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珮 作品数:33 被引量:203 H指数:8 供职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历史地理 更多>>
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创新效率的测度与区域比较研究——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 被引量:38 2016年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构建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和产品销售的创新效率测度理论模型,采用因子分析定权法计算我国11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的创新效率,并根据测度所得数值对样本园区进行两个维度的定位,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型。计算结果显示,我国高新区三个阶段的创新效率值均偏低,其中技术研发阶段效率最低。高新区所处城市的地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园区主导产业均会影响创新效率。大部分样本高新区均存在不同阶段的创新短板。研发资源非优化配置、创新环境不完善、产业设置不合理以及产品附加值较低等因素影响东部地区高新园区的效率,而高端人才流失、产业基础薄弱、产学研结合度不高以及地区经济开放度较低则导致大部分中西部园区创新效率较低。 余珮 程阳关键词:高新技术园区 创新价值链 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被引量:4 2019年 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但同时面临发达国家日益严格的环境规制约束背景下,以美国为代表的东道国环境规制强度及地区经济特征对中国投资区位选择战略的影响十分值得关注。以2008-2015年中国对美国44个州、14个行业的直接投资存量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美国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投资规模和区位的影响及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美国各州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对中国资本的流入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在污染密集型行业;同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均存在双重门槛值,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直接投资产生非线性影响。 余珮 彭歌关键词:区位选择 门槛效应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生态环境与中国OFDI企业“走下去”——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制度基础观相结合的视角 被引量:9 2021年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也是决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关键。“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金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中国已经“走出去”的企业面临能否“走下去”的困境。本文创新性的基于“制度基础观‑资源基础观”视角,构建金融生态环境评估体系,从微观层面深入分析东道国金融生态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机理,重点关注金融生态环境对企业内部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以2013—2017年204家上市企业在30个沿线国家的投资为样本的实证检验发现,东道国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并缓解企业内部融资约束。跨国并购和国有企业短期内“风险偏好”的特征得以证实。 余珮 彭思凯全面开放新格局下的中美经贸关系与贸易发展动态——湖北省美国经济学会、湖北省世界经济学会2018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2018年 湖北省美国经济学会、湖北省世界经济学会2018年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6月16日在武汉理工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湖北省美国经济学会、湖北省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主办。来自全国1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多位国际贸易专业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济济一堂,就全面开放新格局下的中美经贸关系. 余珮 蔡正芳关键词:中美经贸关系 贸易发展 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可持续性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全球工厂”的视角 被引量:7 2015年 在制造业面对"空心化"威胁以及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的背景下,基于"全球工厂"理论框架,定性和采用集聚指数、产业专业化指数、产业梯度系数等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可续性发展的路径。上海具有升级成制造业跨国公司亚太区域总部中心的能力,长三角地区在传统制造业的技术和规模经济优势有助于该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中部地区在资本密集型产业、西部地区在资源密集型产业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新的制造业空间布局将为我国构建"一带一路"的全面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奠定基础。 余珮 王俊杰关键词:总部经济 产业转移 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天生全球化的动因探究——基于QCA方法的组态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传统对外直接投资(OFDI)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进程是渐进式的。然而,在新兴经济体中,却存在一批在成立短期内快速进入海外市场的天生全球化企业。这一现象当前仍未得到共识性解释。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观、动态能力理论和社会关系网络理论,从创新优势、海外社会网络和国际企业家精神三个视角对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EMNEs)天生全球化的缘由进行理论阐述,并以2008一2019年178起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事件为例,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QCA)揭示EMNEs天生全球化的复杂动因。组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优势、海外社会网络和国际企业家精神的“多重条件并发”形成EMNEs天生全球化的多样化组态模式,具有明显的“殊途同归”特点。创新成果导向、天生创新导向、创新过程导向、弱关系网络、强关系网络、行动前摄性和风险承担性七要素构成六条组态路径和四种EMNEs天生全球化模式。与此同时,不同前因条件间还存在着更为复杂的关系:创新优势方面,创新成果导向、天生创新导向和创新过程导向在不同情境下两两之间存在叠加或挤占效应;海外社会网络方面,弱关系网络和强关系网络之间存在挤占效应。本文从组态视角系统地解释了EMNEs天生全球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结论丰富了OFDI理论的知识体系,为来自新兴经济体的新创企业“走出去”提供实践启示。 余珮 陈漪澜关键词:天生全球化 对外直接投资 行业异质性、CO2排放与政策选择--基于湖北省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湖北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使得湖北碳市场建设对于全国碳市场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不同的工业行业无论是其排放总量还是排放强度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要厘清各行业的碳减排潜力,必须从行业特征着手,分析行业特征与CO2排放的相关性。本文利用《湖北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统计年鉴》,进行数据挖掘和整理,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湖北省26个工业行业CO2减排的决定因素。分析表明,工业总产值、营业利润、国家资本、出口比例、国家政策对行业的CO2排放量具有重要影响;折旧率、能源结构、外商资本比例和人均产值对CO2排放量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基于行业特征,建立配额分配动态调整机制和行业援助机制,对于提高CO2排放权交易的公平性和经济性,以较低的经济代价推动湖北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张奋勤 孙永平 余珮关键词:能源消耗 碳排放权交易 在华外资银行分层区位战略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嵌套Logit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7 2015年 本文将国际生产折中方式延伸至金融产业,同时纳入我国区域地理结构和外资银行个体异质性,从微观层面运用嵌套Logit模型定量分析东道地区独特区位优势因素对外资银行跨国经营区位战略的影响。根据1992-2012年81家外资银行跨越中国50个城市和5大地理区域建立的273家分支机构,研究发现,外资银行在我国选择东道城市时采用"区域-城市"分层战略,区域层面和城市层面对外资银行区位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且外资银行母国经济发展程度和分支机构类型的个体异质性影响其在华区位战略。据此,我们提出应继续放松对外资银行的管制,完善监管制度,加强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 余珮 张搏 洪正华 张建华关键词:外资银行 人力资本、FDI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基于中国面板数据的“卢卡斯之谜”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1 2008年 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资本应该大量从富国流向穷国,而这与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向富国的事实严重不符,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富国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这就是著名的"卢卡斯之谜"。本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人力资本存量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负相关,但是在区域层次上人力资本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正相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在中国各区域之间"卢卡斯之谜"的存在性。 孙永平 余珮关键词:人力资本 FDI 资本项目开放视角下的集聚效应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被引量:1 2014年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我国“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国家战略,经过多年政策推动,上海已经形成了以陆家嘴为中心的、以中外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为主的金融产业集群。然而,根据伦敦金融城自2007年以来每半年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10bal Financial Center Index”,以下简称“GFCI”),上海仍然在20名左右徘徊,无法与伦敦、纽约等传统国际金融中心相提并论。因此,厘清上海与世界一流金融中心的差距,并找出将其打造成世界一流金融中心的可行性战略迫在眉睫。 余珮 张搏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资本项目开放 金融产业集群 全球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