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有
- 作品数:35 被引量:92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与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48共分离的分子标记
-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与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48共分离的分子标记,属于农业生物技术范畴。以抗病小麦Tabasco和感病小麦宁糯麦1号杂交构建F<Sub>1</Sub>、F<Sub>2</Sub>及F<Sub>2:3</Sub>...
- 吴纪中付必胜戴廷波刘颖蔡士宾张巧凤吴小有
- 文献传递
- 小麦籽粒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遗传分析
- 小麦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是影响小麦面粉及其面制品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PPO活性高的小麦品种其面粉及面制品在加工、储藏过程中容易褐变,从而劣化小麦面粉及其面制品的品质。因此,培育低PP...
- 吴纪中颜伟蔡士宾吴小有张仙义
- 关键词:多酚氧化酶活性小麦面粉小麦品种面制品小麦籽粒PPO
- 文献传递
- 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资518的选育与分子鉴定被引量:2
- 2023年
- 针对淮南麦区小麦品种同质化日趋严重的现状,本研究配制了资02-193/扬麦15//Tabasco的复交组合,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经系谱法培育出了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资518(参试名:宁麦资15318)。通过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鉴定到该品种中含有白粉病抗性基因Pm48和赤霉病抗性基因QFhs.crc-2DL。2017—2019年在江苏省淮南组区域试验中,2年区试平均产量508.39 kg/667 m2,较对照扬麦20增产5.83%。宁麦资518株高81 cm左右,有效穗数为32.0万穗/667 m2,穗粒数36.1粒,千粒质量48.4 g。该品种春性、中熟,分蘖能力较强,穗密度较高,结实率高,千粒质量较高,产量三要素协调,产量高,综合抗病性较强。宁麦资518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并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该品种适合在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
- 蔡瑾张巧凤付必胜郭炜翟文玲刘颖吴小有吴纪中
- 关键词:小麦抗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小麦骨干亲本阿夫衍生系赤霉病抗性的关联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赤霉病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发掘抗性遗传变异、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赤霉病最安全、经济的根本途径。本研究在5个环境中对阿夫及其264份衍生品种(系)进行了赤霉病抗扩展性鉴定,利用分布于19条染色体上的52个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群体结构分析以及关联分析,共检测到19个与赤霉病抗性相关的位点。其中,分布在2B、2D、3A、3B和5A染色体上的5个位点能够在至少5个环境中的2个且在5年平均值中检测到。3B上的赤霉病抗性位点Xgwm493与Fhb1连锁;5A上的赤霉病抗性位点Xbarc117与Fhb5紧密连锁。标记位点的等位变异表型效应值检测结果显示11个等位变异与赤霉病抗性关联,其中3个等位变异具有减效效应,减效效应值最大的是Xgwm493-180;7个等位变异具有增效效应,增效效应值最大的是Xbarc117-225,1个等位变异为无效等位变异。同时发现材料的赤霉病病小穗数与其携带优异等位变异数目呈线性负相关。
- 付必胜付黎明吴燕张巧凤吴小有蔡瑾吴纪中蔡士宾
- 关键词:赤霉病骨干亲本小麦
- 与小麦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基因QPpo-5D共分离的分子标记
-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与小麦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基因QPpo‑5D共分离的分子标记,属于农业生物技术范畴。以一个极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小麦种质和高PPO活性小麦种质扬麦杂交构建重组自交系RIL群体,通过小麦分子标记技术将该抗性基因定位...
- 蔡瑾吴纪中付必胜刘彩云张巧凤郭炜吴小有
- 与红蚰麦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与红蚰麦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引物及应用,属于农业生物技术范畴。以抗病小麦红蚰麦与感病小麦辉县红杂交构建F<Sub>1</Sub>、F<Sub>2</Sub>及F<Sub>3</Sub>家系群体,...
- 付必胜蔡士宾吴纪中张巧凤张志良吴小有
- 文献传递
- 小麦抗梭条花叶病的分子标记及QTL定位被引量:4
- 2008年
- 为了探寻小麦抗梭条花叶病的遗传机制,以外引种质ARz与大面积推广品种扬麦158杂交获得的包含137个株系(F9)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连续三年利用人工病圃对其进行抗梭条花叶病鉴定,发现株系间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利用SSR标记技术对该群体进行多态性分析,获得97个位点的多态性资料,用JionMap3.0对多态性位点进行遗传作图,共拟合获得了由66个SSR标记位点组成的17个连锁群,涉及2A、2D、3A、3B、3D、5A、7B、7D等8条染色体;使用MapQTL5.0对与群体抗性显著相关的连锁群进行区间作图,结果在2D染色体长臂上检测到1个与小麦梭条花叶病抗性相关的QTL,位于标记Xgwm539-Xg-wm608之间,LOD值5.8,LOD值峰距标记Xgwm608 1.7 cM,加性效应值为-0.458,可解释24.7%的表型变异。该抗性基因来源于亲本ARz。这此结果表明,在小麦2D染色体上存在与小麦梭条花叶病抗性相关的位点,标记Xgwm608可以用于抗病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颜伟蔡士宾吴纪中任丽娟张仙义吴小有
- 关键词:小麦梭条花叶病抗性分子标记QTL定位
- 一种小麦苗期耐盐性的鉴定评价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苗期耐盐性鉴定评价方法,具体为农业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以人工配制的海水处理植株,先求出苗期株高增长量、根长增长量、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性状4个耐盐指标盐害率的隶属值X<Sub>i</Sub>;隶属值...
- 吴纪中陈亚华刘妍妍蔡士宾张巧凤付必胜吴小有
- 文献传递
- 一种小麦赤霉病扩展抗性的鉴定评价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赤霉病扩展抗性的鉴定评价方法,属于植物病害技术领域。方法包括:(1)小麦赤霉病菌分生孢子的培养与接种液的制备;(2)塑料袋的选择与准备;(3)小麦赤霉病菌接种液的接种与套袋保湿;(4)病情观察、记载与...
- 吴纪中张巧凤蔡士宾付必胜吴小有
- 文献传递
- 小麦纹枯病不同接种方法的比较被引量:5
- 2007年
- 为了使鉴定方法简单、科学、可靠,选用了3种接种纹枯病的方法。即沟带接种法、土表接种法、牙签嵌入接种法,比较了不同抗性水平品种、不同接种方法之间发病率、病情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接种方法之间、不同品种之间发病率、病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沟带接种法简单、粗放,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可以用于大量材料的初选。牙签嵌入接种法的发病率最高,平均发病率在90%以上,重复之间差异不显著,接种容易成功,重复性好,但试验鉴定要求细致、繁琐,工作量大。土表接菌法最为简单、方便,通过适当控制试验条件,可以获得满意的接种效果。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根据自身条件和试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接种方式。SW038、WHO6-7、Niavt14和CI12633等材料在三种接种方法下都表现抗病,可作抗病亲本在小麦育种中利用。
- 颜伟蔡士宾吴纪中张先义吴小有
-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接种方法发病率病情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