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涵
- 作品数:23 被引量:60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眼球相关生物学参数的变化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前后眼球生物学参数的变化。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行小梁切除术且有6个月完整随访记录的26例(31眼)患者分别于小梁切除术前、术后1周、1个月及6个月行角膜曲率计、眼部A超及前房角镜检查,并观察角膜曲率、中央前房深度、眼轴长度及房角Scheie分级等生物学参数的变化。结果小梁切除术前、术后1周、1个月和6个月,眼轴长度分别为(21.98±0.42)mm、(21.55±0.46)mm、(21.67±0.41)mm和(21.76±0.40)mm,术后眼轴与术前相比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术后角膜水平曲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30,P>0.05);术后角膜垂直曲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86,P<0.05);整体房角结构未见明显变化,其中2眼出现房角重新开放,29眼房角结构无明显变化;小梁切除术前,术后1周、1个月和6个月的中央前房深度分别为(2.13±0.97)mm、(1.98±0.11)mm、(2.13±0.10)mm和(2.15±0.10)mm,术后1周与术前相比呈变浅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2,P<0.05);术后1个月、6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眼轴长度、垂直角膜曲率和中央前房深度等眼球相关生物结构影响明显,对水平角膜曲率和房角形态影响不明显。
- 刘海凤常海敏朱晓谦余涵
-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角膜曲率前房深度房角结构
- 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 探讨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用于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以及术中与术后的注意事项。方法 对56例(56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根据术中情况进行膜分离、膜切除、视网膜切开、重水应用、眼内激光光凝、硅油或惰性气体眼内填充。术后根据需要及时进行视网膜光凝。随访时间3~12个月。结果 56眼术毕均获视网膜解剖复位。硅油填充眼的视网膜脱离复发率为12.20%。惰性气体填充眼的视网膜脱离复发率为33.33%。结论 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临床效果可靠,但在术中与术后仍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
- 张向东刘海凤余涵
- 关键词:玻璃体视网膜脱离
- 羟脯氨酸对兔透镜诱导性近视眼巩膜影响
- 目的:探讨 Hyp 在幼兔透镜诱导性近视眼巩膜中含量的变化以及其对巩膜组织的主动影响。方法:14日龄健康大耳白兔21只,随机均分为3组,左眼戴-10.00D 凹透镜片, 右眼做对照。于实验第46d 碱水解法测定 A 组双...
- 余涵
- 关键词:后极部巩膜结膜下注射羟脯氨酸
- 文献传递
- 视觉诱发电位和量化评分表在眼球挫伤程度及其预后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和量化评分表在眼球挫伤程度及其预后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对90例(90眼)单眼外伤患者双眼VEPP100波潜伏期与振幅的变化进行比较,并对治疗2个月后最终矫正视力与治疗前按照量化评分表计算出的分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行图形VEP检查的所有伤眼(42眼)P100波与健眼比较,潜伏期延迟(11.87±7.05)ms,振幅下降(4.24±3.16)μV;行闪光VEP检查的所有伤眼P100波与健眼比较,潜伏期延迟(13.58±7.87)ms,振幅下降(4.47±3.86)μV,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量化评分分值与治疗后最终矫正视力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1.097-0.069X,量化评分与治疗后最终矫正视力呈高度负相关。结论眼球挫伤后VEPP100波潜伏期明显延迟,振幅明显降低。所设计的眼球挫伤量化评分表能够为眼球挫伤提供准确的定量诊断和有效的预后预测。
- 张向东刘海凤余涵
- 关键词:眼球挫伤视觉诱发电位
- 多发性硬化并球后视神经炎8例
- 2005年
- 目的了解儿童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例M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视力下降8例,眼震3例,意向性震颤3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有2个以上不同部位的病灶8例,病程在1年以上8例,有2次以上的缓解与复发8例,年龄除1例为5岁外余均大于10岁。结论视力减退,眼底正常,反复发作与缓解2次以上,病程超过1年的10岁以上儿童,CT和(或)MRI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超过2个以上部位病灶可考虑MS的诊断。
- 余涵高建芝张向东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球后视神经炎儿童
- DR患者血清中生长因子水平变化的研究
- 2005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IGF-Ⅱ和IGF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50例T2DM患者[包括14例无DR的T2DM患者(NDR)、16例单纯型DR患者(BDR)、20例增生型DR患者(PDR)]及22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GF-Ⅰ、IGF-Ⅱ和IGFBP-3的水平。结果糖尿病组血清中IGF-Ⅰ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GF-Ⅱ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0.305,P<0.01);PDR组IGF-Ⅰ水平显著高于BDR组(P<0.01),后者又显著高于NDR组(p<0.05);PDR组和BDR组IGF-Ⅱ水平显著低于NDR组(P<0.05)。NDR组、BDR组和PDR组间IGFBP-3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GF-Ⅰ和IGF-Ⅱ可能参与了DR的病理过程,并与视网膜病变类型相关。
- 余涵张向东付群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并葡萄膜炎39例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JRA)并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5年3月~2004年4月我科就诊的39例JRA并葡萄膜炎患儿进行眼科裂隙灯、B超、眼底、ESR、类风湿因子(RF)、ASO及胸部X线检查,并分析患儿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0例经治疗眼病症状消失,10例有不同程度虹膜后黏连,3眼并白内障,3眼继发青光眼,2眼仅存光感,1眼眼球萎缩.病程3个月左右.结论 JRA并葡萄膜炎多为慢性复发性前葡萄膜炎,病程隐匿,其典型特点是均有关节炎病史、发病年龄在16岁以下的前葡萄膜炎.常用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睫状肌麻痹剂(如阿托品)、免疫抑制剂.儿科医师应重视JPA患儿眼科情况,眼科医生应熟悉眼与全身病的关系,以便其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合理治疗,减少致盲率.
- 余涵张向东
- 关键词:葡萄膜炎
- 无脉络膜症1例被引量:1
- 2007年
- 付群朱晓谦余涵
- 关键词:无脉络膜症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 综合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7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前房积血是眼挫伤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如治疗准确及时,能有效地避免其并发症,则患者的视力能得到较好的恢复;如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而影响视功能[1]。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75例外伤性前房积血,现将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 李博孙琳余涵张向东
- 关键词:挫伤性前房积血常见并发症外伤性前房积血眼挫伤发病率视功能
- 婴幼儿泪道残膜治疗时机的商榷被引量:3
- 2005年
- 余涵杨丽萍
- 关键词:婴幼儿泪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