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朋辉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一种基于核碱基信息的微藻群落原位生长速率的测定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核碱基信息的微藻群落原位生长速率的测定方法。选择若干水华优势藻,获取不同实验条件下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收集各种条件下指数生长期内生长速率最大时的藻细胞样品,进行盐酸高温消解处理,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特定...
- 黄清辉刘梦潭李朋辉
- 文献传递
- 河口盐度梯度下溶解态核酸的微生物可利用性被引量:1
- 2013年
- 核酸物质(DNA和RNA)作为自然水体中重要的溶解有机质组分之一,是水生微生物食物网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核酸的微生物可利用性具有重要研究意义.2012年春季从长江口不同盐度区域采集水样,并分别添加鱼类DNA和酵母RNA进行培养,考察了其微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在溶解态核酸添加至不同盐度的培养体系时,添加的DNA大约有20%~50%从溶解态快速转变至颗粒态,转化率随盐度增加而增加,而添加的RNA仅有约10%从溶解态转变至颗粒态,受盐度影响不大.在各培养体系中,溶解态核酸的微生物利用动力学曲线均符合Sigmoid方程,先有30~80 h不等的延滞期,而后进入快速利用期,最后为停止期,其中海水微生物对核酸的最大利用速率比河口/淡水微生物更快.当溶解态核酸进入河口水体后,分为微生物可利用的(自由溶解态/酶可水解的)、胶体结合态和颗粒态,其中RNA中微生物可利用形态百分比(80%~90%)显著高于DNA,且随盐度变化不大,而DNA中微生物可利用形态百分比随盐度升高而从78%逐渐降低至50%.因此,河口盐度梯度下的DNA和RNA赋存形态分布特征和微生物可利用性具有显著差异.
- 杨青青李朋辉黄清辉
- 关键词: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溶解有机质
- 一种基于核碱基信息的微藻群落原位生长速率的测定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核碱基信息的微藻群落原位生长速率的测定方法。选择若干水华优势藻,获取不同实验条件下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收集各种条件下指数生长期内生长速率最大时的藻细胞样品,进行盐酸高温消解处理,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特定...
- 黄清辉刘梦潭李朋辉
- UV-C辐照对河水溶解有机质降解及微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从黄浦江及其上游支流采集表层水样,进行了微生物培养、UV—C辐照和微生物再培养等处理过程,测定水样P(DOC)(DOC为溶解有机碳)、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探讨河水DOM(溶解有机质)的光化学降解和微生物可利用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处理过程对DOM不同组分去除的贡献率不同,黄浦江河水经微生物培养后,P(DOC)和CDOM(有色溶解有机质)含量[以a335(335nm处的吸收系数)计]分别下降了5%~27%和5%左右,而FDOM(荧光溶解性有机质)含量(以最大荧光强度表示)稍有增加;继续经UV—C辐照24h后,P(DOC)和CDOM含量分别下降了7%~36%和79%~96%,而FDOM含量下降了95%以上,说明水体中大部分CDOM和FDOM可通过UV-C辐照去除,并且去除率显著高于微生物降解.UV—C辐照不仅可以降解DOM,而且可以改变DOM的微生物可利用性,其中一部分SLDOM(半活性溶解有机质)经UV—C辐照后能够再次被微生物利用,其中4%~28%的DOC和5%~14%的CDOM可再次被微生物降解.
- 马琼琳李朋辉黄清辉
- 关键词:光化学降解溶解有机质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
- 一种能精确定位充填型预制裂隙的类岩石试样模具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精确定位充填型预制裂隙的类岩石试样模具,该模具包括底座、侧板、隔板、夹具、双头螺栓及带帽螺栓,侧板设有2个,分别位于底座的前后两侧,2个侧板之间通过双头螺栓连接,侧板的内侧设有凹形榫槽,隔板设有3个,3个...
- 庄晓莹朱合华春军伟张琦陈雪琴杨成李朋辉
- 文献传递
- 一种能精确定位充填型预制裂隙的类岩石试样模具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精确定位充填型预制裂隙的类岩石试样模具,该模具包括底座、侧板、隔板、夹具、双头螺栓及带帽螺栓,侧板设有2个,分别位于底座的前后两侧,2个侧板之间通过双头螺栓连接,侧板的内侧设有凹形榫槽,隔板设有3个,3个...
- 庄晓莹朱合华春军伟张琦陈雪琴杨成李朋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