性研究
陈万涛董玲张萍张小农王吉耀徐骎朱邦尚周晓健路庆华叶冬霞邓春晖朱畴文孙剑勇余优成万澎波赵常利刘红春李宁杜施霖严明陶凤娟
课题来源与背景:成果得到上海市纳米专项(0652nm018)的资助。对材料表面进行纳米尺度的修饰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严重塑性变形技术是最有希望的金属表面纳米化处理技术,表面和本体无间隙。纳米材料研究和应用同时,安全...
关键词:
关键词:生物材料纳米材料
医用材料表面纳米结构修饰对其生物兼容性影响的研究
陈万涛路庆华钟晓霞朱邦尚蒋欣泉万澎波周晓健吴晓晨贺捷周威张秀丽金承钰王学峰
课题来源与背景:成果得到上海市纳米科技专项(0452nm063)资助。硬组织(牙齿和骨骼)缺损的修复在口腔科和外科手术治疗中居于重要地位。但是金属生物相容性差,往往造成治疗的失败,提高金属等人造硬组织的生物相容性是研究的...
关键词:
关键词:医用生物材料
TMJ结构紊乱患者关节液纤维蛋白含量的测定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测定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结构紊乱(internal derangement,ID)患者关节液中纤维蛋白的含量,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08年6月期间收治的TMJ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在初步诊断为结构紊乱后进行MRI检查,以获取评价关节盘情况的影像学依据,并按照Wilkes-Bronstein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将处于Ⅱ~Ⅴ期的患者纳入治疗范围,进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手术,在关节镜手术前采集关节液1mL,-40℃或-70℃冰箱低温保存。采用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半定量测定纤维蛋白的含量。按照ID分期、不同年龄段、男女分组及左右侧关节分组,应用SPSS16.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比较不同组别之间关节液的平均荧光强度的差异。结果:所有125侧关节液的免疫荧光强度平均为4.43±3.67(0~31.68)。ID各期关节液的平均荧光强度Ⅱ期为2.38±1.17,Ⅲ期为4.68±3.98,Ⅳ期为4.80±2.80,Ⅴ期为3.58±2.64,其中Ⅱ期与Ⅲ期(P=0.0065<0.05)、Ⅳ期(P=0.0207<0.05)之间有显著差异。男性患者关节液的荧光强度平均为4.05±2.70,女性患者关节液的荧光强度平均为5.57±4.71,男女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左侧TMJ关节液的平均荧光强度为4.37±3.04,右侧平均为5.97±5.20,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10~19岁为4.55±2.45,20~29岁为4.56±3.39,30~39岁为2.60±1.12,40岁以上为5.68±6.71,其中第1和第3组,第2和第3组及第3和第4组年龄段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关节液的平均荧光强度随着ID分期增高,呈现升高趋势,为IA形成假说提供了理论支持。
张善勇刘秀明杨驰霍亮万澎波恽白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纤维蛋白
口内支抗辅助口外弓矫治上颌前突牙列拥挤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口内支抗辅助口外弓推磨牙向后在上颌前突牙列拥挤患者矫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牙列拥挤伴有轻度上颌前突患者10例,采用多种口内支抗配合口外弓推上颌第一恒磨牙向远中移动,进行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10例患者的上颌第一磨牙均明显向远中移动,最多6.3 mm,最少3.4 mm,平均移动距离为4.7 mm,平均速率为0.9 mm/月,排齐了牙列的同时改善了患者的侧貌。结论应用口内支抗辅助口外弓是不拔牙矫治牙列拥挤伴有轻度上颌前突患者简单有效的方法。
郑美红陈萍傅潇慧冯贻苗尹林玲闻巍万澎波
关键词:上颌前突口外弓推磨牙向后
颞下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的疗效评价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介绍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镜下盘复位固定术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和临床评价的初步效果。方法:选取门诊就诊的TMJ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在初步诊断为结构紊乱(internal derangement,ID)后进行MRI检查,以获取评价关节盘情况的影像学依据,并按照Wilkes-Bronstein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将处于Ⅱ~Ⅴ期的患者纳入治疗范围,进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手术。术后对接受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的911例患者(1103侧关节)再次进行MRI检查,根据MRI评价标准,评价关节盘复位的效果。对复位"差"者再次进行手术,或改为开放性锚固术。结果:MRI评价显示,1032侧关节达到良以上,有效率达93.56%(1032/1103);仅有71侧、6.44%(71/1103)的关节进行了二次关节镜手术或开放性手术。临床评价的平均随访期为15.3个月(2~29个月),结果为优者32.88%(48/146),良者57.53%(84/146),差者9.59%(14/146);总有效率为90.41%(132/146)。92.47%(135/146)的患者自主感觉较术前明显改善。有效组开口度改善(14.34±5.87)mm(P<0.001)。VAS术前29.76±23.35(0~80),术后3.71±7.91(0~50)(P<0.05)。失败组开口度改善不明显(P>0.05)。VAS术前3.33±5.77,术后36.67±30.55(P<0.01)。对MRI评价与临床评价2种方法进行χ2检验,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MJ内镜下盘复位固定术是一种能将关节盘复位的、有效的微创术式,但其长期稳定性尚需进一步评价。
张善勇杨驰蔡协艺刘秀明黄栋谢千阳万澎波恽白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疗效评价
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
目的:以正颌外科手术联合正畸治疗的方法矫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方法:47例唇腭裂伴牙颌面畸形患者,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龄8~38岁。上颌骨手术采用标准化截骨前移手术,伴牙槽裂的患者同期行髂骨取骨植骨术"手术方法包...
王智勇王亚亚郑美红万澎波
关键词:正颌外科牙颌面畸形唇腭裂
文献传递
豫东地区青少年夜磨牙症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豫东地区青少年夜磨牙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9年6月-2010年6月在豫东地区随机抽取18~22岁青少年,对受试青少年就夜磨牙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xcel表格和SPSS 11.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豫东地区青少年夜磨牙症发病率为10.4%。其中男10.7%,女10.1%,不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豫东地区青少年夜磨牙症发病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关注和改善不良影响因素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夜磨牙症的发生。
万澎波高乐王智勇王亚亚郑美红
关键词:磨牙症颞下颌关节
兔TMJ ID模型关节滑膜组织的显微及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检测兔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结构紊乱(internal derangement,ID)模型滑膜组织的显微及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建立兔关节ID模型,术后1~4周进行内镜评价时,采集滑膜组织,制备光镜和电镜标本,观察其滑膜细胞的显微及超微结构变化;CD34计数小血管数目,比较实验侧和对照侧滑膜组织中的血管数目,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各组之间滑膜组织中小血管数目有无差异。结果:建模术后1周,实验侧小血管数目平均为9.77±1.59,对照侧小血管数目平均为3.46±0.52,2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0)。建模术后2周,实验侧小血管数目平均为15.15±2.88,对照侧小血管数目平均为3.38±0.65,2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0)。术后1周与术后2周的对照侧之间无显著差异(P=0.721)。术后1周与术后2周的实验侧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0)。电镜发现,滑膜组织中含丰富的A型和B型滑膜细胞,随着时间的延长,A型滑膜细胞萎缩退变。结论:本研究对理解TMJ囊内黏连(intra-articular adhesion,IA)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张善勇刘秀明黄栋曹巍杨驰万澎波恽白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显微结构超微结构
不同牙种植体系统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背景: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情况与修复效果密切相关。目的:对比3种牙种植体系统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116例接受牙体种植修复患者,其中46例置入3I种植体系统,40例置入ITI种植体系统,30例置入BLB种植体系统,置入后1,3,6,9,12个月,检测3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龈沟出血指数与牙周探诊深度。结果与结论:(1)骨吸收量:3组置入后1年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骨吸收量呈不断增长趋势,不同种植体的增长幅度不同;BLB组置入3,12个月的骨吸收量显著高于ITI组、3I组(P<0.05);(2)龈沟出血指数:3组置入后不同时期的龈沟出血指数与天然牙相比均有升高,BLB组置入6个月时的龈沟出血指数显著高于天然牙(P<0.05),3组置入9个月时的龈沟出血指数均显著高于天然牙(P<0.05);(3)牙周探诊深度:置入后6个月,3组牙周探诊深度呈不断增长趋势,3组置入后不同时期的探诊深度均高于天然牙,但仅在6,9个月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结果表明:3种牙体种植系统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的影响不同,但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祝岩万澎波赵伟王晓玲刘瑾魏抗抗刘军祥
关键词:牙种植体牙槽骨质丢失生物材料口腔生物材料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
纯钛表面梯度涂层或塑性变形纳米化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目的: 医用生物材料表面修饰可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纯钛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医用生物材料之一,但生物相容性不足;通过表面修饰提高纯钛的生物相容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目的是在应用新型的塑性变形和低温烧结技术...
万澎波
关键词:医用生物材料塑性变形骨整合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