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伟雄
- 作品数:61 被引量:29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珠江三角洲四城市鼠形动物体内寄生虫调查
- 2004年
- 城市中鼠形动物与人群有着较密切的接触,其所携带的人兽共患的致病性微生物及寄生虫对城市里的人群造成了一定的威胁.珠江三角洲地带城市化程度较高,人口密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开发,人口急剧地增加,城市卫生死角大量增加.鼠类及等小型兽类亦大量存在于都市的角角落落,或多或少地与人类有着不同程度地接触.不同种类的动物,由于生活生境的不同其携带的人兽共患的病原物也有所不同.对其寄生虫的调查,可以预测各种动物对人群寄生虫感染的危害程度及提醒人群的防范意识,同时对当地环境中卫生指标的评估提供寄生虫方面的参照.……
- 吴军易建荣阴伟雄段金花林立丰
- 喷杀克对蟑螂杀灭效果观察
- 1991年
- 作者报告了喷杀克(Pesguard FG161)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的实验室生物测定及现场防治蟑螂结果。试验表明,三种不同剂量(A·I25mg/m^2、A·I50mg/m^2和A·I100mg/m^2)的喷杀克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以50ml/m^2喷杀克乳油40倍稀释液药量现场喷洒,能快速杀死大量蟑螂,施药后第一天两试验区蟑螂密度下降率均在89%以上,其防治效果可维持至第三十天,蟑螂密度下降率仍大于97%,表现出较好的滞留效果。
- 杜效锋蔡松武梁永昂黄湘东阴伟雄
- 关键词:美洲大蠊德国小蠊杀灭效果
- 2004年首例SARS病例环境鼠害及鼠中SARS-CoV基因分析
- 2005年
- 目的 为了了解2 0 0 4年首发SARS病例周围环境鼠害及鼠类是否存在SARS CoV特异基因,研究探索鼠类作为SARS的媒介或来源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环境鼠迹目测法与鼠笼诱法调查鼠密度方法和应用巢式RT PCR检测鼠样本中特异SARS CoV基因,扩增阳性产物测序,并应用DNASTAR软件分析比较。结果 首例病人居住工作的LJ花园LB楼及其周边楼宇环境鼠害较严重,重点检查首层楼房天花板、配电房等重点场所共5 0间,鼠迹阳性率为2 6 % ;检查住宅楼周围外环境累计2 0 0 0m ,发现鼠迹6 2处;鼠笼诱阳性率7.9% ;用RT PCR检测病例周围环境15只家鼠和2 4只臭鼠句鼠青的肺组织和肛拭子,其中6只黄胸鼠肺组织中有3只阳性,一只肛拭子阳性,其余为阴性;扩增阳性产物基因核苷酸序列与SARS目的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5 %及96 %。结论 2 0 0 4年首例SARS病例生活工作周围环境鼠侵害严重,捕获鼠类中也发现SARS CoV特异基因。
- 林立丰段金花易建荣吴军裴福全蔡松武阴伟雄卢文成陈清
- 关键词:SARS-COV鼠类RT-PCR
- 广东省清远市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蚊虫群落动态变化规律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研究城市化过程中病媒蚊虫群落特征和演替动态变化,了解主要传播媒介蚊虫种群动态及与城市化的关系。方法采用人诱法,连续4年在清远市调查蚊虫种群密度。结果此次调查清远市蚊虫有致倦库蚊、骚扰阿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5种;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占群落种群数量的92.27%;其次为骚扰按蚊,占3.98%;白纹伊蚊和三带喙库蚊数量较少,各占1.62%;中华按蚊仅占0.51%。在研究期间,比较2006年与2008、2009年数据,结果表明群落构成发生显著变化,其中致倦库蚊在种群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少,白纹伊蚊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中华按蚊在种群中逐渐消失,三带喙库蚊在群落中数量波动较大。不同蚊种在夜间呈现不同活动节律,致倦库蚊和三带喙库蚊19:00-22:00其密度逐渐增加,高峰主要在21:00之后;白纹伊蚊在夜晚各个时间段都有活动,活动高峰主要在20:00之前;骚扰阿蚊呈现与白纹伊蚊相似的活动规律。结论清远市在城市化过程中,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逐渐增加,而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媒介三带喙库蚊则在不同年份中波动较大;传疟媒介中华按蚊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加强登革热和乙脑媒介的监测和防控。
- 刘文华林立丰蔡松武吴军段金花邹钦阴伟雄
- 关键词:城市化登革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
- 广州市城区白纹伊蚊抗药性现状与预防对策探讨被引量:13
- 2004年
- 目的 调查广州市城区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现状 ,以提出预防蚊虫产生抗药性的相应对策。方法 在广州市城区采集白纹伊蚊 ,在实验室繁殖 1~ 2代后 ,采用液浸法测定其对8种常用杀虫剂的半数致死浓度。结果 广州市城区白纹伊蚊对仲丁威、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杀虫剂的抗药性指数为 2 2 1~ 3 6 0 ,对马拉硫磷、敌敌畏、残杀威、右旋丙烯菊酯、氯菊酯等杀虫剂的抗药性指数为 1 16~ 1 77。结论 广州市城区白纹伊蚊对仲丁威、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杀虫剂已产生抗药性 ,对马拉硫磷、敌敌畏、残杀威、右旋丙烯菊酯等杀虫剂尚未产生抗药性。今后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
- 蔡松武段金花卢文成易建荣阴伟雄张贤昌林立丰
- 关键词:白纹伊蚊抗药性
- 广东省某市特殊场所家蝇抗药性调查及防制策略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了解广东省垃圾填埋厂、肉联厂等特殊场所家蝇对4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现状。方法在野外孳生地采集家蝇幼虫,通过点滴法测定家蝇对氯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敌敌畏等常用杀虫剂的半数致死量,实验数据用机值法统计分析。结果垃圾填埋场家蝇对氯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敌敌畏的LD50分别为13.7179、3.5971、5.5982和0.7704μg/虫,肉联厂分别为1.0999、0.7278、8.3314和0.5322μg/虫,抗性系数为58~2525倍,比1996年增高了1~103倍,比1991年增高了2~1383倍,抗性水平均已达高抗以上,垃圾填埋场对氯菊酯、溴氰菊酯和DDVP的抗性水平都高于肉联厂。结论广东省特殊场所的家蝇对部分杀虫剂产生了高抗性,对拟除虫菊酯类的抗性增长很快;垃圾填埋场、肉联厂等特殊场所的家蝇防制应实行综合管理策略,科学用药。
- 段金花蔡松武阴伟雄刘文华吴军邹钦林立丰
- 关键词:家蝇抗药性点滴法防制策略
- 两种重要登革热媒介蚊虫的种间竞争研究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 了解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的种间关系。方法 在温度 2 5~ 2 8℃、RH 65 %~ 80 %、光周期 (L∶D)12∶12的实验条件下 ,将两种伊蚊Ⅳ龄幼虫各 10 0条混合饲养 (亲代P0 ) ,用电动吸蚊器吸取各代成蚊约 10 0 0只进行分类观察。结果 在各代中 ,白纹伊蚊的种群数量大于埃及伊蚊 ,且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而增大 ,到子 2代 (P2 )时 ,该混合群落中已经观察不到埃及伊蚊。结论 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存在着激烈的种间竞争关系 ,并以白纹伊蚊优胜。
- 刘礼平段金花林立丰蔡松武阴伟雄易建荣卢文成
- 关键词:登革热媒介蚊虫种间竞争白纹伊蚊埃及伊蚊
- 广州市家栖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研究被引量:23
- 2004年
- 目的探讨家栖鼠对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结果经对广州市所辖9区内捕获的130只褐家鼠、31只黄胸鼠、18只小家鼠进行抗药性监测,其抗性率分别为8.5%、45.2%和27.8%,总平均摄药剂量分别为17.72、278.46和1164.24mg/kg,按家栖鼠抗药性检验标准,黄胸鼠和小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杀鼠灵已形成抗药性种群,褐家鼠有抗药性个体产生。结论以黄胸鼠和小家鼠为优势种的场所,要考虑使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以褐家鼠为主的场所,则可继续使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但应加强对灭鼠药物的敏感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
- 易建荣林立丰伍任初何伯新梁练段金花张世炎阴伟雄
- 关键词:家栖鼠黄胸鼠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监测褐家鼠
- 高效氯氰菊酯超低容量喷雾杀灭室外白纹伊蚊的研究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探索在广州市城区采用高效氯氰菊酯进行现场超低容量喷雾 ,杀灭室外白纹伊蚊成蚊的合适喷药量。方法 在实验室、现场分别进行高效氯氰菊酯超低容量喷雾 ,观察对敏感白纹伊蚊及广州市城区白纹伊蚊成蚊的杀灭效果。结果 在实验室测得高效氯氰菊酯当喷药量为 0 .4ai·mg/m2 时 ,对广州市城区白纹伊蚊成蚊的致死率为96.0 % ;在现场测得当喷药量为 0 .5ai·mg/m2 时 ,距喷药点 5、10、15m ,对靶虫的杀灭率分别为 10 0 %、96.0 %、75 .0 %。结论 采用高效氯氰菊酯以 0 .5ai·mg/m2 的药量进行超低容量喷雾 ,在有效喷幅范围内对白纹伊蚊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 蔡松武林立丰卢文成阴伟雄易建荣段金花
- 关键词:白纹伊蚊成蚊药量高效氯氰菊酯杀灭超低容量喷雾
- 10%环氧乙烷实验室及现场杀虫灭鼠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10%环氧乙烷和90%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对有害生物的杀灭效果。方法采用直接吸入染毒法,观察试靶动物中毒时间及死亡情况,并经过模拟现场试验与集装箱现场验证。结果该混合气体施药剂量为100g/m3时,对实验室内害虫的KT50均在71min内,当施药剂量为50g/m3时,KT50均在163min内。在模拟现场和集装箱现场试验中,每种试靶动物在预定的施药剂量和熏蒸作用时间击杀率均达100%,与实验室结果相符。实验室及现场试靶动物24h死亡率均达100%。结论阐明了10%环氧乙烷和90%二氧化碳混合气体杀灭靶标昆虫在不同剂量及作用时间的关系,为今后集装箱熏蒸工作中设定正确的投药量及时间提供了科学依据。
- 廖如燕张显光白静陈胤瑜梁文俭钟昱文阴伟雄
- 关键词:环氧乙烷致倦库蚊家蝇德国小蠊大白鼠杀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