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谨
- 作品数:45 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河北省卫生厅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河北省科技厅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臭氧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观察关节内注射医用臭氧联合体外冲击波对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TKOA)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T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联合组采用关节内注射医用臭氧联合体外冲击波的治疗方案,而对照组单纯采用体外冲击波的治疗方案。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HSS评分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联合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有更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的HSS评分都有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HSS评分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臭氧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2.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臭氧膝关节腔内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的治疗方法对于TKOA患者不仅在疼痛方面改善显著,在功能恢复方面亦疗效卓著,推荐作为治疗TKOA的优选治疗方案。
- 陈立涛周谨张磊赵保礼赵丽华杜志兴
- 关键词:高能量冲击波
- 限能量饮食联合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代餐粉加益生菌方案在超重/肥胖成人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分析限能量饮食联合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代餐粉加益生菌方案在超重/肥胖成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连续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150例超重/肥胖成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高蛋白组和普通组(各50例)。3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减重健康宣教+限能量膳食+代餐粉及益生菌(或益生菌安慰剂)干预,联合组给予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代餐粉和益生菌,高蛋白组给予高蛋白代餐粉和益生菌安慰剂,普通组给予普通代餐粉和益生菌安慰剂。代餐粉35 g/袋,主要成分为含量各不相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益生菌粉和益生菌安慰剂均2 g/袋,益生菌粉主要成分为多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辅料,益生菌安慰剂主要成分为辅料。代餐粉及益生菌粉或益生菌安慰剂每日2次,每次各1袋,共12周,结束后再随访4周。检测试验开始前(0周)及开始后第2、4、8、12、16周结束时的体重、体重指数、体脂量、腹围和臀围,计算各项指标变化率;检测第0周及第4、8、12周结束时的生化指标、微量元素和25-羟维生素D水平,并在第12周结束时进行产品评估问卷调查。由于各种原因中途出组19例,最终联合组46例、高蛋白组42例、普通组43例纳入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3种干预方案的减重及维持效果、安全性及患者接受程度差异,分析限能量饮食联合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代餐粉加益生菌方案在超重/肥胖成人的应用效果。结果纳入分析的131例超重/肥胖成人中,男性57例,女性74例,年龄(37.30±8.33)岁。第12周结束时,联合组、高蛋白组、普通组的体重指数[26.87(25.77,30.38)比29.61(27.96,33.09)kg/m^(2)、27.10(24.70,31.37)比29.40(27.20,34.17)kg/m^(2)、27.98(26.43
- 周谨田津闫晓婧卢承前王静颜伟杨莉殷婕胡宝玲冯晓曼张艳慧陶黎李增宁
- 关键词:超重肥胖成人益生菌
-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封堵器的选择
-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时不同类型国产封堵器的选择方法以及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在X线透视引导下介入治疗337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年龄3-64岁(9.62±3.56岁)。...
- 张密林王震高磊解启莲周谨朱晓丽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介入治疗
- 文献传递
- 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脱落一例被引量:1
- 2008年
- 心尖部室间隔缺损(VSD)位置特殊,是较难处理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本文报道1例心尖部VSD经导管行封堵治疗后发生封堵器脱落的病例,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 周谨王震张密林高义双高磊宋丽娜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先天性心脏病心尖部VSD
- ADAMTS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体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及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1 motifs,ADAMTS)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体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及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84例脑梗死体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338例)和易损斑块组(346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检测指标、ADAMTS rs402007(G/C)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的危险因素和ADAMTS基因多态性与危险因素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中的交互作用。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分析不同基因型与阿托伐他汀疗效的相关性。结果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糖尿病比例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间GG基因型与GC+CC基因型分布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LDL-C、HCY、FIB是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的危险因素(P<0.05)。LDL-C与ADAMTS基因rs402007位点存在交互作用(P<0.05)。GG、GC、CC基因型组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44例(82.29%)、209例(84.27%)、233例(89.27%)。各基因型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治疗前、治疗后LDL-C水平,以及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T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GG基因型为参考,GC基因型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无相关性(P>0.05),CC基因型与疗效有相关性(P<0.05)。结论ADAMTS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损性存�
- 刘永建邓永敏周谨闫晓婧杜志兴陈立涛张磊刘同方
- 关键词:脑梗死基因多态性斑块易损性阿托伐他汀
- 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剂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6年
- 周谨李拥军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再狭窄
- 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围术期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2008年
- 目的探讨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对362例行介入治疗后的膜周部VSD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选封堵器大小为4~16mm(平均8.6mm),345例(96.2%)封堵成功。并发症发生情况: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交界区性心律4例,室性期前收缩5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6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三尖瓣关闭不全3例,残余分流3例,基底节区脑梗死1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5例,股动静脉瘘5例,股动脉血栓3例,溶血、血尿1例,交换导丝断裂1例,猪尾导管断裂1例。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小儿VSD相对安全,但应进一步加强其并发症的防治。
- 额尔敦高娃解启莲张品元高磊张密林王震周谨谭慧莲刘凌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儿童
- 经导管植入国产封堵器治疗多发房间隔缺损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多发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及治疗原则,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全组患者31例(男11例,女20例),年龄3~18岁,平均(11.6±5.2)岁。经胸超声(TTE)或食管超声(TEE)检查确诊为多发房间隔缺损。均在X线和TTE和(或)TEE监测下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封堵治疗。术后复查TTE和(或)TEE、心电图(ECG)及X线平片以评价疗效。结果31例患者中,28例为2孔缺损,3例为3孔缺损,测量大缺损直径8~30(18.6±3.5)mm,小缺损直径1~13(5.5±3.3)mm,缺损之间间隔组织长2~12(4.8±2.3)mm,两个及以上缺损边缘间(包括缺损孔)的最大距离15~53(27.9±7.3)mm,选用封堵器大小为10~38(22.6±6.6)mm,其中23例患者植入1个封堵器,8例患者植入2个封堵器。所有患者均封堵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即刻及1月TTE和(或)TEE检查,4例患者小缺损孔存在微量到少量残余分流。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封堵器位置形态良好,未发现封堵器的变形、移位,术后ECG检查均未见心律失常发生。结论经早管植入国产封堵器治疗多发A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入封堵器的大小和数量应根据多发ASD大小、数量、缺损之间间隔组织长度及缺损边缘间(包括缺损孔)的最大距离来确定。多发ASD介入治疗近期疗效满意,中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 王震张密林解启莲高磊周谨额尔敦高娃谭慧莲刘凌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超声检查介入性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B7-1、B7-2与Th1/Th2及CRP关系的研究
- 周谨刘影杜秀昆解启莲王震张密林高磊额尔敦高娃谭慧莲刘凌
- 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病因尚未阐明,病理学研究提示冠脉内斑块破裂是其发病关键,导致斑块破裂的病因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斑块破裂与T淋巴细胞免疫有着密切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单核细胞共刺激分子急性冠脉综合征
- 隔瓣后型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被引量:1
- 2007年
- 解启莲高磊周谨王震张密林额尔敦高娃谭慧莲刘凌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