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娟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预后
  • 2篇伤患者
  • 2篇肾损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转录
  • 2篇急性肾损
  • 2篇发病
  • 1篇肾切除
  • 1篇肾损伤
  • 1篇肾脏
  • 1篇肾组织
  • 1篇鼠肾
  • 1篇鼠肾组织
  • 1篇切除
  • 1篇转录后
  • 1篇转录后调节
  • 1篇转录因子
  • 1篇小分子
  • 1篇小分子RNA

机构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4篇刘娟
  • 4篇苏震
  • 3篇张周沧
  • 1篇黄慧雅
  • 1篇谢媚媚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发病及预后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 探讨影响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发病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2000年2月至2010年3月脓毒症合并AKI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非脓毒症合并AKI患者作为对照组,计算两组APACHEⅢ评分和ATN-ISI积分,主要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合并AKI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全部患者病死率为23.3%,脓毒症合并AKI患者病死率为44.6%.(2)D-二聚体浓度随着器官衰竭数的增加而增高(r=0.356,P=0.019),患者病死率随着器官衰竭数的增加而增高(r=0.545,P<0.01),但D-二聚体与预后没有相关性(r=0.277,P=0.07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D-二聚体(>2.2mg/L)、是否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支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50 s)是影响脓毒症合并AKI患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APACHEⅢ评分(>60)、脏器衰竭数、是否需要机械通气支持是脓毒症合并AKI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1)D-二聚体(>2.2 mg/L)、是否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支持、APTT>50 s是脓毒症合并AKI患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APACHEⅢ评分>60、脏器衰竭数、是否需要机械通气支持是脓毒症合并AKI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2)脓毒症患者血D-二聚体的浓度升高,预示着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概率增加,但D-二聚体在判断脓毒症合并AKI患者的预后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刘娟苏震张周沧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发病预后
核转录因子κB在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规律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5/6肾切除大鼠模型肾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规律.方法 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6肾切除模型组(24只)和假手术组(24只),两组分别于术后第2周、第6周、第12周和第16周时测定血肌酐(Scr),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检测肾组织NF-κB活性的表达情况,同时于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并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GSI).结果 模型组各时点的Scr水平均较相同时点的假手术组显著增高(均P〈0.01);模型组大鼠随着时间点延长Scr水平逐渐升高,以术后第16周时最高(均P〈0.05).模型组术后第12周时可见肾小球体积增大、中重度系膜增生、部分毛细血管腔狭窄,偶见肾小球节段硬化;术后第16周时可见多数肾小球节段硬化,少数肾小球球性硬化;模型组术后第16周时的GSI较第12周时增高(P〈0.05).模型组各时点的NF-κB水平均较相同时点的假手术组显著增高(均P〈0.01);模型组的NF-κB水平在术后第2周、第6周、第12周、第16周时的信号呈递增趋势,以术后第16周时表达水平最高(均P〈0.05).残肾组织NF-κB的活性表达与Scr和GSI呈正相关.结论 在5/6肾切除大鼠模型术后第2周至第16周中,肾组织NF-κB的活性随着肾功能减退而逐渐增强.
张周沧苏震刘娟
关键词:5/6肾切除核转录因子ΚB
MicroRNA与肾脏
2010年
刘娟苏震
关键词:MICRORNA转录后调节肾脏小分子RNA碱基配对RNASE
影响脓毒症伴急性肾损伤患者发病和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刘娟苏震张周沧谢媚媚黄慧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