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国

作品数:375 被引量:1,262H指数:1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5篇期刊文章
  • 69篇会议论文
  • 28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3篇医药卫生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41篇电刺激
  • 121篇脑深部
  • 116篇脑深部电刺激
  • 115篇癫痫
  • 65篇帕金森
  • 65篇帕金森病
  • 63篇手术
  • 56篇电刺激术
  • 54篇丘脑
  • 51篇外科
  • 50篇脑深部电刺激...
  • 39篇丘脑底
  • 34篇丘脑底核
  • 33篇颞叶
  • 30篇电刺激治疗
  • 29篇神经外科
  • 29篇难治
  • 27篇深部脑刺激
  • 27篇脑刺激
  • 25篇深部脑刺激法

机构

  • 35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6篇首都医科大学
  • 48篇北京市神经外...
  • 25篇北京丰台医院
  • 2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6篇北京市神经外...
  • 15篇重庆医科大学...
  • 8篇北京医院
  • 7篇海南省人民医...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北京大学第一...
  • 6篇清华大学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复旦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中华医学会
  • 4篇北京脑科学与...

作者

  • 374篇张建国
  • 109篇孟凡刚
  • 85篇杨岸超
  • 79篇张凯
  • 78篇胡文瀚
  • 70篇刘焕光
  • 63篇张凯
  • 52篇马羽
  • 48篇石林
  • 47篇王秀
  • 44篇朱冠宇
  • 42篇葛明
  • 33篇张颖
  • 31篇张弨
  • 30篇张华
  • 24篇赵宝田
  • 20篇张鑫
  • 20篇邵晓秋
  • 17篇桑林
  • 15篇陈宁

传媒

  • 105篇中华神经外科...
  • 27篇立体定向和功...
  • 16篇中华医学杂志
  • 14篇临床神经外科...
  • 12篇中国现代神经...
  • 1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0篇中国微侵袭神...
  • 8篇中华神经科杂...
  • 7篇中国神经精神...
  • 7篇癫痫杂志
  • 6篇中国医师协会...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第七届全国立...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国神经免疫...
  • 2篇医学综述
  • 2篇山东医药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年份

  • 7篇2025
  • 36篇2024
  • 8篇2023
  • 23篇2022
  • 23篇2021
  • 9篇2020
  • 19篇2019
  • 17篇2018
  • 14篇2017
  • 22篇2016
  • 12篇2015
  • 12篇2014
  • 18篇2013
  • 10篇2012
  • 14篇2011
  • 18篇2010
  • 22篇2009
  • 13篇2008
  • 22篇2007
  • 25篇2006
3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现状与进展被引量:8
2020年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通过多种神经电生理技术,监测神经传导的完整性,实时反映术中神经功能,以减少潜在的神经损伤,提高手术疗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辅助定位皮质功能区和重要神经传导通路、辨别特定神经组织方面同样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成为普遍应用的成熟技术,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简要概述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现状与进展。
张建国乔慧
关键词:电生理学诱发电位肌电描记术脑电描记术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Hallervorden—Spatz病被引量:1
2008年
Hallervorden-Spatz病(HSD)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有散发,是铁盐在苍白球、黑质沉积所引起的一种变性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受累,起始症状为姿势异常、肌张力增高、步行困难和不自主运动(多为舞蹈、手足徐动或震颤)。晚期则出现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锥体束征和智能障碍,症状进行性加重,多数患者因严重的并发症而死亡。迄今尚无有效的内科治疗方法,左旋多巴可使部分患者的症状得到暂时改善。
马羽张建国张凯葛明孟凡刚胡文瀚张颖
关键词:脑深部电刺激术HALLERVORDEN-SPATZ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肌张力增高不自主运动进行性加重
脑深部电极刺激在特发性震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特发性震颤的手术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的特发性震颤患者的病历资料,3例选择丘脑腹中间核,1例选择丘脑底核,采用MRI影像定位;解剖图谱定位;微电极导向以...
孟凡刚张建国马羽葛明张凯杨岸超胡文瀚刘焕光陈宁
关键词:脑深部电刺激术特发性震颤手术
文献传递
脑深部电刺激与功能性疾病
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通过立体定向方法进行精确定位,在脑内特定的靶点植入刺激电极进行高频电刺激,从而改变相应核团兴奋性以达到改善帕金森病症状、控制癫痫发作、缓解疼痛的一种神...
张建国马羽
关键词:脑深部电刺激功能性疾病
文献传递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现状和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一、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背景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的最常见类型,发病率高。目前A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相关药物研发失败率高达99.6%,而且药物治疗基本无效,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我国人口基数大,近年来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AD患病人数迅速上升,一项2005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群AD患病率为4.8%。目前我国约有600万AD患者,在2040年将达到2200万,成为AD第一大国。
张建国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脑深部电刺激胆碱能神经元
丘脑前核电刺激对癫痫大鼠海马细胞外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电刺激癫痫模型大鼠双侧丘脑前核,观察海马细胞外液中谷氨酸、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变化,探讨双侧丘脑前核电刺激治疗癫痫的机制。方法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建立大鼠海人酸癫痫模型,应用刺激电极对双侧丘脑前核进行电刺激,同时收集海马细胞外液,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外液谷氨酸和GABA的含量。结果癫痫大鼠海马细胞外谷氨酸[(2.10±1.12)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1.05±0.38)μmoL/L],而GABA的含量[(0.28±0.21)μmoL/L]低于对照组大鼠[(0.75±0.27)μmoL/L]。癫痫组大鼠在电刺激后,海马细胞外液中谷氨酸明显减少,GABA明显增加。而对照组大鼠海马细胞外谷氨酸和GABA在刺激前后未见明显变化。结论海马细胞外液谷氨酸下降及GABA升高在丘脑前核电刺激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陈宁孟凡刚张建国杨岸超刘焕光胡文瀚孟大伟张鑫刘崇葛燕
关键词:电刺激丘脑前核氨基酸类癫痫
小脑变性相关蛋白2 mRNA在癫痫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了解小脑变性相关蛋白2(CDR2)mRNA在癫痫(EP)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8例EP患者分成耐药(40例)和非耐药(8例)两组,用基因芯片扫描和FQ-PCR分别检测脑组织中CDR2基因表达,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基因芯片扫描提示CDR2 mRNA在EP患者与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PCR结果与基因芯片扫描一致。结论EP患者脑组织中有CDR2 mRNA表达,由于其表达产物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脊液(CSF)和血液中,因而检测CDR2 mRNA在血或CSF中的表达产物有可能成为诊断EP的一个重要指标。
席志芹王学峰龚云李劲梅汪建华孙纪军龚玉来晏勇郭珍立栾国明王玉平李云林张建国卢涌李红卫
关键词:癫痫基因芯片FQ-PCR
脑深部电刺激术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被引量:36
2009年
张建国马羽刘焕光
关键词:脑深部电刺激术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靶点
神经调控技术临床应用进展与展望
2025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全球疾病谱已发生深刻变化,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功能性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神经调控技术作为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手段,开辟新的治疗途径。本文系统阐述“神经调控”概念、分类及其技术演变,重点总结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分析其在运动障碍疾病、癫痫、疼痛、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康复等领域的疗效和发展潜力;探讨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的融合趋势,指出闭环神经调控技术已成为脑机接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精准治疗和个性化调控提供新的思路;指明神经调控领域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拓展新适应证、创新靶点探索模式、更新治疗理念及开展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展望未来,我国神经调控事业应抓住时代机遇,通过持续探索和创新,为全球脑健康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张建国张建国杨岸超
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进展
2025年
脑深部电刺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神经调控技术,广泛应用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帕金森病是其最早应用的适应证之一,在多个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本文以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优化为主线,聚焦手术技术革新与神经回路机制研究两大方向,分别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的手术技术创新、硬件设备优化、程控策略改进、神经回路标志物识别与应用,不仅显著提高疗效,而且为神经调控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宝贵思路和科学依据。
白宇彤杨岸超张建国
关键词:帕金森病深部脑刺激法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