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奎 作品数:53 被引量:468 H指数:11 供职机构: 北京市海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更多>>
保乳术与乳房改良根治术对患者肋间臂神经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保乳术与乳房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的疗效及肋间臂神经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5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保乳组75例和根治组75例,术后两组患者随访3年,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用(x珋±s)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胸肌萎缩、胸壁外形改变、感觉功能障碍、复发、远处转移、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根治组比较,保乳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胸肌萎缩、胸壁外形改变、感觉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根治组(P<0.05);术后保乳组(2.6%)上肢水肿、切口感染、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根治组(44.0%)χ2=25.814,P<0.05;生活质量显著高于根治组,以上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术对乳腺癌患者创伤更小,能避免对肋间臂神经的损伤,对于满足手术适应证的患者,保乳术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李伟 王冰涛 尚宏清 白月奎关键词:乳腺肿瘤 生活质量 基于TCGA数据初步探查肝内胆管癌预后相关基因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TCGA数据库中肝内胆管癌(ICC)高通量测序数据,寻找其预后相关基因,构建风险模型,并研究其在ICC组织中表达及作用通路。方法下载TCGA数据库中33例ICC组织和8例癌旁组织中的RNA-seq表达矩阵数据和患者临床资料信息,利用edgeR软件包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预后相关差异基因,对差异基因绘制生存曲线,筛选出具有临床意义的基因,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并构建风险模型,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了解预后相关基因的作用通路。结果通过edgeR分析后得到6 617个差异基因(筛选标准为|log2 Fold Change|>1,P<0.05),其中高表达组4 094个,低表达组2 523个。通过功能富集发现,这些基因主要集中在化学物致癌作用、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系统、细胞色素P450对异生物质的代谢影响以及视黄醇代谢通路。经单因素Cox回归、R软件"survival"包生存曲线分析显示,UCN2、CST1、PROS1、SLC35E4、PEMT五个基因对ICC患者预后存在显著性影响。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ST1、PEMT、PROS1构建的风险模型对ICC患者预后具有判断作用。结论 UCN2、CST1、PROS1、SLC35E4、PEMT基因可能成为ICC预后判断指标,为后续临床试验提供数据支持。 王新静 贾利猛 刘铭 欧云崧 白月奎关键词:肝内胆管癌 生物学标志物 miR-4316在直肠癌中上调并促进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2020年 目的检测miR-4316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并研究其对直肠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结肠癌标本,使用RT-PCR检测miR-4316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培养HT-29、SW620、SCSP-514细胞,并转染miR-4316 anti-sense,观测转染后对直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结果直肠癌组织中的miR-4316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转染了miR-4316 anti-sense的HT-29、SW620、SCSP-514细胞的增殖能力与侵袭能力明显下降。结论miR-4316在直肠癌中表达上调,并能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张军 白月奎 刘铭 刘凯东 张乐 马闯关键词:直肠癌 增殖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镇痛随机对照研究 2024年 术后疼痛是影响病人康复的重要因素,也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将术后镇痛作为其核心内容的原因,目的是有效的控制运动疼痛,降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病人肠功能恢复[1]。对于结直肠癌病人,尽管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术后疼痛会减轻,但临床上术后仍是采用药物镇痛,只是给药途径不同,或者不同药物的组合,还没有真正做到指南推荐的多模式镇痛方案。 李菁菁 李琴 牛佳 刘悦 刘凯东 白月奎关键词:术后镇痛 腹腔镜微创手术 药物镇痛 经皮穴位电刺激 肠功能恢复 术后早期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胃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手术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临床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后早期给予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减少出院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是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后首选的营养支持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刘凯东 张乐 白月奎关键词:预后 结肠癌患者血清miR-370-3p、ANO1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370-3p(miR-370-3p)、茴香胺1(ANO1)表达与结肠癌病理特征及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94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为结肠癌组、50例结肠息肉患者为良性病变组、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血清miR-370-3p、ANO1表达。术后随访3年,复发31例(复发组)、未复发63例(未复发组)。在线网站TargetScan预测miR-370-3p与ANO1的靶向关系,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结肠癌患者血清miR-370-3p与ANO1 mRNA表达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70-3p、ANO1 mRNA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结肠癌组血清miR-370-3p表达低于良性病变组、对照组(P均<0.05),ANO1 mRNA表达高于良性病变组、对照组(P均<0.05),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血清miR-370-3p、ANO1 mRNA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线网站TargetScan预测miR-370-3p与ANO1在649~655和676~682处有结合位点,结肠癌患者血清miR-370-3p与ANO1 mRNA中表达呈负相关(r=-0.609,P<0.05)。血清miR-370-3p、ANO1 mRNA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TNM分期、侵犯浆膜、淋巴结转移结肠癌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NM分期Ⅲ~Ⅳ期、侵犯浆膜、淋巴结转移和ANO1 mRNA≥1.64为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miR-370-3p≥0.74为独立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370-3p、ANO1 mRNA联合预测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0.876)大于二者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0.786、0.7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结肠癌患者血清miR-370-3p低表达、ANO1 mRNA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侵犯浆膜、淋巴结转移和术后复发有关,二者联合预测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价值较高。 张乐 李昊泽 刘凯东 白月奎关键词:结肠癌 临床病理特征 复发 胃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86年3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98例有完整资料的位于胃的间质瘤、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平滑肌母细胞瘤、许旺细胞瘤和神经纤维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复阅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重新诊断,肿瘤两点取材构建组织微阵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117、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desmin、S-100及Ⅺ.67蛋白等6种抗体的表达;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各变量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确诊间质瘤91例(92.9%)。随访率91.0%,中位随访时间54个月,患者1、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8.8%、79.6%和63.7%。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预后与肿瘤大小、核分裂像数目、肿瘤坏死、核异型、细胞类型、细胞密集程度、手术类型、黏膜侵犯、年龄及Ki-67标记指数(5%为界)等因素有关(P〈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核分裂像数目、肿瘤坏死及黏膜受侵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P〈0.01)。结论肿瘤直径大于10cm、核分裂像数目超过10个/50HPF、肿瘤有坏死。黏膜受侵常提示胃间质瘤恶性度较高。 白月奎 邵永孚 曹文兰 石素胜 余力伟关键词:胃间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腹内胃肠外间质瘤3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研究腹内胃肠外间质瘤(EGIST)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复阅1986年7月至2003年6月47例经病理诊断为腹腔或腹膜后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平滑肌母细胞瘤、许旺细胞瘤和间质瘤患者的组织切片,重新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117、CD34、SMA、Desrain及S-1005种蛋白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变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30例患者最终确诊为EGIST。肿瘤位于肠系膜12例,腹膜后8例,小网膜囊6例,其余4例肿瘤病例记载为腹腔来源。肿瘤中位直径12.5(4~30)cm,其中梭形细胞为主型23例,上皮为主型4例,混合型3例。随访中位时间44个月.随访率90%。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7%、59.5%和45.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于腹膜后和肠系膜及腹腔、肿瘤直径超过10cm、肿瘤有坏死、核分裂像数目超过5个/50HPF、肿瘤细胞异型性和中、低分化的肿瘤。其预后不佳。结论EGIST有其特有行为谱,预后评价除参照GIST的指标外;肿瘤直径超过10cm和肿瘤的生长部位有助于对EGIST预后的判断。 邵永孚 白月奎 曹文兰 石素胜 高燕宁 孙耘田 余力伟关键词:间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附30例报告) 被引量:119 2000年 目的 探讨开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sentinellymphnodebiopsy ,SLNB)的必要性、可行性、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在乳腺肿瘤下方注射 37MBq放射性胶体99mTc DX ,同时运用核素淋巴显像和γ计数器探测仪探测两种检测方法 ,识别出放射性同位素浓聚的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 ,SLN) ,并用皮肤墨水在相应的皮肤上做出标记。术中根据体表标记切除SLN ,后行腋窝淋巴结解剖 (axilarylymphnodedissection ,ALND) ,两标本同时送病理检查 ,了解其符合率 ,并评价SLNB的可行性。结果 30例均进行了SLN识别定位 ,活检后经病理检查有 2例错误。 1例未取到SLN ,故SLN的检出率为 96 .7% ;1例SLN病理呈假阴性。按目前国外SLNB的评价标准 ,本组SLNB的敏感度为 88.9% ,准确性为 93.3% ,假阳性率为 0 ,假阴性率为 11.1%。结论 乳腺癌SLNB目前在国内外仍处于研究阶段 ,随着研究的扩大与深入将可能取代常规的ALND。 张保宁 白月奎 陈国际 陈盛祖 刘琳 杨红鹰 孙耘田关键词: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circ_0009910在胃癌细胞中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胃癌细胞中circ_0009910表达,初步探讨其在胃癌细胞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qRT-PCR检测胃癌细胞系BGC823、SGC7901、AGS、MGC803、MKN45中的circ_0009910表达水平,在BGC823、AGS细胞中采用circ_0009910 siRNA转染敲降circ_0009910,验证转染效果;在circ_0009910敲降的BGC823、AGS细胞中,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平板法检测集落形成、Transwell检测迁移和侵袭、western-blotting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GC823、SGC7901、AGS、MGC803、MKN45中的circ_0009910相对表达水平为(7.238±0.895)、(5.023±0.786)、(4.184±0.356)、(8.561±1.026)、(3.478±0.301),较正常胃癌显著升高(P<0.01),siRNA转染敲降circ_0009910后,BGC823、AGS细胞活力、集落形成数目、迁移和侵袭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N-cadherin、Snail蛋白的相对表达降低,而E-cadherin表达增加。结论circ_0009910在胃癌细胞中高表达,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迁移和侵袭及EMT。 刘铭 张乐 刘凯东 白月奎关键词:胃肿瘤 细胞 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