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裕祥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皮瓣
  • 3篇缺损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皮肤软组织
  • 2篇皮肤软组织缺...
  • 2篇前外
  • 2篇组织缺损
  • 2篇外侧皮
  • 2篇股前外侧
  • 2篇股前外侧皮瓣
  • 1篇岛状
  • 1篇岛状皮瓣
  • 1篇蒂逆行岛状皮...
  • 1篇动脉
  • 1篇断指
  • 1篇断指再植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旋髂浅动脉
  • 1篇血管

机构

  • 7篇东莞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陈裕祥
  • 4篇李建杭
  • 4篇曾昕明
  • 4篇赵军
  • 3篇陈海生
  • 3篇洪永昌
  • 3篇李银清
  • 2篇尹志成
  • 2篇谢见欢
  • 2篇王鹏程
  • 1篇吴秀娟
  • 1篇袁灼辉
  • 1篇李建球
  • 1篇赵伟华
  • 1篇骆家伟

传媒

  • 2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定位在修薄穿支皮瓣移植术中的临床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HFCDU)辅助穿支血管定位下应用修薄穿支皮瓣移植修复下肢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采取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9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足踝修复重建骨科进行治疗的28例下肢创面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创面位于足背13例,小腿远端7例,踝关节5例,足跟部2例,足底1例,软组织缺损面积5.0 cm×5.0 cm~20.0 cm×10.0 cm,伴足踝部骨折22例,伴血管损伤12例,伴骨外露24例,全部病例伴肌腱外露;均应用修薄穿支皮瓣移植修复,采用游离皮瓣20例,其中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18例,腓动脉穿支皮瓣1例,背阔肌皮瓣1例;采用带蒂皮瓣8例,其中胫后动脉穿支皮瓣3例,腓动脉穿支皮瓣5例,术前均采用HFCDU定位皮瓣的穿支。皮瓣切取面积9.0 cm×4.0 cm~20.0 cm×10.0 cm,并对皮瓣进行修薄,修薄后皮瓣厚度2~9 mm,游离或翻转后移植修复受区。全部26例大腿及小腿供区I期直接缝合或在皮肤牵张器作用下延迟缝合,2例小腿供区进行游离植皮I期闭合切口。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评估皮瓣成活、皮瓣外观及质地、受区功能、供区恢复情况、住院时间等。结果28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游离皮瓣及2例带蒂皮瓣因术后血管危象导致皮瓣局部浅层坏死,清创换药后局部植皮修复。术前穿支血管定位与术中解剖穿支血管位置差距0~11(3.4±2.6)mm,其中22例穿支为定位精准,5例穿支为定位符合,1例穿支为定位欠佳,穿支定位准确率为96.4%;患者手术时间(320.4±122.3)min,术中出血量(260.9±145)ml,住院天数(53.5±26.7)d。术后随访6~16(11.2±2.3)个月,皮瓣外观良好,质地柔软,携带神经移植感觉恢复良好,均达S3级,Maryland足功能评分平均(87.4±6.6)分。其中6例患者术后仍觉局部臃肿,再次进行了皮瓣整形,进一步去除皮下脂肪修薄皮瓣。结论在小腿以远及足踝部创面修复中,术前采用HFCDU辅助定位穿支�
李建杭赵军陈裕祥黄彦钟鸿志黄艺聪贾明鲲林羲疆曾昕明方丽敏
关键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穿支血管股前外侧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在大面积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在修复大面积四肢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3年5月至2011年8月,选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大面积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56例。其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17~76岁,软组织缺损面积最小为8 cm×10 cm,最大为16 cm×25 cm,皮瓣面积最小为9 cm×11 cm,最大为16 cm×27 cm。术后随访5~38个月,测评皮瓣的感觉、血运和外形等,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研究56例,皮瓣完全成活53例;3例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和皮片移植而愈合;56例中随访到48例,随访时间5~38个月,平均15.2个月,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两点分辨觉为11~13 mm左右,质软有弹性,外形稍显臃肿,患者基本满意,恢复泌汗功能。皮瓣供区对下肢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修复大面积四肢软组织缺损可以优先选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
赵军谢见欢曾昕明王鹏程李建杭陈裕祥李建球袁灼辉吴秀娟尹志成陈海生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皮肤软组织缺损
尿激酶及肝素钠对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及促进血管新生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比较应用尿激酶及肝素钠对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及促进血管新生的效果。方法将行断指再植术的189例患者(312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尿激酶组(99例,168指)和肝素钠组(90例,144指)。比较两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断指再植成活率、血液流变指标、凝血功能情况以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差异。结果血管危象发生率尿激酶组低于肝素钠组(26. 8%vs 38. 2%),断指再植成活率尿激酶组高于肝素钠组(89. 3%vs 80. 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给药5 d后,全血高切黏度、中切黏度及低切黏度尿激酶组均低于肝素钠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及凝血时间尿激酶组均长于肝素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给药3 d时,尿激酶组b FGF及VEGF水平达到最高值,且高于肝素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相对肝素钠,断指再植术后给予尿激酶更能减少血管危象发生,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延长血液凝固时间,增加b FGF及VEGF水平,从而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陈木升洪永昌谢汉洪叶丛陈裕祥李银清
关键词:尿激酶肝素钠断指再植血管生成
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38例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指背近节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1年1月,对38例(43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者,采用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旋转修复。供区行全厚皮片移植。结果本组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6个月,指外观和功能良好,皮瓣饱满,弹性质地好,无色素沉着,两点辨别觉5-9mm。供区植皮成活,愈合满意。结论指背近节筋膜蒂岛状皮瓣解剖恒定、操作简便、蒂部宽松,是治疗同侧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赵军曾昕明谢见欢王鹏程李建杭陈裕祥陈海生
关键词:筋膜皮瓣皮肤软组织缺损
手部掌骨与皮肤缺损修复中使用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手部掌骨与皮肤缺损修复中使用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手部掌骨与皮肤缺损的患者,进行使用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治疗,随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移植的皮瓣均存活,皮瓣外观较好,其中2例在术后发生感染,2例发生皮瓣边缘静脉血液循环障碍,使用相关药物治疗后,情况恢复。修复后的掌骨与皮肤外形轮廓没有发生改变,颜色正常,触感良好,功能正常,无不良反应。结论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手部掌骨与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良好。
陈木升洪永昌谢汉洪叶丛陈裕祥李银清
关键词:皮瓣修复皮肤缺损
游离移植定点法改良[足母]甲皮瓣在拇指再造及拇指脱套伤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探讨游离移植定点法改良[足母]甲皮瓣在拇指再造及拇指脱套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11月-2016年8月,应用游离移植定点法改良[足母]甲皮瓣修复拇指缺损及拇指脱套伤11例.足供区采用带蒂皮瓣转移或植皮修复.结果 11例皮瓣术后全部成活.拇指修复后外形与健侧对比十分接近,运动和感觉功能评价为优良.供区[足母]趾保留原有长度,定点法改良设计的(母)趾底“舌”状皮瓣均成活,采用带蒂皮瓣转移或植皮成活,趾体外观饱满.供足行走、跑步活动观察无明显异常.随访1-22个月未发现(母)趾带蒂皮瓣或植皮有失活、破损.结论 采用游离移植定点法改良[足母]甲皮瓣对拇指缺损再造及拇指脱套伤修复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赵军朱爱剑曾昕明骆家伟赵伟华陈裕祥李建杭陈海生尹志成
关键词:外科皮瓣显微外科手术[足母]趾拇指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和手法复位治疗足踝部骨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比较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和手法复位治疗足踝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足踝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研究组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7.56±5.12)d和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12.56±3.11)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5.16±3.15)、(16.23±4.2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可显著改善足踝部骨折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陈木升洪永昌谢汉洪叶丛陈裕祥李银清
关键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手法复位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