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洪华
- 作品数:23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IGF-Ⅱ和IGFBP-3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化脓性脑膜炎(BM)和病毒性脑膜炎(VM)患儿脑脊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变化,为BM和VM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BM13例,VM17例)患儿和15例对照组(不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感染的同期住院患儿)脑脊液IGF-Ⅱ和IGFBP-3水平。结果:BM组脑脊液IGF-Ⅱ和IGFBP-3水平高于VM组及对照组(P<0.01);VM组与对照组IGF-Ⅱ和IGFBP-3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M患儿脑脊液IGF-Ⅱ和IGFBP-3水平升高,VM患儿IGF-Ⅱ和IGFBP-3水平无明显变化;脑脊液IGF-Ⅱ和IGFBP-3检测可作为BM和VM的鉴别诊断依据。
- 李海波张波常桂芬王慧梁建民卢洪华
-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炎病毒性脑脊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1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50例确诊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肺外表现122例。结果:350例均有呼吸道症状,122例(34%)有肺外并发症,以消化系统(37.7%)、心血管系统(17.2%)、神经系统(12.2%)、泌尿系统(7.3%)、血液(5.7%)等系统多见。结论:MP感染可引起多系统、多脏器损伤。
- 卢洪华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外表现儿童
-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耐受性。方法观察42例部分性癫痫患儿采用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后疗效,不同发作类型的有效率以及发作频率的改变。结果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总有效率为69%。简单部分性发作有效率68%,复杂部分性发作有效率73%,部分性发作转为全面性发作有效率67%。添加治疗后患儿月发作频率减少38.1%,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耐受性。
- 李海波张波梁建民卢洪华王晶
- 关键词:儿童
- 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2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通过对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及正常健康儿童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IL-1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进行测定,并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之间浓度的差异,以探讨细胞因子在抽动秽语综合征免疫学发病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并进一步发现新的研究方向,扩展临床诊断及治疗思路,指导临床。方法:临床选取25例患儿设为实验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5例设为对照组。采用ABS-ELISA法检测40例儿童血清中IL-12及TNF-α水平,对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较对照组儿童血清中IL-12及TNF-α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总体应用t检验分析,实验组患儿IL-12浓度较对照组儿童显著升高(t=8.8704,P<0.05),实验组患儿TNF-α浓度较对照组儿童显著升高(t'=-7.7519,P<0.05),而应用秩和检验对两组数据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两组数据较对照组存在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症状严重患儿血清中TNF-α和IL-12浓度升高相对明显。结论:IL-12及TNF-α参与抽动秽语综合征发病过程,其升高程度可能与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体内IL-12及TNF-α水平的检测可能作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早期诊断、病情进展程度、预后及治疗效果判定等的参考指标。
- 常桂芬张波李海波毛莹莹张赛梁健民卢洪华
- 关键词:ELISA
- 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组合物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腹泻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比的原料制成:山药8-9份、干姜5-10克、大枣10-15克、焦山楂8-10克、丹参5-8克、黄连5-8克,桑叶6-10克,艾叶6-10克,莲子6-8克。本发明疗效好,见效...
- 张波卢洪华王淑清
- 文献传递
- 儿童哮喘病情及预后评估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背景: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在儿童期间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儿童哮喘与成人哮喘具有同样的病理生理基础,但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小儿气道炎症也会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最终约2/...
- 卢洪华
- 关键词:哮喘儿童蛋白质组学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
- 文献传递
- 毛蕊异黄酮激活蛋白激酶C/NF-E2相关因子2通路减轻链脲佐菌素诱导的氧化应激和β细胞凋亡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毛蕊异黄酮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氧化应激和β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及机制.方法 大鼠胰岛细胞系RIN-m5F细胞分为对照组、STZ组、STZⅠ组、STZⅡ组和STZⅢ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STZ组、STZⅠ组、STZⅡ组和STZⅢ组加入STZ至终浓度10 mmol/L,后3组在STZ加入6 h后再分别加入毛蕊异黄酮至终浓度为10、50和100μmol/L.24 h后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乳酸脱氢酶(LDH)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Tunel法检测细胞活性和凋亡,通过线粒体膜电位、双氯荧光素(DCFH-DA)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检测评价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将RIN-m5F细胞分为对照组、calycosinⅠ组、calycosinⅡ组和calycosinⅢ组,分别给予0、10、50和100μmol/L毛蕊异黄酮,通过western blot检测NF-E2相关因子2(Nrf2)表达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检测毛蕊异黄酮对Nrf2转核的影响.将RIN-m5F细胞分为Ⅲ组和Ⅳ组,Ⅳ组细胞经钙磷酸蛋白C(calphostin C,100 nmol/L)处理后,两组加入STZ至终浓度10 mmol/L,再分别加入100μmol/L毛蕊异黄酮,观察Nrf2转核、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STZ可诱导RIN-m5F细胞内活性氧类的蓄积和细胞凋亡,而毛蕊异黄酮可减轻STZ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并呈剂量依赖性.毛蕊异黄酮对RIN-m5F细胞中Nrf2表达无影响,但可促进Nrf2向核内转移.给予蛋白激酶C抑制剂后毛蕊异黄酮促Nrf2转核的能力下降,并且蛋白激酶C抑制剂可明显减弱毛蕊异黄酮的抗氧化和抗凋亡能力.结论 毛蕊异黄酮可能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促进Nrf2转核,从而发挥抗氧化和抗凋亡能力,有望作为新型临床药物用于糖尿病的防治.
- 李小平范瑞陆飞宇卢洪华王丽杰杜红伟张一宁
- 关键词:毛蕊异黄酮Β细胞NF-E2相关因子2氧化应激
- 新医改形势下对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思考
- 在新的医疗改革方案的不断推进,对医学人才不断提出多元素的要求,使医学教育面I临严峻的考验。医学教育模式如何适应新的医疗改革的需要,本文从医学教育培养目标、PBL教学模式、医学生人文教育、临床学习代教问题、客观结构式临床技...
- 王朝霞张波卢洪华
- 关键词:高等医学教育
- 脑性瘫痪患儿智能结构对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
- 张洪波梁建民李海波张波卢洪华
- 文献传递
- 儿童哮喘相关蛋白靶标筛选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儿童哮喘诊断相关的蛋白靶标。方法使用二维差异凝胶电泳技术(2D-DIGE),分离及筛选稳定期哮喘儿童48例及12例健康儿童血浆蛋白,筛选蛋白进一步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 MS)进行鉴定。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组间共筛选出32个差异蛋白(P<0.05),13个蛋白点经质谱鉴定,代表了5种已知蛋白及2种未知蛋白,分别为抗凝血酶Ⅲ(AT-Ⅲ)、α2巨球蛋白(A2M)、补体C3、补体C4a及IGKGIgkappa。其中AT-Ⅲ在哮喘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补体C3、A2M在对照组高于哮喘组(P<0.05)。结论通过蛋白质组学方法发现了儿童哮喘病情相关系列蛋白靶标,AT-Ⅲ、A2M、补体C3可能作为未来辅助诊断儿童哮喘的系列蛋白靶标。
- 卢洪华刘丽常明华树成
- 关键词:哮喘儿童蛋白质组学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