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梅

作品数:83 被引量:1,986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3篇糖尿
  • 13篇糖尿病
  • 13篇骨质
  • 11篇细胞
  • 11篇甲状旁腺
  • 11篇骨质疏松
  • 10篇骨细胞
  • 9篇原发性
  • 9篇综合征
  • 8篇破骨
  • 8篇破骨细胞
  • 8篇甲状腺
  • 7篇亢进
  • 7篇亢进症
  • 7篇2型糖尿
  • 7篇2型糖尿病
  • 6篇糖尿病患者
  • 6篇破骨细胞样细...
  • 6篇细胞样
  • 6篇病患

机构

  • 83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复旦大学
  • 4篇南京大学医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福建省立医院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天津医院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中山大学孙逸...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83篇朱梅
  • 37篇邱明才
  • 13篇何庆
  • 10篇戴晨琳
  • 10篇李凤翱
  • 9篇张鑫
  • 9篇汤绍芳
  • 8篇王保平
  • 8篇卫红艳
  • 8篇贾红蔚
  • 8篇张鹏
  • 7篇田伟军
  • 6篇崔瑾
  • 6篇苏文凌
  • 6篇高志红
  • 5篇卢飙
  • 5篇孟召伟
  • 4篇王超华
  • 4篇谭建
  • 4篇李雨民

传媒

  • 8篇中华内分泌代...
  • 8篇中华骨质疏松...
  • 6篇天津医药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国际内分泌代...
  • 3篇国外医学(内...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内分泌外...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英国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14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免疫组化测定Midkine和核因子κB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以及转移灶的诊断价值
2015年
目的Midkine(MK)和核因子κB(NF—κB)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均被认为是新的恶性肿瘤生物标志物。本研究旨在探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MK和NF—κB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诊断价值以及对PTC是否同时存在转移灶的判断价值。方法对76例PTC和7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MNG)的术后病灶进行研究,PTC组进一步分为亚组1(16例,有转移灶)和亚组2(60例,无转移灶),汇总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手术后^131I治疗情况、^131I扫描结果等。MK、NF—κB p65和Ki-67的免疫组化在石蜡包埋的术后病灶标本上进行、并对结果进行量化(得到免疫组化积分或阳性百分率),对各个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参数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提取病灶蛋白,对MK和NF—κB p65进行Western印迹,证实上述免疫组化结果。结果MK和NF—κB p65的免疫组化积分、以及Ki-67的阳性百分率,PTC组明显高于MNG组(均P〈0.01):ROC结果显示三者具有良好诊断PTC的能力,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2.192%、80.137%和84.091%。PTC亚组1的上述3个参数显著高于亚组2(均P〈0.01);ROC结果显示三者具有良好诊断PTC转移灶的能力,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2.895%、80.263%和76.316%。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MK和NF—κB p65的蛋白水平在PTC亚组1明显高于亚组2,二者均明显高于MNG(均P〈0.01)。结论MK和NF—κB的免疫组化可以用于PTC和MNG的鉴别诊断,并且可以判断PTC是否存在转移。
孟召伟谭建张玉洁张桂芝章明放何雅静田伟军贾强何庆朱梅李雪张建萍
关键词:MIDKINE核因子ΚB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性甲状腺肿
小剂量阿德福韦酯致范可尼综合征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通过报告小剂量阿德福韦酯致范可尼综合征,探讨其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对3例长期服用小剂量(10 mg)阿德福韦酯导致范可尼综合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例均以骨病为首发症状,服用阿德福韦酯(10 mg/d)平均4年以上,发生骨痛和肌肉无力,血磷降低,肾性糖尿,肾性氨基酸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肾小管功能异常。结合既往用药史,考虑为阿德福韦酯所致肾损害,停用阿德福韦酯并予大剂量活性维生素D及钙剂治疗,骨软化症状明显改善,血磷维持在0.8~1.0 mmol/L,肾性糖尿、肾性氨基酸尿显著减少。结论小剂量(10 mg/d)阿德福韦酯长期应用可致范可尼综合征,表现为全身骨痛、肌无力、低血磷、肾性糖尿、肾性氨基酸尿,临床上应对长期使用阿德福韦酯患者的肾小管功能、骨代谢指标进行监测,早发现、早治疗,可缓解肾小管功能损害。
张秋子王保平李凤翱邱明才朱梅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范可尼综合征乙型病毒性肝炎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戴晨琳贾红蔚朱梅
C-08内科病例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伴甲状旁腺腺瘤一例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可从多种途径影响钙和维生素D的代谢,进而引起骨软化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但当同时出现低蛋白血症时可掩盖血钙的真实水平。因此若该病合并甲状旁腺腺瘤时容易漏诊。本文详细介绍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甲...
王保平张洁朱梅田伟军崔瑾苏文凌朱铁虹邱明才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甲状旁腺腺瘤内科病
文献传递
以肋骨棕色瘤为首发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3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棕色瘤是棕色瘤是一种主要由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引起的一种骨假瘤性病变,主要好发于骨盆、肋骨、长骨骨干、锁骨以及颌骨。本文介绍以肋骨棕色瘤为首发表现的三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结合文献探讨棕色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
王浩张杰张秋子田伟军何庆朱梅
天津地区居民睡眠障碍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以天津地区居民为研究对象,研究睡眠障碍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为高血压的一级预防提供科学根据.方法 于2015年4月至2015年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天津地区城市及农村18~90岁居民共2565人进行入户调查,...
王卓群朱梅卫红艳张鹏吴宪明边波于雪芳孙跃民
关键词:睡眠障碍高血压
以肾性尿崩症为主要表现的干燥综合征一例报告被引量:1
1999年
朱梅马中书巩路邱明才
关键词:尿崩症干燥综合征病例报告
范可尼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0年
朱梅高志红邱明才
关键词:范可尼综合征FS转归
骨片上培养的破骨细胞样细胞及其细胞器对成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骨片上培养的破骨细胞及其亚细胞结构对成骨细胞生长和功能的影响。方法C57雌性小鼠,经尾静脉注射5氟尿嘧啶(5FU)后,取其脾脏细胞,在白细胞介素(IL)3、6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1α,25(OH)2D3的诱导下获得大量的破骨细胞样细胞(OLC)。OLC在牛皮质骨骨片上培养即获得骨片上的OLC。NaF、两种OLC、离心去除OLC的培养基及其亚细胞结构———细胞核、线粒体与成骨细胞共培养5d后,检测成骨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含量以及Cbfα1的表达活性。结果两种OLC的细胞质和离心去除OLC后的培养基虽然不能促进成骨细胞数量的增多,但可显著增加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的比活性以及Cbfα1蛋白质水平的表达(P<0.05);并且以骨片上生长的OLC细胞质和培养基的作用更大。其中,OLC细胞质(0.1100±0.0007)、50%骨片上培养的OLC培养基(0.1200±0.0041)和骨片上培养的OLC细胞质(0.1550±0.0065)对成骨细胞骨钙素比活性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10μmol/L的NaF(0.0825±0.0025,P<0.05);OLC细胞质(1.850±0.033)、50%OLC培养基(2.074±0.065)、骨片上培养的OLC细胞质(1.246±0.037)和50%骨片上培养的OLC培养基(1.718±0.048)对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比活性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10μmol/L的NaF(1.027±0.024,P<0.05);50%骨片上培养的OLC培养基(54.0%±2.1%)和骨片上培养的OLC细胞质(48.7%±3.5%)对成骨细胞Cbfα1蛋白质表达的促进作用与10μmol/L的NaF(57.6%±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OLC的亚细胞结构和离心去除OLC后的培养基对成骨细胞的功能均有促进作用,并以骨片上生长的OLC作用更大。
朱梅张鹏张鑫卢飙戴晨琳李雨民邱明才
关键词:破骨细胞样细胞骨钙素亚细胞结构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观察骨关节炎(OA)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软骨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关节软骨组织根据改良的Mankin关节软骨病理评分标准分为对照组、轻度病变组和中度病变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软骨细胞中β-cateni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的表达情况。提取OA行膝关节置换术42例患者的关节软骨总RNA,应用RealTimeRT-PCR的方法,选用β2微球蛋白作为内参,检测软骨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Ⅹ型胶原(col-10)及mmp-1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病理评分对照组8例均正常;研究组轻度病变组15例,中度病变组27例。β-catenin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全部为阴性;轻度病变组9例阳性,中度病变组7例阳性。MMP-1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1例阳性;轻度病变组14例阳性,中度病变组21例阳性。RealTimeRT-PCR结果显示轻度病变组bmp-2、col-10和mmp-13的表达水平分别为中度病变组的3.01、2.89和4.0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β-catenin在关节软骨细胞中高表达可能是关节软骨破坏并导致OA发展的重要原因。
王超华张子博朱梅刘军任凯晶卢飚李凤翱邱明才
关键词:WNT蛋白质类Β连环素骨关节炎关节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基质金属蛋白酶13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