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淼 作品数:64 被引量:404 H指数:12 供职机构: 贵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 贵州省省长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2012年中国《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解读 被引量:36 2012年 中国《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于2012年首次颁布,对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的评价,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以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中的临床具体问题给出了详细建议,并支持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普遍筛查。文章对指南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以促进妊娠期甲状腺疾病诊治的规范化。 张淼 时立新关键词:甲状腺疾病 妊娠 产后期 贵阳市城区某社区20岁及以上成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了解贵阳市城区成人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贵阳市城区宅吉社区2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共1512人(男634人,女878人),分为6个年龄组(≥20—30、≥30~40、≥40~50、≥50—60、≥60~70、≥170岁),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相关代谢指标的测定。MS采用2005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全球共识定义。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结果调查人群中Ms的粗患病率为29.7%(男性26.5%,女性32.0%),女性高于男性(χ2=5.346,P〈0.05),标化患病率为29.1%(男性26.6%,女性31.6%)。MS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女性在≥60~70岁达到高峰,男性在≥140~50岁达到高峰。调查人群中中心性肥胖、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压升高及空腹血糖升高的粗患病率分别为39.5%、38.0%、49.1%、35.9%、55.2%,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8.3%、39.4%、47.6%、36.1%、56.0%。调查人群中,1335名(88.3%)有一项以上代谢组分异常。MS患者中,有3、4及5项代谢组分异常者分别占43.2%、39.9%及16.9%。结论贵阳市城区宅吉社区成人MS的患病率较高,MS的防治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彭年春 时立新 张巧 杨艳娜 徐淑静 李红 张淼 张松 庄惠君 贡明贤 王睿 吴丹荣 胡颖关键词: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流行病学 食盐碘含量调整前后贵阳市成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病情况的变化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调查分析食盐碘含量调整前后贵阳市城区成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病情况的变化,以初步了解碘营养状态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病情况的影响。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于2009年(食盐碘含量调整前,n=1 509)、2015年(食盐碘含量调整后,n=1 368)2次对贵阳市云岩区2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测定其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TSH异常者测定FT3、FT4;同时于2次调查中分别抽取同城区8~10岁学龄儿童各80、60名,测定其尿碘水平。结果2009年调查中8~10岁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28.7 μg/L;成人TPOAb、TgAb及甲状腺自身抗体(TAA)的阳性率分别为14.38%、13.59%和18.89%,相应的标准化率为14.35%、13.59%和18.89%;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患病率分别为14.12%和4.44%,标准化率为14.12%和4.42%。2015年调查中8~10岁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90.1 μg/L;成人TPOAb、TgAb及TAA的阳性率分别为8.77%、7.82%和11.77%,相应的标准化率为8.98%、7.97%和12.13%;亚甲减、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患病率分别为22.89%和2.92%,标准化率为23.19%和3.02%。2015年调查的成人TPOAb、TgAb、TAA阳性率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病率均较2009年所调查的降低(均P〈0.05);但亚甲减患病率较2009年所调查的升高(P〈0.05)。结论该市于2013年下调食盐碘含量后,碘营养状态适宜,成人TPOAb、TgAb、TAA的阳性率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病率较碘含量调整前均有所下降。 陈正益 时立新 张巧 彭年春 胡颖 张淼关键词:碘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患病率 流行病学 1403名社区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及甲状旁腺素水平对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0HD)、甲状旁腺素(PTH)、血糖、血脂、尿酸、肥胖、胰岛素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对血压的影响。方法资料来源于2009年贵阳市居民健康横断面调查.纳入20~79岁调查对象1403名(男性582名,女性821名)社区居民,平均(45.3±14.4)岁。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2h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钙、血磷、血肌酐及血尿酸,用化学发光法测血清胰岛素,用放射免疫试剂盒测定250HD及门H浓度。结果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收缩压的因素按效应大小依次为年龄、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性别、250HD、PTH、2hPG、TG,其总通径系数分别为0.453、0.294、0.120、-0.106、-0.049、0.047、0.030、0.030。影响舒张压的因素按效应依次为BMI、年龄、性别、胰岛素、2hPG、TG,其通径系数依次为0.348、0.217、-0.146、0.143、0.035、0.035。胰岛素、TG、2hPG经BMI间接作用于收缩压和舒张压,BMI、PTH、250HD直接作用于血压;年龄、性别直接和经BMI间接影响血压。结论影响成年人血压的因素以年龄和代谢紊乱指标(血清胰岛素、TG、2hPG等)最为重要,250HD和PTH可能与收缩压相关。 王睿 张巧 时立新 彭年春 徐淑静 张淼 张松关键词:血压 25-羟维生素D 甲状旁腺素 暴发性1型糖尿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12年 暴发性1型糖尿病(fulminant type 1diabetesmellitus,F1D)是一组起病急骤,缺乏糖尿病相关抗体伴胰酶增高为特征的特发性1型糖尿病[1]。此病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胰岛β细胞几乎全部破坏,临床上常以严重的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但糖化血红蛋白却接近正常,并可伴有胰酶水平的升高。现将我科收治的例暴发性型糖尿病患者情况报道, 刘成华 张淼 彭年春 时立新 胡茂红关键词:暴发性1型糖尿病 文献复习 特发性1型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相关抗体 病情进展 HbA1c对中老年人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HbA1C诊断中老年人糖尿病、糖调节受损的最佳切点。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贵阳市云岩区40岁及以上,且居住5年以上的中老年人共8803名。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检测HbA1c等指标。对HbA1C诊断糖尿病、糖调节受损的切点进行分析;按年龄分层分析HbA1c诊断糖尿病在不同年龄段的切点。结果HbA1c诊断新发现糖尿病的切点为6.4%的特异性较高(86.8%),相应的敏感性为68.0%。HbA1C诊断糖调节受损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偏低(0.558)。40—49岁年龄组HbA1c诊断糖尿病的切点值最低,为6.1%;而70~岁年龄组HbA1c诊断糖尿病切点值最高,为6.6%。结论中老年人群中HbA1c6.4%为诊断糖尿病的最佳切点,HbA1c不适合作为诊断糖调节受损的指标。 刘树馨 时立新 张淼 张巧 彭年春 徐淑静 张松 胡颖关键词:HBA1C 糖尿病 糖调节受损 早期2型糖尿病人群身体成份对骨密度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身体成份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影响。方法选取为2012年内分泌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224例(男性115例、女性109例),年龄40~75岁、病程不超过5年、未使用胰岛素治疗且无明显糖尿病并发症。研究对象均进行体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Simens,DCA Wantege)、BMD及身体成份(美国Hologic公司,ASY-00409双能X线骨密度仪)。结果瘦组织与股骨颈、髋部、脊柱BMD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1、0.64、0.60,P值均小于0.05);校正年龄、Hb A1c、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后,体脂含量与女性脊柱(L1-4)BMD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24,P〈0.05),与男性BMD无明显相关性;腹型肥胖(Android)与股骨颈、髋部、脊柱(L1-4)BMD呈正相关(r分别为0.27、0.32、0.26,P均〈0.05)。结论瘦组织对BMD产生有利影响,体脂含量对绝经女性产生有利影响,而对男性BMD则无保护作用。 刘畅 张巧 时立新 张淼 彭年春关键词:身体成份 骨密度 中老年 2型糖尿病 非典型席汉综合征垂体功能评估(附3例报告) 被引量:1 2011年 席汉综合征是导致女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最常见病因。国内已有不少席汉综合征的报道,但均未行功能试验评价垂体功能。为此,本文选择2009年11月至2010年7月在我科就诊。 张淼 时立新 张巧 李红 肖帮惠关键词:席汉综合征 垂体功能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中老年人群血脂异常发病率及发病风险3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对40岁以上血脂正常中老年人群进行3年随访研究,分析中老年人群血脂异常发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1年随机抽取贵阳市城区大于或等于40岁的3 059名血脂正常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糖、血脂的测定等收集基线资料,于2014年再次对上述人群进行3年随访研究,分析贵阳市中老年人群3年血脂异常发病率,通过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贵阳市中老年人群血脂异常3年累积发病率为54.6%,其中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高总胆固醇(TC)血症、高三酰甘油(TG)血症3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3.5%、26.0%、43.8%、19.9%,除低HDL-C血症外,女性血脂异常发病率均高于男性。其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腰围。结论中老年人群血脂异常的发病率较高,尤以高TC血症、高LDL-C血症为主,女性为中老年人群血脂异常发病的最重要的因素,故女性更应该积极防治。 张颖 时立新 张淼 张巧 彭年春 胡颖关键词:血脂异常 发病率 胰岛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瘦素对抵抗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瘦素对3T3-L1脂肪细胞resist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诱导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胰岛素、TNF-α及瘦素分别处理3T3-L1脂肪细胞24 h,RT-PCR的方法检测3T3-L1脂肪细胞resistin mRNA的表达。【结果】3T3-L1脂肪细胞被0、10、100及500 nmol/L的胰岛素处理后,resistin mRNA表达量分别是0.87±0.11、0.79±0.13、0.39±0.07和0.21±0.06(P<0.05,n=3),10、100及500 nmol/L胰岛素分别使resistin mRNA减少10%、55.2%和75.9%;3T3-L1脂肪细胞分别被0、10、100及500 ng/mL TNF-α处理后,resistin mRNA的表达量分别是0.68±0.12、0.59±0.08、0.25±0.07和0.12±0.04(P<0.05,n=3),10、100及500 ng/mLTNF-α分别使resistin mRNA减少13.1%、63.1%和82.4%;③3T3-L1脂肪细胞被0、10、100及500 ng/mL瘦素分别处理后,resistin mRNA表达量分别为0.73±0.11、0.79±0.16、0.69±0.08和0.70±0.09(P>0.05,n=3)。【结论】胰岛素和TNF-α抑制3T3-L1脂肪细胞resistin mRNA表达,且抑制效应与剂量呈依赖关系,而瘦素对3T3-L1脂肪细胞resistin 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 李芳萍 李志臻 张淼 严励 傅祖植关键词:抵抗素 脂肪细胞 MRNA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